中国大学生创业潮-旅游者的精神家园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创业者档案:王磊,女,1974年生于重庆市,1991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已获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为该院三年级博士在校生,师从中国管理工程学术带头人汪应洛教授。2000年3月获得香港沿海集团的风险投资,参与创办西安行知资讯传播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西安被誉为西部的桥头堡,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里,西安的大学生们当然也不甘
     
      坐而视之,他们也抓住时机想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以王磊为首的一支西安交大创业团队便是典型的代表,获得一笔几百万的风险投资后成立了西安行知资讯传播有限公司。公司下属的中华行知网(www.sotrip.com)已在2000年8月27日开通,目标客户是以中国作为目的地的自助旅游者,目前提供三类在线服务:首先,作为旅游者便捷的出行工具,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消费方案设计和咨询服务;其次,作为旅游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提供基于浏览器和客户端的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帮助客户规划和管理个人旅游生活,建设经验共享型朋友圈;第三,作为旅游爱好者增长见识的乐园,提供时尚性强的文化旅游资讯。
        公司的理念是蜗牛理念,蜗牛理念一方面代表着行知公司创业者们的目标客户——自助旅游者的特征,另一方面也代表公司文化。创业者们是这样阐述自助旅游者的蜗牛理念的:
        “也许我行动缓慢,我从不走马观花,我朴素无华,从不炫耀。也许是我瘦弱柔软,我从不暴殄天物,即便是路边一株无名的小花我也会欣赏他朴素的美。也许是我天生敏感,我从不木然旁观,一点独得的体验便会激起我内心的感动。也许是我倔强固执,我从不随波逐流,我更向往那些没有留下足迹的地方。也许慢慢腾腾,跟不上时尚的脚步;也许笨头笨脑,不懂人情世故,但是我的壳里装满了旅途中的收获与快乐。我睁开双眼,永远好奇地探索;我张开双耳,永远用心地倾听。”
        在古埃及的寓言里,传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可以登上金字塔,一种是雄鹰,另一种就是蜗牛。“在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想成为雄鹰的时代,如果可以,我们更愿意将自己比作一直在路上爬的蜗牛。蜗牛具有执着、敏感、乐观、团结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与创新团队的成功有高度的相关性。”这就是行知公司的蜗牛理念。行知公司所倡导的是一种“畅行天下、广知物理”的文化旅游观念,那种走马观花型旅游(奢侈豪华的炫耀性旅游)、暴殄山水型旅游(没有环保意识的野蛮旅游)、木然参观型旅游(没有探索欲只追求到此一游)、随波逐流型旅游(对旅游没有独特感动,跟着人多的地方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行知公司所倡导的旅游是带着头脑去旅行,是行四方、知风物,体察多元化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是探幽深,会人文,在山水间寻古人的踪迹;是踏艰险,悟精神,感受天人合一的自由意境。
        2000年11月18日下午,我跟行知公司的总经理王磊见了面,在她的办公室采访了她。她不慌不忙地说起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今年3月底,我去了深圳,那位香港投资商也到了深圳,当时获得他的投资意向,可以说比较顺。那时候网络经济已经很低迷了,4月份纳斯达克股市就开始暴跌。
        回到西安不久,首期资金到位,我们马上把事情做起来,应该说速度比较快。那个时候只有几个人,后来交大有很多本科生、硕士生也过来做,包括交大学生自己创办的《大学》杂志社的骨干。
        最初条件不算好,校领导一开始就给予了支持,让我们在学生活动中心的地下室开始工作,有六七间房子。大概在4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就把网络布置起来了,就可以在比较好的环境下工作了。其实大家蛮喜欢那个工作环境的,很宽松,很自由,又充满激情,彼此之间像朋友一样相处。
        8月份网站开通的时候,我们搞了个活动,叫做“西部长征”。这个活动是我们中华行知网和铁马俱乐部联合策划承办的,它是国家旅游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重点项目。当时切诺基赞助十辆吉普车,走了西部这条线,全程3万公里,历时62天,我们派了两个行知特使,一个左使,一个右使。左使和右使分别负责写文章和拍照。9月中旬我们在北京、上海、武汉和西安的二十多所高校中开展推广活动,宣传行知理念,倡导文化旅游。然后,在10月份正式注册了公司,以后真正开始公司化的进程。
        我觉得学生创业不能有做学生的那种心态,你的身份是学生,但是你的心态不能是学生,应该是一种职业化的心态,要让自己的公司有长远的规划,你的公司的员工不仅仅是靠兴趣来做事情,当然兴趣很重要,但是这种职业意识也很重要。
        学生做事情的一个好处在于他的创造性很强,很有激情,任何事情他感兴趣的话都很投入,但是呢,他做事情的限制性很强,因为学生的第一职业是学习,而不是创业——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只有少数人能够把创业作为自己的一种职业和追求。大多数人都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而兼职只是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让自己的人生多一段履历。
        前期我们团队中很多都是学生,但是按公司化发展的时候,主力军不能再是学生,我们做了一些调整,我们公司有二十多个人,大多是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正式员工。我们希望以后能够把学生这一块作为公司兼职性的、智囊性的补充部分,而不是我们的正式员工,因为作为旅游网站,它更多的是去提供一种服务,而这要依懒一种良好的管理机制和员工良好的个人素质。
        目前公司已和Fm365、新浪网、中华网、中央电视台网、21CN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行频道或栏目的共建。并为《西部大开发》制作专题栏目,为《西部旅游》、《中国旅游报》等杂志报纸长期提供具有鲜明文化旅游特色的资讯。
        互联网周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旅游报等24家报刊,新浪网、搜狐、中华网等15家网站,都对中华行知网进行了相关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西安音乐台、湖南卫视也对倡导文化旅游的中华行知网进行了专题的采访报道,近期中华行知网又与湖南卫视“湘女出行”进行合作,成为该栏目的独家合作网站。
        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行知公司从150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最终以精彩的答辩获得了大赛的金奖。
        创业跟学校的环境确实不太一样,你要面临很多的合作伙伴,你要置身在一个商业环境里……这跟在学校里的思维不一样。
        从上大学到现在我没有工作过,投资方就笑我说:“还没有当过兵你就开始带兵。”管理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至于科学方面我学得蛮多的,但是艺术方面需要时间的积累,你需要站在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站在员工或客户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什么?这个一方面靠你天生的素质很好地把握,另一方面就在于一种经验,在不断的谈判过程中,在管理的摸索过程中,你能感觉到该怎么去做,这个在学校里是比较难接触到的。
      我说,你作为公司的总经理,你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优势在哪里?
        我觉得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都没有特定的模式,美国的艾伦-凯切尔曾经创立过一个叫“Lifo“的长处管理体系,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每个人的长处使用过当就是短处。这听起来很简单,但非常有道理。你观察很多管理者,会发现他们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有的人属于进攻性很强,非常主动;有的人属于协调性很强,妥协性很强,能跟很多人
     
      合作;有的人属于逻辑性很强,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十分分明;有的人属于理想性很强,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很高,希望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有商业价值,而且还有社会价值……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成功没有既定的模式,管理者也一样。
        对我来说,我原来没有做过管理者,我也没有从业的经验,但现在为什么来做这个事情?我觉得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且在这过程中也感受到了非常多的东西。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把你的优势发挥得最大。我这个人比较理想化,我做事情希望这件事情有价值,而且希望我的团队我的员工都感受到这种价值,让他们觉得是在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工作,去奋斗。
        优点使用过当就是缺点,我的优点在于比较关注于人,而不是能够及时非常清楚地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然后一步步地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是这点是可以通过团队来弥补的。为什么风险投资商都很关心团队?因为一个团队就代表着能力的互补,这个团队如果互补好,多样性强,合作愉快的话,那这个团队显现出来的是整体的协调性和整体的优势。每个人都有他非常鲜明的一块,而大家合作得很好,这种鲜明的各种优势互补起来,就形成了团队的这种优势,这就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点,其实我一直都想当老师,甚至一直都想当幼儿园老师。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女强人,很多人都说我是女强人,其实蛮可笑的,我做这个企业才刚刚开始做。
        比较幸运的是,我们作为大专院校的学生往往比别的一些群体创业要更容易,真的更容易,因为它受到的社会关注更多,它会有更多的机会被社会所承认。社会上有很多很多创业的公司,很辛苦,他们做的不一定比我们差,但所受的社会关注要比我们少得多。
        我们公司刚刚成立,有idea也就是今年年初,有投资也就是今年的4月份,真正的网站做出来也就是今年的8月份,而现在只是11月份。我们的公司还处在非常非常初级的阶段,但是我们已经获得了很多关注,包括学校,包括业界,包括各种媒体……我们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了。真的!我觉得做企业是要拿出东西来的,做管理是要慢慢摸索的。
        所以,我觉得学生创业在目前是非常幸运的,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是社会的一个浪尖,得到很多的关注,但是,还是刚才我所说的,优势使用过当就会变成劣势,正因为它很容易受到关注,大家对它的期望很高,它的心态容易变得很浮躁,做了一点就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可能会有这种心态,但其实做企业不能这样。我周围有很多企业界的朋友,他们默默无闻做了很久,做两三年、三四年,厚积薄发,在某一时候,原来播下的很多种子慢慢地会长成森林,而我们现在还只是一株刚长出来的小树苗。
        我说,大学生从过去的国家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现在的自我创业,对国家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因为它给我们这个时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焕发起新的活力。
        我蛮佩服这批人的,他们好多年龄比我小,二十一二岁,或者十八九岁,他们很主动,往前冲的劲非常强,他们好象都愿意去尝试,这是很可贵的,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我觉得创业团队要非常注意的一点,做一个企业永远没有平静的时候,因为你永远都在面临着问题,因为你的资源都是在一步一步获取的,而你所面临的管理对象经常在变,你所处的商业环境变化也非常快。
        至今我们没有遇到大的困难,但小的困难每天都在发生。我说的大的困难就是这种致命的经营机制、致命的战略失误,但是目前没有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遇到。正如刚才所说的,我们只是刚刚长出来的小树苗,它是否能成长为一片森林,要看我们的远景目标制定得是否合适,我们的发展策略制定得是否合适?还有我们的整个人力资源是否跟得上?还有我们的心态好不好?我们的企业文化好不好?这都是一个系统。
        我们公司所处的行业是旅游电子商务行业,而旅游电子商务是在目前三个最清晰的电子商务模式之一,一个是教育,一个是证券,再一个就是旅游。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之所以会那么清晰,大家都比较看好,是因为它有它的优势,比如说它不存在配送问题,它的消费者
        上网习惯比较好……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风险资金进入这个行业,我们这个行业有非常优秀的,比如华夏旅游网、携程网,他们的团队是很优秀的,他们的投资规模是以亿来计的,目前他们也在收购传统的行业。对我们来说,竞争比较激烈,其实我们没有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对手,因为一个行业里面会有许多细分市场,我们有我们的生存、发展空间。
        我们的团队比较优秀,但还有很多不足,我们还没有很多的经验,我们还很年轻。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经验的,没有人是一步成功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在慢慢走的过程中,它的天地会越走越宽,它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但这个机会和天地取决于它原来走的路是怎么走的,它是怎么和它的合作伙伴、投资方建立关系的。
        一个学生创业团队应该非常清晰地分析你所在的行业是怎么样的,你的竞争对手你的同业者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整个行业的规则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然后你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事情,而不是我想做什么事情就能做什么事情。
        为什么国外很多大企业在非常繁荣的时候会倒闭?很多东西你要不断提醒自己,你要反思,要从多方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创业团队也一样。学生创业团队心比天高,干劲十足,很有激情,但是,你要去了解,你能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不仅仅取决于你自己的能力,还有你所处的环境、你的对手、你的行业竞争格局。
        所以,在我们仔细地分析了旅游电子商务的竞争格局,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我们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思路,我们希望把中华行知网做成一个以中国为目的地的国际范围内喜欢中国文化的自助旅游者网上的出行工具和精神家园。
        其实,现在在网上有很多精神家园,象第九城市和其它虚拟社区。旅游是个很特殊的东西,它本身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我从小就比较喜欢旅游,在旅途中你会发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美。我们做旅游电子商务做的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是很清晰的,但同时,我是属于那种做事情希望有价值的人,如果仅仅是为了商业的话,我们这群人可能不会做得那么开心。一个人做事情不能就商言商,他要看到商业机会背后更多的东西。我始终相信,成功的真理在于,你提供了别人心灵真正想要的东西,就象一个人需要服装,不仅仅是为了保暖,更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个性,比如有的人喜欢古典式的服装,因为她认为她的气质是古典的;有的人喜欢现代派的服装,因为她认为她从内到外都是叛逆……所以我觉得产品也一样,它是一种文化,特别是旅游,它有一种文化要领在里头。
        爱好旅游的人一般是包容性很强的人,他应该更能包容各种生存状态,他不会来了西安就说西安好穷呀,他会欣赏西安,会发现它的美;他到了上海不会指责上海人势利,而是用心去发现这个城市的美……一个热爱旅游的人应该是喜欢和人交流的人,做旅游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就商言商,它应该为热爱旅游的人提供一种精神的家园,能够让他们在这上面找到触动他们心灵的东西,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商机,我们能够为他们提供实用的出行工具,可以订房订票……我们提供的是消费者最想要的最能打动他内心需求的东西,我们中华行知网做的就是这一块,一个文化旅游的概念,构筑一个精神家园。这是我们的远景目标。我们整个创业团队都认同这个远景目标,那我们就往前走。
        王磊把那些财力和人才资源雄厚的创业团队比喻为雄鹰,而把自己的团队定位为蜗牛。这种蜗牛理念让我耳目一新,勇往直前的“行知人”让我感受到了“西部长征”的梦想之旅:
        太阳在那里落下,地平线从未曾失落,西风古道,大漠孤烟;落日残照,蕴藏着无与伦比的震撼,饱含着苍凉悲壮的美。在这里,不再有什么界限,跨越时空的隔离带,体验独特之美。
        抛弃所有城市的喧嚣之后,让旋转的车轮指引我们深入西部腹地,辽无广阔的土地,蜿蜒清澈的河流,纯朴浓郁的民风,都会滋润我们久已干涸的心灵。
      经历了创业过程就是成功
      创业者档案:季飞,1972年生于江苏南通,1990年至1994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过五年,1999年至今在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念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2000年5月参与创办南京优仕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优仕网”在南京在江苏颇有名气,该地方的诸多报纸都对它报道过,如《南京日报》、《新华日报》、《江南时报》、《扬子晚报》和《江苏工人报》等等。“优仕网”被称
     
      为全国第一家毕业生就业网站,只要借助一台上网的电脑,鼠标轻点,南京的高校毕业生就可以方便地查询数千家来宁招聘单位的详细资料,而用人单位也可以快捷地了解近10万名南京各高校应届毕业生简历、获奖情况和求职材料,从中挑选中意的人才。
        网站的域名为“www.9989.net”,9989是南京高校学生打电话用的电话卡“9989卡”的卡名,朗朗上口,好记。季飞和他的伙伴们最初决定创办大学生就业网站,受了三方面的启示:一是与其辛辛苦苦“找饭碗”,不如自己创业“造饭碗”;二是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市场前景广阔,这方面的专业网站商机无限;三是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网络,改进大学生的就业方式,让更多的大学生通过低廉的中介费用方便地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发展到现在,“优仕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就业这一块业务,其服务项目还包括网站建设、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电子商务咨询等等。
        作为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面对知识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优仕网公司为客户提供网站建设与电子商务的全方位策划、开发、维护及运营服务。公司植根于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通过一流的管理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来自南艺、南邮、东大等知名高校的精英,拥有一支精干的管理团队与强大的技术开发队伍,其中研究生占人员构成的60%以上。凭借着牢固的专业知识、强大的技术力量、准确的市场把握,年轻的优仕人率先在江苏市场提出了WSP(Web-based Solution Provider即Web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概念,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上网方案选择。
        2000年11月24日下午3点钟,我来到该公司的暂时办公地点,南京市广州路22号3楼603室,见到了个子高大、热情爽朗的季飞。大街上吵吵闹闹,公司里的年轻人一个个埋头苦干,富有朝气。我喜欢这里的氛围,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写着“无畏”两个字,我看过一篇题为“大学生创业,有知者无畏”的报道,深深地感到一股汹涌的创业潮激荡着全国各地年轻学子们的心灵,不安分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因为有知识而无所畏惧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是很让人受到感染的。我和季飞闲聊了好长时间才开始正式的访谈,他向我娓娓道来:
        网站还在做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去注册公司,因为我知道凭个人去谈投资跟以公司的名义去谈投资是不一样的。我以前在企业干过,知道以公司的名义去谈投资这种身份更有效,谈得来的机会更大。网站是今年3月份开始做的,到6月底才做完,而我们在五一节刚过就注册了公司。
        大学生最关心的除了学习就是就业,学完之后干什么?现在大学生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找工作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公司的创业伙伴卢俊和吴军,他俩是南大生物科学技术系的96届学生,发现就业很难,也有想办这样一个网站的想法,我们就一起干。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很多单位来招人还是老传统那样设摊,一个个跑很多点,是很麻烦的。又花钱又花时间,你还不一定能找到好单位,招聘单位也不一定能找到好人才。
        我们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发现网上人才市场很模糊,中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网站,有的只是那些已经毕业过的有工作经验的专门求职的网站,于是我就有这个想法做这么一个网站。为了吸引大学生上我们这个网,我们想方设法做同学们喜欢的东西,比如兼职家教。据我们了解,大学里的同学有百分之五六十都曾经尝试过这样的工作,那我可以把这样的信息提供给他们,这些信息我来得很方便,我可以向中介服务中心要,然后登录在网上,有的是求的,有的是发的。
        我想的目标很大,但现在先立足于南京,再立足于江苏省。如果一开始全国性的,我不具备这个实力。江苏目前没有一个大的人才网站,那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我先做大学生这一块,将来可以拓展出去,比如说做有工作经验的人才的市场。我先做概念,还要准备很多投资。真正要做起来,你必须具备很多的专业知识,很多人力和财力,这些我们都要准备。
        我做网站的出发点是为同学们提供服务信息,从来没想过把它卖掉一夜之间挣多少钱。我现在拿的投资很低,只要50万,不像有些公司一下拿了600万,我都觉得那么多钱拿来不知要怎么花。我没必要烧钱做广告,当时在南京所有高校的校园推广只花了一万块钱,两星期后50%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网站。
        给同学们服务的除了“兼职家教”外,还有“二手信息”。临毕业前,同学们都有很多东西拿出去卖,什么自行车、电脑、书本、衣服、磁带等等,那我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到网上来。还有,我把社会上的二手货市场信息也弄到网上来,同学们会觉得很实惠。
        通过两三个月的运作,发现同学们对网站很喜欢。然后,我们拿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而不是做成了一个就业的网站,跟人家谈投资,这是我们区别于很多网站的特色。当时我们要上课,没办法抽出身来去北京、上海等地跑投资,只能在江苏省境内找,大概跑了五六家投资公司,也有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当时我们公司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人家说你就十万块钱,你叫我投50万或100万,你只给我40%的股份,这是没有道理的,你怎么知道你的网站很快就获利呢?我说我有这个信心,他说信心没用,要看实际的东西。那我们就写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但他们认为我们公司发展会有很多障碍,因为一没有很好的管理经验,二没有很新的技术。
        在找融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我们所处的地域不行,不是在上海或北京。南京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文化积淀深厚,经济虽然也很发达,但相对比较闭塞。受到地域的局限,我们赶紧调整思路,当时网站也做了,钱也投两三万进去了,但是还没拿到投资。钱总归有用完的一天,那我们想,不行,还得再想别的办法,于是想到找个人投资。在6月15号至7月15号这段时间里,我们谈到了两笔个人投资,每人投10万,我们就拿到了20万的投资。我们又凑了五万块钱,他们又投了10万,他们一共占到40%的股份。
        谈投资的原则是我们要控股,这样才能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做,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做到现在我们基本上是自负盈亏了。纯粹做人才网站不能够赢利,因为大学生就业是有时间段的,一年也就那么一两个月的时间找工作,其余10个月左右我们就没市场了。
        我说,你们是靠做“大学生就业”这一块起家的,而这一块又不能让你们公司盈利,那你们现在靠什么创造利润让网站生存、发展下去呢?
        第一个是开发软件,我们开发出了一个B2C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正在南大试用。这套软件的市场份额是很大的,中国的高校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公司的用户。这是我们目前做的最大的一个项目软件,把公司差不多50%的资金都投进去了,花了4个月的时间。研发人员绝对是一流的,南京几乎所有有名的高校人才我都利用过来了,除了南大以外,还有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等。
        还有,在这过程中,通过我原来的一些关系或者我们共同的努力接了一些小单子,给企业做网站。很快,一个月就能做三四个,这个东西很快就能赚钱,一个网站赚一两万。我们公司20个人不到,那这一块的赢利可以应付公司的日常开销。这里的办公楼租金也不是很贵,学校给我们免了一半的房租,一年要六万块钱,但只收我们三万。马上我们可以搬到更大的地方去,有60平米,就是刚建成的南大创业园那里,而且是免租金的。
        有一点很明白,跟社会上的企业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南京大学的。拿着南京大学这样的一个很好品牌出去接业务,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这个品牌至少在江苏是个无形资产,南京大学没有任何一个上市的企业,但它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价值。
        但是这些盈利不足以我们去开发更大的项目,我们还得找投资。在今年7月份,公司的注册资金很快变为50万,因为你有50万才能跟别人谈100万,你有10万也许只能跟人家谈50万。
        在目前网络股狂跌的情况下,你很难再找到愿意来投资网络公司的投资者,那我们现在就很明确,慢慢地转向软件行业去发展,我相信这一块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
        我们做的是跟教育相关的软件,这一块我们有优势。如果我现在有600万或500万的投资,那会换种方法去活,现在我觉得活得很踏实,活得实实在在,网站不会马上死掉,学校(南京大学)也不希望我们网站死掉,毕竟这是一个独生子。我们没有休学,比如我吧,念的是文科,很轻松,课外时间很多,往往一星期只有一次课。而且,我的研究生专业跟我从事的这一块创业相吻合,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就业研究,并且是实践性的研究。
        如果我们当时不选择这一行当,而是去做一个电子商务网,学校肯定不会支持我们,也许在今年3月份就死掉了。我做这一块,学校认为你很有意义才大力支持你。我们没向学校伸手要过一分钱,我们要的是政策上的支持。赚钱现在对我们来说,只是为了把握更大的目标,让我们走得更远,为将来真正把人才市场这一块做起来做准备。
        我说,这条路是需要自己摸索的,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你们充满这么大的信心是难能可贵的,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你对公司的前景如何看待?
        我很乐观,相信会成功的。比如说目前开发出来的这一套软件,我已经跟省教育厅、南京所有的高校联系过,为这一套软件的推广做好了准备,这个盈利是非常大的。如果推广到全国教育系统,赚一百万两百万没问题。做一个软件,它必须是熟悉这个行当的人跟计算机人员一起做,我们熟悉这个行当,所以就做起来了。由学校提议,让我们来开发,做产业化。学校领导认为,象南京大学这样一个学校,也应该有这么一个创业公司出来做。
        我对技术不是很精通,但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社会经验,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比较强,我就处在这个公司领导者的位置上。后来我也感到了许多不足,很多能力需要提高。
        我说,这种能力的不足正是学生创业公司的一大弱点,也是无法避免的。季飞对这点深有感触。对某一行业懂得越多,可能比较循规蹈矩,而创新往往是在什么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涌现出来的,这是大学生创业的显著特点。
      做企业跟做技术是完全两回事情,做企业必须考虑到盈和亏,做技术只想把它做得最好,不会计代价的。做企业就要考虑代价,你所付出的会不会有回报?如果没有回报,那做两三个月就关门了,所以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考虑怎么盈利。
        季飞拿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名单给我看,说上面有50%的人已经走掉,那是因为他们在这里找不着想要的感觉,季飞不否认创业人员的流失很大,但他认为能留下来的对公司是最有
     
      用的。
        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强与弱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必须团结,你要是想走那也不能勉强,惟有志同道合才能同舟共济。今年6月份至7月份,公司非常艰难,我有时候晚上回去想哭,但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哭呢?当时骑自行车在外面跑,大夏天骑三四个小时满头大汗,就是为了找投资。
        公司除了我一个人,其他人都没有在任何公司干过,没有工作经验。大家都说创业很好,难免我们也盲目地乐观,什么都想得很好,我有多少套多少套房子,有多少人来这里开发产品……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很难,投资者要把钱掏给你的时候都要三思。那些大投资公司都非常有实力,50万、100万对他们来讲都不是大数目,但是,你跟他们说,你占40%我占60%,或者你占30%我占70%,那他们就不愿意了。如果让他们占70%,也许100万就拿下来了,但是我不愿意,因为他们控股的话就不能按我们的想法来发展企业,而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做,这是毫无疑问的。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吸纳了40万的风险投资,用掉了30万。接下来还要找风险投资,有一笔100万的风险投资即将到位。
        每次谈投资都很有意思,谈一次你进步一次,体会一次。当你的公司注册资金有50万,你的资金实力你的团队实力你的社会影响力越大,你去谈融资的资本就越大,底气也越足。当你有10万的时候你只能谈20万,当你有50万的时候你就能谈100万,当你有100万的时候你就能谈500万……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我们公司现在完全能够自负盈亏,但为什么还要找投资?因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它的发展特点就是高而快,企业如果处于吃完这顿饭找下顿饭的状态,那是发展不快的。我的观点跟最初比较转变了,现在是只要你肯投钱,而我又能接受,我就给你股份。
        我说,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是需要很多能耐的,你现在所做的是不是发挥了你的长处?
        我感觉我所有的潜能并不是在做技术方面,而是在公关和管理方面,这是我的长处。至于我所做的没有对不对,我觉得只要我喜欢我就去做。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企业再也做不下去了,但我不会后悔,因为在创业过程中我得到了锤炼,我交了很多朋友,比如我今天认识了你,以后哪天到北京可以去找你一起坐下来喝酒,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谈我们的上学经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财富。
        我现在的工资跟技术人员一样多,一个月一千五百块钱,就没想过多拿钱。有一部分钱还是我自己投进来的,将近投了四万块钱。这个钱并不是说我将来一定能收回来,也许我交了四万块钱的学费在学校里念书并不一定能学到我现在学到的东西。
        你说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想出来做事情呢?我们公司就有很多这样的同学,他们就觉得在学校太难过了,好象一天到晚找不到发泄的地方一样,而在这个地方能够发泄出来,把潜能都发挥出来,我觉得“发泄”这个词用在这里挺好的。以前我在学校里面一天到晚看书,然后才去写文章;现在我写文章很快一篇论文一天就能搞出来了,我根本不用去翻什么资料,而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昨天我还赶了一篇论文,叫《谈非智力因素与素质教育》,我就从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谈起,谈到我个人的想法。
        我说,你作为创业的实践者,是怎么看待大学校园里的创业潮?
        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是学教育学的,特别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有这么一个很大的特点,一到就业的时候大家都挤破门槛去找那个职位,跟招聘的用人单位谈话连三分钟都谈不上,然后被动地等待人家来挑你。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和潜力,而且有这样的机会,那自己为何不出来尝试一下创业?我觉得创业跟去找一份新工作本质的区别并不大,只不过自己干的时候压力更大,就看你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个压力。
        失败是难免的,问题在于你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这种失败在我们学校老师的教学中灌输得比较少,老师更多的是教你怎么走上成功之路,而不会说你会怎么失败,我觉得这就是教育中的一个弊端。
        作为我个人来讲,我失败过很多次,以前我考研究生考过两次,后来我又去考托福,最后才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南大的研究生。失败对我是家常便饭,成功也是家常便饭,没必要沾沾自喜的,这只是你人生必须经历的。我觉得你对一生中所做的事情无怨无悔,那才是成功的标志。我觉得成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我就是成功的,至于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不会太计较。但是在做企业方面,那我会考虑它的结果,肯定想着结果是好的,是大家所期望的那种成功,因为这种成功是公司所有员工的,而不是仅仅属于你个人的。
        个人和做企业的成功要分开来看,我不知道我们的企业目前会不会倒闭,也许过两年就垮了,但是我有个信心,只要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一起去努力,它就会往这个目标一步步地走去。我说,大学生创业这一块,作为创业者的最大的优势在于“知识”,或者说是“智慧”,出现这么一个靠知识来创业来创造财富的现象是一件好事,也是让大学生感到幸运的。常言道,能力加机遇等于成功。有了这么一个创业机制,对大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机遇。如果有真本事,一群大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全是能够干一番大事业的。一个东西只有受到社会上的普遍尊重,才能引起大家对它的渴望,知识也是这样。记得我上中学时,老师还在课堂上讲过“知识无用论”的思潮,而现在,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在体现知识的价值,这是非常可喜的。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是些年轻人,你很难看到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由于看到的失败例子很多很多,也许我们也会倒下来,但是倒下来很可能意味着新的一条路子出来了,因为很多东西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东西,很多公司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在做一种产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的东西,让公司起死回生,从而成为新的转折点。
        我说,你们正处在浪尖上,我们观望的人心潮澎湃,你们创业者也许更加心潮澎湃。
        处在浪尖上的风险是最大的,一个浪头过来一打就掉下去了。做了这么长时间,我们的心态越来越稳,感觉很多东西并不象以前那么容易,但艰难对你就是一种磨练,这种磨练很难得。
        作为学生公司,它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有一种非常大的活力,这种活力也许就源于公司没有一套很好的运行机制,它很活。大家在这里干过也许都是将来的一笔资源和财富,在我们公司干过已经走掉的学生有四十多人。在这样的创业公司里面,大家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基本上都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大家在这里不会谈到利益的竞争。
        在那些成熟的大公司里,不可能让你有随意折腾的机会,除非你真的很出类拔萃。很多学生在这里可以做一个小头目,领导一批人来干,去学会如何决策,这是很吸引人的。这个地方很小,但可做的事很多,正好符合了大学生想表现自己的心理,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不管怎样,这种学生创业公司会逐步向社会上那种内部机制严谨的公司靠拢的,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季飞坦白地讲,如果公司哪一天真的各方面都完善起来了,自己的心态也许会不一样的,到时候会按照严格的制度来管理公司,自己的做事方法也会有所改变。谈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当年的土地包产到户的风波,当时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也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
      最初创业的心态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想一下子拿到50万或者100万的风险投资,要把规模做得很大,一下子就要成为现代化的公司来运营,因为觉得我们的创意很好,那时候还是1999年三四月份,风险投资还很旺,象新浪、搜狐、网易都还没上市呢,当时太热了,象易得方舟(FanSo)在1月份不是拿到了660万的风险投资嘛。我们当时就非常的冲动,想着一夜之间有那么多钱让我来经营公司多好啊!很天真,虽然我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没想到后来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那时候想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成为规模很大的公司,一下子
     
      就很有名气,一下子公司就有几十个、上百个技术人员来开发产品……那时候的盈利想法在现在看来是很可笑的,一年的盈利是300万,而且还是保守估计。
        季飞自个吃吃地笑了,我也情不自禁地笑,并且说:“真的是热血沸腾啊!”他点头称是。
        当时我跟FanSo的鲁军交流,他们的想法跟我们十八不离九,也是这样的。风险投资者就看你两年三年能不能盈利,我们当然说能。你想一想,钱赚到了,又当上公司的总经理……几方面的收获,真的太兴奋了,太让人陶醉了。看到别人拿那么多钱,我就觉得我也有可能呀。像搜狐的张朝阳,刚开始只有10万美金的公司注册资金,但一下子拿到了3000万美金,这都是神话!我就想,别人拿3000万美金,我拿100万人民币不算多吧?就这么类比。
        我觉得任何一个大学生在他走入社会的前一天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走哪一条路,因为他脚下正在走的路不是他选择的,而是社会为他选择的。我有很多大学同学走进社会后都转行了,人往往都是在走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要走的路是怎么样的。我觉得路不是自己设计的,而是自己走出来的。我高中毕业时也没想过在上研究生的时候要出来创业,我是在被一种东西推动下走了这条路的,感觉后面有一辆推土机在推着我,你不走不行,你不走它会把你压死。
        我说,有一个词叫骑虎难下,肯定有一部分创业都属于这种情况的,第一笔风险投资花完了,后面的风险投资又跟不上,工资又发不出去很头疼,想把这个架子拆下来又不忍心,所以就硬撑着。有一句话说:“赶鸭子上架。”一些对创业蠢蠢欲动的大学生象鸭子一样被赶上架了,又没有水,这种滋味是很难受的。我想季飞不属于这两种,所以他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不管是清华、北大,还是南大的学生,我相信出来后百分之七八十都不会碌碌无为的。每个人都很自信,但是你走出来会发现自己也是那样很平常的人,我就有这种感受。也许现在这批创业者在外人看来,唉呦,有这么多的名气!当你5年之后,你会看淡这些东西,也许你就是平平常常的社会一分子,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就我个人而言,创业的压力更多来自自身,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社会。这是一种要求,我觉得我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有所作为——就是这种压力。在前进的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一直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必然直。
        我做事有个原则,就是善始善终。我现在才开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一个飞跃,我一直在坚持。其实没什么好害怕的,最糟糕的结果是我干不了这一行,但我还可以干别的,我相信我出去找一个饭碗不成问题,以前我在别的公司干过,月薪三四千呢。这是我没有后顾之忧的一个原因。
        创业的生活状态是忙碌而充实的,季飞为拥有这样的生活状态感到很开心。他对成功这样理解:在不断地把事情做成功了,才可以评价这个人是成功的。在创业的过程中,就是做一件又一件事情,不管大与小,繁琐与简单,其实在把这些事情做成了就是体现了成功。我想,对于创业者来说,把公司日常中的每一件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什么时候能达到远大的目标,那是谁也说不准的,它只是一个方向。
        人物印象:
        来南京之前,我从来没在媒体上看到过关于季飞和优仕网公司的报道;到了南京之后,季飞把各大报纸的报道拿给我看,我才知道优仕网公司在南京在江苏还挺出名的。季飞非常健谈,所以跟他作访谈非常舒服。他待人热情,我一下就没有了陌生感。
        公司不大,看着一溜儿排开的电脑和清一色的大学生,我仿佛受了感染,也是那样的热血沸腾。季飞的办公室很小,窗外是嘈嘈杂杂的大街,有一缕冬日的阳光从玻璃窗透射进来。大家笑得很灿烂,就象窗外的阳光。
        季飞介绍好几位公司员工给我认识,他们都是南大的学生,我跟大家的年龄差不多,谈得非常投机。我是第二次来南大,时间也是冬天,象去年一样住进南大招待所,也象去年一样因为房间的空调出问题而被冻感冒了,以致采访季飞时我的喉咙非常沙哑,他给我倒了一杯又一杯的开水给我喝,让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大概是上研究生之前工作过的缘故,季飞看起来少了几分学生的稚气,多了几分男人的成熟。他不唉声叹气,也不愁眉苦脸,而是乐呵呵的,颇有一副乘风破浪的气概,我想他不是那种患得患失的人。
        公司很快就要搬到创业中心去,那里的环境会更好,我相信优仕网公司的未来也会更好美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9989.net”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