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曼陀罗】 04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苏东坡有一次游江西庐山,见到龙兴寺的常聪和尚,两人熬夜讨论“无情说法”的公案,第二天清晨醒来,他听见了溪流的声音,看见清净的山色,随即赋了一偈: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自己觉得意犹未了,又在柔和的晨光中写下两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元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三首偈广为传诵,被看成正好可以和青原惟信禅师说的山水观前后印证:“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后亲见亲知,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如今得个休歇处,依旧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苏东坡的三首偈后来一直被讨论着,特别是第一首,云堂的行和尚读了以后,认为“溪声”、“山色”、“夜来”、“他日”几个字是葛藤,把它改成:
     
       溪声广长舌,山色清净身;八万四千偈,如何举似人。
     
       有一位正受老人看了,觉得“广长舌”、“清净身”太露相,一首偈于是被改成了对联:
     
       溪声八万四千偈,山色如何举似人。
     
       庵禾山和尚看了,摇头说:“溪声、山色也都不要,若是老僧,只要‘嗯’一声足够!”许多人都觉得庵禾山和尚的境界值得赞叹,我认为,苏东坡的偈仍是可珍爱的,如果没有他的偈,庵禾山和尚也说不出“嗯!一声足够”了。
     
       文学与佛性之间,或者可以看成从一首偈到一声嗯的阶梯,一路攀爬上去,花树青翠,鸟鸣蝶飞,溪声山色都何其坦然明朗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到了山顶,放眼世界全在足下,一时无话可说,大叹一声:嗯!
     
       可是到山顶的时候总还有个立脚处,有个依托,若再往上爬,云天无限,则除了“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之外,根本就不想说了。
     
       沉默,就是响雷,确乎是最高的境界,不过,对于连雷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锣鼓齐催,是必要的手段。我想到一个公案,有一个和尚问慧林慈爱禅师:“感觉到了,却说不出,那像什么?”“哑子吃蜜。”慈爱回答。“没有感觉到,却说得有声有色,又像什么?”慈爱说:“鹦鹉学人。”用文学来写佛心,是鹦鹉学人,若学得好,也是很值得赞叹,但文学所讲的佛与禅,是希望做到“善言的人吃蜜”。能告诉别人蜜的滋味,用白瓷盛的蜜与破碗装的蜜,都是一样的甘甜。我的文章,是希望集许多响雷,成为一默。也成为,响雷之前,那光明如丝、崩天裂云的一闪。有时候,我说的是雷声闪电未来之前,乌云四合的人间。那是为了,唯有在深沉的黝暗中,我们才能真正热切期待破云的阳光。
     
       连善人都可以往生净土,何况恶人?
     
       何况恶人
     
       日本净土真宗的祖师亲鸾上人有一册《叹异钞》传世,他有一段话令我非常非常感动,就是“连善人都可以往生净土,何况恶人?”
     
       他说:“具足无量虚妄和烦恼的我们凡夫,除了念佛以外没有任何修行法能借以脱离此迷妄的人世,由于深切的悲悯此众生的苦难相,阿弥陀佛所发起的大悲誓愿的真意,就是为了使在这苦海中沉沦的这些恶人能够成佛,所以能自觉而归信弥陀本愿他力的恶人,正是合乎往生净土的正因(恶人正机),所以说连善人都能往生,那恶人当然就更不用说了。”
     
       “持着自己的思虑分别来谈论善恶二者,说善是往生的助力,恶是往生的障碍,把它区分成二者的看法,这是不信弥陀誓愿,而以自己的想法、做法,当做求往生之业而致力勤修。”
     
       “在弥陀的本愿里,是没有善恶、净秽的差别,一律都能平等的获得救度。”
     
       “当我们发现到己身的恶业,而益发的想到仰仗能救度像我们这样的恶人之阿弥陀佛本愿力的话,在自然的道理下,那柔和忍辱的心也将自然涌现出来吧!”
     
       “我不知善恶二者是什么,对如来本意里指的‘善’能彻底了解的话,那么才可说知道什么是‘善’,再说如来所指的‘恶’能够彻底了解的话,那么才可说知道什么是‘恶’,具足烦恼业障的我辈凡夫,在这火宅无常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虚假不实,如嬉戏一般,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唯有念佛才是真实的。”
     
       亲鸾的这个观念,事实上是来自善导大师所说的:“要深信自身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唯有我们有了超越的观点,知道善恶流转的过去,正是生死迁流的原因,知道佛菩萨并不会因恶业的过去而舍离我们,我们才能真实体贴阿弥陀佛悲愿的本怀。
     
       在纯粹的佛力里、在弥陀的怀抱中、在不可思议的悲愿庇护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能在这一世遇到阿弥陀佛!“自觉”指的不一定是自我证觉,若能深切体验佛菩萨的悲愿而信靠,是最伟大的自觉。
     
       “连善人都可以往生净土,何况恶人?”
     
       这句话思之再三,令人泪下,阿弥陀佛!
     
       在解脱者的眼中,自他一体,自觉就是觉他,哪里有什么前人后学、主人奴婢呢?这无非都是自心的妄念吧!
     
       谁是你的后人
     
       天皇道悟禅师去参访石头希迁禅师。天皇:“离却定慧,以何法示人?”(如果超脱了定慧,请问用什么开示别人?)石头:“我这里无奴婢,离个什么?”(我这里本来就没有奴婢,谈什么超脱?)天皇:“如何明得?”(这句话如何叫人理解?)石头:“汝还撮得空吗?”(你知道空吗?)
     
       天皇:“恁么即不从今日去也!”(我得到空不是从今天开始的!)石头:“未审汝早晚从那边来!”(不料你还是在那边的人!)天皇:“道悟不是那边人!”(我不是那边的人!)石头:“我早知汝来处!”(我早就知道你的来处了!)天皇:“师何以赃诬于人?”(师父没有证据,怎么可以诬赖我呢?)石头:“汝身见在!”(你的身体就是证据。)天皇:“虽如是,毕竟如何示于后人?”(虽然如此,但毕竟我们拿什么去教导后人?)石头:“汝道阿谁是后人!”(你说说,谁是你的后人!)天皇道悟就在满头大汗中顿悟了。
     
       我第一次读到这个公案也是满头大汗,这实在是学佛学禅的人最常犯的毛病。我们自己不能超脱,还天天想着怎么样去教导后人、去开示后人、去度化后人!
     
       “谁是你的后人!”石头大师的这一句话有如天边轰然的一棒响雷,乌云密布中撕开天幕的闪电一样。
     
       在解脱者的眼中,自他一体,自觉就是觉他,哪里有什么前人后学、主人奴婢呢?这无非都是自心的妄念吧!
     
       从无始劫看来,我们流转不断的前世正是我们的“前人”,如果我们不找到解脱之道,继续在生死波涛中浮沉,我们就将是自己的“后人”,——我们的身体就是证据,谁是我们的后人呢?——在这段公案里,我们还可以看到禅师如何以严峻的手段教化弟子,读到“我早知汝来处”让我们知道,禅师所说的“印可”乃不是虚幻的名目,这应该也是作为一位禅师(能看出弟子的来处)最根本的资格了。
     
       由于知悉弟子的来处,那么一切逼人的手段都不是可怕的,而是充满了无限的期许与慈悲。
     
       我们也是天天在人间游行,可是我们做了什么?又想选择了什么呢?
     
       人间游行
     
       读《阿含经》,最常从眼前跃起的是四个字:“人间游行”。
     
       佛陀成道以后,在人间各处游化,有时也到天上去说法,在《杂阿含经》最后一部分,都是佛陀为鬼神说法的记载,很有意思的是,佛对“天子”说法总是住在舍卫国的瘆树给孤独园,天子们则都是在半夜来请佛陀开示。而在佛为夜叉鬼、针毛鬼、鬼子母等百千诸鬼说法时,都是佛陀在“人间游行”,晚间接受鬼的供养,住在鬼所变化的居处。
     
       经典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国人间游行……”我很喜欢经典这样的开头,光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人间游行”这几个字就够令人沉思了。
     
       《增一阿含经》的“听法品”里,曾记载佛陀到忄刁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
     
       帝释问佛:“为用天食?为用人食?”
     
       佛言:“用人间食。所以然者,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于是,佛在天上就吃人间的食物(在天人想来,是十分粗糙的东西),共吃了三个月,娑婆世界的众生很想念佛,优填王首先用栴檀木刻佛像,波斯匿王首先用黄金塑佛像,传说这是佛教有佛相的开始。
     
       经上还有一位佛的弟子,死后升天,怀念佛陀,以神通力变化到佛面前,可是他身体却站不起来,他细致的身体如酥油一般软瘫在地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佛陀教他身体变粗糙一点,才能在人间站立。
     
       相对于六道里的天道、阿修罗道,乃至于鬼王,人都是非常粗糙的,吃的食物也很不佳,这真是无可如何的事。
     
       不过,当我们想到佛陀选择在人间成道,并且乐于在人间游行,即使住在辉煌的天宫,仍然与我们一样吃着人间粗糙的食物,光是如此,就值得我们感恩,因为仅仅“人间游行”四字就有深刻的大慈悲在。
     
       我们也是天天在人间游行,可是我们做了什么?又想选择什么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租来的人生
沈从文集-小说卷1
危宫惊梦
幼年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死于青春
谁的心里藏着谁
大猿王
愚人之死
小妖的金色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