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创业潮-跟导师结合的创业模式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创业者档案:宫海,1976年生于辽宁沈阳,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本科,1998年9月开始念本校建筑工程系工程钢结构方向硕士研究生,于2001年3月毕业后直读博士。2001年2月创办成立上海美通钢结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上,一共有135个高校参加,在众多神采飞扬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中,有一支来自同济大学的创业团队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由同
     
      济大学建筑系硕士生宫海、企业管理系硕士生叶国晖、技术经济系硕士生张峰及财务管理系硕士生组成的“同济美特”。他们的“多高层钢结构辅助设计系统(MTS)”软件项目创业计划获得了大赛金奖,这个软件是宫海在导师李国强教授(同济大学副校长、钢结构专家)的指导下,组织一批学生,作为主创人员开发出来的。随后,获得了一笔40万的投资,注册成立一家高科技公司。
        同济大学有个创业者协会,成立于2000年4月。跟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一样,同济大学也举办了校园创业大赛,在2000年的创业大赛中,奖励十分诱人。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和校方荣誉奖,获得一等奖者,可由国家火炬互联网创业中心(在上海)优先保荐申报“天使基金”作为创业资金,并进入国家火炬互联网创业中心或其他孵化中心进行项目孵化;获得二等奖者,可进入国家火炬互联网创业中心或其他可孵化中心进行项目孵化。校方推荐优秀队伍参加上海市及全国的创业设计大赛,“同济美特”正是在这次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挑战杯”的。有的学者预言:大学生创业团队成立公司后,将面临生存危机、领导危机、竞争危机和企业文化危机等四大危机,在以后要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为了采访到“同济美特”创业团队的主要成员宫海,我千里迢迢来到上海,在同济校团委老师的帮忙下,见到了热情、爽朗的宫海。2000年11月29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俩在同济大学附近一条大街上的一家茶坊进行了一次有深度的交谈。
        在1999年7月份,上海一家公司给我们实验室投了10万块钱,启动了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利用导师很小的办公室,摆了四台电脑,买了一些设备,由我具体管理这个项目带领一批本科生、研究生来开发,开始正规化地做这个项目。大概做了一年左右,这个别产品的雏形就出来了。
        我们在专业杂志和专业会议上对这个产品作了宣传,影响面很广,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产品。到现在产品基本上成形了,可能在一周以后作鉴定,然后组建公司。
        像我们这种在实验室做项目的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比较传统的学校模式,有了这个产品,可以以学校或导师的名义去卖,但这不利于长远发展,可能以后也就这样;另一种模式是把事情做大,不局限于这个产品,以它为基础拓展出去就是一个公司。
        我觉得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是很大的,是项目及公司的领航人。如果导师参与得太细的话,管得太多可能不是太好,导师处在一个把舵的位置更合适、更理想,而项目、公司由一批有朝气的一批年轻人具体去做。这样大家各尽其长、各尽其能、共同开创挑战性的事业。另外像我的导师有研究室,如果把公司跟研究室整合在一起,那会很有优势。研究室的学生做论文,公司的成果可以给工程师提供工具,如果他们做论文做出来的创新成果可以给用到产品上,这样是一个很好的科技学术成果转化的模式。
        我跟我们开发团体的成员交流过,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很难得的机会,我们可以去锻炼去发展。我觉得作为学生创业,刚开始对报酬要求是不高的,只要够花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把公司做大,有一种成就感;另外,要让他觉得在这个公司里能学到东西,慢慢地把自己融入到公司里来,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
        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一年两年后就会开始赢利,我们会把一部分股权划给员工,这样可以扩充队伍。
        我说,虽然现在还谈不上真正的成功,但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算是一个小的成功,那你认为能够获得现在的“成果”,在创业的过程中有哪关键的几步?
        比较关键的有三步吧,第一步是项目的启动阶段,当时虽然还没做公司,但已经建立了一个做项目的体系,有了办公场所、专用机器和资金的保障,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去做。当时大家认为软件是一个利润比较高的产品,技术含量也比较高,大家认为这个项目会有很好的前景,但有点模糊。
        第二步是2000年初的阶段,有了做公司的想法,李老师(导师李国强教授)和我们这批学生的想法比较统一,想把事情做大,而不是把产品拿出去卖就可以了。
        第三步是参加创业大赛,我们不是因为有创业大赛才做这个项目,而是想让这个项目通过创业大赛来磨炼一下。通过参加同济的、上海的和全国的创业大赛,创业团队成员在一起共同协作,多个学科知识相互交汇、大家并肩奋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自己对做公司的基本知识、思想也长进了许多。
        我们这个小公司刚起步时可能也就是一百万或几十万的资金进入,现金流通十分紧张,暂时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还不是很高。所以,我们“同济美特”创业团队里的其他几个同伴暂时不直接加盟这个公司,而以咨询者身份关心、指导我们这个小公司的发展。
        当时我们参加上海市“张江杯”创业大赛,一位评委说,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技术是核心,因为你所有东西是围着技术转的,如果技术不过关的话,别的东西就没了前提。像我们这些队友,在管理方面是非常优秀的,而且在一些大公司兼职干过,他们在这个小公司里可能限制了他们才能的发挥,他们现在更多的是站在咨询的位置上,我会向他们请教。公司刚起步的时候,管理是重要的、需要的,但实力有限,暂时主要靠咨询就够了。
      我说,现在很多大学都在跟着搞创业大赛,你是如何评价创业大赛的?作为创业大赛来讲,应该是一件好事。我认为参加大赛的团队最好有一个技术背景,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有的团队没有技术背景,或者有些学校为了名声拿某位教授或科研机构的成果给学生带去参加。缺少了决策权、投入感、深入的了解,创业计划难免会沦为作业形式,置之高阁。
        创业大赛能带给大学生一个新的择业观念。现在的择业,最高理想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高级白领,还一个是政府高官。那么是否还有第三个方向呢?第三个方向就是创业。
        现在就业市场又很残酷,工作不好找,那么有创业这一块让大家去尝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是应该支持创业大赛的。
        就我而言,在参加创业大赛以前,很多理想,包括公司的运作,公司的战略定位,不是很清晰。在专业管理人员看来,我的想法就是属于不入门的。参加了大赛,跟有经验的人员交流,并且一步步去做商业计划书、参加答辩,确实很受锻炼。在大赛里,很多东西对你的要求都是专业化,比如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演示,以及我们的形象。
        在上海市和全国性的创业大赛中,我们的形象还是不错的。在上海市举办的那次创业大赛公开答辩里,我们团队对观众的感染力是最好的;在全国的“挑战杯”创业大赛里,最后参加酒会内部交流的时候,评委要对各个团队做个评价,对我们团队的评价是:“同济美特团队代表了上海大学生的风采。”这说明他们对我们的评价是很高的。
        还有,通过创业大赛,给了我们很大的宣传机会,扩大了影响,会有一些风险投资商跟我们联系。我们在大赛中表现得很自信,而且具备了打攻坚战的心理素质,有什么困难都是随时解决。
        并不是所有的创业团队参加创业大赛后都能成立公司,所以像我们能成立公司意义更大。这也是创业的行动、真谛,创业大赛主办者、支持者的期望。当然不成立公司同样也很有益。
        大学生创业大赛是资本市场导向型还是学生作业导向型?两种导向,两种命运。有些大学生认为,创业大赛应该是大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想象力来展示自己的大舞台,最后能否组建公司做老板不是最重要的。在大学创业大赛中,核心技术、创业团队、风险投资和客户市场是其中四个关键因素。创业大赛的确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我想,有了这两样东西,不一定非得在学生时代就创业办公司,以后条件成熟了也可以去创业办公司。
        我们已经有产品,马上就可以把产品推向市场。组建一个公司以后,我们会正规地全身心地去做这件事,我可以不局限在这个产品上,我们会在这个产品基础上做些横向拓展,向其它领域发展。我们有钢结构技术方面的优势,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设计咨询业务。
        钢结构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工业化程度强,你的工业化程度达不到标准的话,你很难实施,因为它涉及到先进的机械设备、加工设备,而且它的设计复杂程度要比混凝土高,技术含量高,它是一个工业化产品。作为建筑行业来讲,它是朝工业化发展应该是方向。
        办公司主要由我来筹备,李老师主要把握大的方向。软件产品的开发除了具体管理组织外,我也亲自做了相当多的开发,对产品有很深的把握。
        我们的投资不是很大,因为我们公司不是生产性的项目,而是智力成果性的,主要就是一些设备啦,计算机……人力大部分是学生兼职的,他们对待遇和福利不会象社会上那些全职工作的看得那么重,大家更多看重的是:在这个公司里有主人翁的感觉,还有能够学到东西。
      我说,咱们这一代大学生遇上了一个好时候,看着同龄人已经开始在创业,的确挺受鼓舞的。
        今天下午我还去了一家设计院呢,看到很多小格子间,当时我就有一个很感性的感觉呀,以后自己也坐在那小格子间里就会觉得挺没劲的,可是如果自己是拥有那么多小格子间的公司主人的话,那是很幸福的事情。我想这不仅仅是我的感觉,很多年轻人都会有这种感
     
      觉。
        很多年轻人在公司里拿的工资并不低,但他为什么还要回来读硕士读博士,然后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他是为了找那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
        我说,这好比女孩子找男朋友似的,感觉是相当重要的。有一个女生跟我讲过,如果哪个男的能带给她家的感觉,她就嫁给他。
        创业有很多种模式,我这种是从导师的项目做起的,非常有代表性,现在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有自己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做项目。在这种创业模式里,导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就有个例子,有一个项目在“挑战杯”拿了二等奖,这个项目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做的,他当过研究生学生会副主席,能力也很强,最后这个项目被他的导师给卖了,卖给一个制药集团,卖了十万块钱,他就没得做了,因为这个产品的专利主要是属于他的导师的。
        有一些高校的导师在公司里充当着总经理的角色,可能不是很好。那我觉得像科大讯飞的刘庆峰的导师做董事长的角色就很好,他能够把舵,能够把握方向,而刘庆峰当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具体运营。由于导师在某专业领域往往是权威,所以他也成了一个公司的招牌,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跟导师结合的创业模式成功率很高,就是所谓的千里马和伯乐都要有,缺一不可,两方面促成的一个企业。据我所知,还有一种创业模式是大学生自己去创业。在参加创业大赛中,我接触了一些这种自己去干的创业模式,有做校园内部商品交易的,我觉得他们有的很悲壮,就是寝室里不象寝室,比如你要买本书,可以通过他们的网页去订购,他们的寝室里全是各种各样的商品。他们也会出去找融资,但人家对他们首先是不理解、不信任,所以想找到融资很难。他们的热情很高,甚至比我们做这个项目的热情还高,但成功率要低。
        我觉得做互联网肯定是个方向,但包括像我们的专业领域里还没形成一个气候,还没达到不用它不行的情况。很多网络还是起着休闲、查一些资料的作用,过几年可能会有新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必须要有技术。有了这个技术含量,你再去做商务,你就会存在一个优势,一个壁垒,就不会出现别人投1000万就把你投500万的打倒了。你要有技术,而且这个技术要构成壁垒。这种技术不是你一天两天就做成的,你首先要看到这个方向,然后去积累,那么一年两年以后你才能达到这个程度。
        做为大学生读好书是份内的事,而创业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才能展示。如果硕
        士的课题能跟一些有市场价值的项目结合在一起,或者几个硕士论文结合在一起的话,可能会形成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那么基于这样的一个东西,可能就会产生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发展以后,再跟学校资源整合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研究东西整合进去公司里面,那么一方面会给公司带来一些增长,另一方面对社会有一定价值。
        高校的研究性论文可以说大部分都浪费了,或者说只是唬弄人,由于时间、经费、体制的问题,很难保证论文的质量。
        在美国有个跟我同行的公司,他们最初也是几个教授跟学生在外面做了这样的产品然后成立了一个公司,现在就有很多学生在他们公司里做论文,论文的质量很高,这个东西还能真正体现价值,而最后的学生就给留下来。其实我们做这个公司也想背靠同济做这样的一种模式,做公司只是一方面,这对教育资源也是一种优化利用。
        现在教育资源浪费很厉害,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觉得这种浪费挺可惜的。中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那么低,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不仅仅是不懂市场不懂运作,另一方面,有多少科研成果能够真正值得推敲的呢?很多做项目都是假的,只是应付一下,鉴定的时候很容易就鉴定过去了,但能够真正拿到市场上被人家接受才算真正有价值。
        我觉得创业结合大学这样的一种资源整合对学校很有利,比如我们做这个公司,同济在结构领域很强,将来我们做出一个品牌来,那对学校对学生都很有意义。学生会觉得很自豪,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学校的。但是,学校的这种优势必须通过一种模式整合起来,公司的运作就是这种模式。也许公司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也就几十万或者几百万,但它不仅仅体现了市场价值,它的社会价值也是很大的。
        我问起宫海有没有比较欣赏的成功人士或者那些创造神话的知识英雄,宫海脱口而出提到的便是比尔·盖茨,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们确实需要榜样,而且是创造神话的英雄榜样。
        人物印象:
        宫海爽快答应接受采访,让我暗暗松了口气,因为我大老远好不容易来一趟上海,总不能空手而归吧。我俩先是在一家餐厅吃午饭,我说我请客,可最后却是他付账,跟我抢着付,没办法。他说:“我非常支持你这位创业的传播者。”这是我从北京出来跑五个省作采访听到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
        是的,将来这本书出版后,我就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声音(演讲)把“创业”传播出去,特别是想传播给全国的每一所大学。宫海非常理解我,他为了配合我的采访,耽误了下午去浦东跟人家见面的时间。正好我下午也要去浦东采访另一位创业者,宫海带我一起去。当出租车经过杨浦大桥时,我看到外面的风景,顿时激动万分,热血沸腾。我想,浦东的现代化风貌正是一批又一批创业者的智慧结晶,勇敢的创业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在校的大学生是建设我们美丽国家的未来主力军,理所当然要有创业的意识!
        宫海做过校研究生学生会主席,办事能力非常强,他说的话很朴实,而且一句是一句。正如他所说的创业要脚踏实地,他自己就是这么干的,他属于踏实而勤奋的创业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