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创业潮-前言(一):大学生创业与盖茨现象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一位父亲问在清华读书的儿子:“你知道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谁吗?”
        刚上大学二年级的儿子回答说:“不知道。”
        父亲加重语气说:“是盖茨!美国的比尔·盖茨。”
        儿子却说:“比尔·盖茨没什么了不起的!”
        三年后,这位清华学生和几个同学创办了一家注册资金达1000万元的软件公司,并出任总经理。上面的一番对话是我在清华创业园采访他时他跟我讲的。当时他父亲感觉到他还没找着自己的未来方向,就想通过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来激励他。
        我听完后禁不住慨叹:“真的是年少轻狂啊!竟然说比尔·盖茨没什么了不起的?”他赶紧解释说:“其实,我现在觉得比尔·盖茨特了不起,当时是因为我不知道比尔·盖茨是谁才说他没什么了不起的。”原来如此,逗得我直笑。他认为盖茨是一个改变世界命运的人,是一个可以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人,他对盖茨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位清华学生上大学二年级还无所事事的时候,盖茨在二年级就从哈佛大学退了学去创办自己的公司,缔造了后来的微软帝国!微软帝国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同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道德与情感的世界。盖茨是时代的宠儿,是时势造出的英雄。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比尔·盖茨”这个时代符号已经逐渐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盖茨更像一尊神,而非人。他所创造的神话正激励着我们这一代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具有历史意义的阶段中的大学生。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将科学技术转化为财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会向盖茨看齐。盖茨是知识经济的代表,他的出现创造了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奇迹,这也正是他最值得当代青年人学习甚至是崇拜的地方。在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弘扬盖茨的创造力和知识至上的精神。
        1999年被媒体誉为“大学生创业年”,大学生创业是在1999年的下半年火起来的。记得1999年6月至7月我做清华和北大毕业生留学美国的系列采访时(写成一书《寄托的一代》),他们没有一个提到“创业”这个词,这批留学美国的精英把自己毕业的去向定为三个:出国、工作和留在国内读硕读博,而他们选择了出国。出国潮一直很热,如今出现了创业潮,这是我们企盼已久的。
        可以说,没有互联网的兴起,没有风险投资的引入,也就没有这股创业浪潮,因为大学生没有金钱没有权势,有的只是知识。而各种规模的创业计划竞赛正是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业种子破土而出,引来社会各界的注意。
        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自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商业计划竞赛以来,美国已有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年都举办这一竞赛。Netscape、Excite、Yahoo!等公司就是在斯坦福校园里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其中麻省理工的“五万美元创业计划竞赛”已有10年历史,从1990年到现在每年都有五六家新的企业从大赛中诞生,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商业计划”被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买走。这些由“创业计划”直接孵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成长为年营业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一批批的创业者在竞赛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创业计划竞赛可谓姗姗来迟。在中国率先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的大学是占了绝对优势的清华大学,1998年5月首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由清华的一个学生社团——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发起并举办。由于比赛本身的性质和它在中国的首创性,它受到了众多媒体、专家、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密切关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恩危认为“清华大学在新世纪中应成为创业者的摇篮,而不仅仅是政治家、工程师的摇篮”。一花引得万花开,1999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等国内著名高校也开始举办创业计划大赛。
        第二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于1999年3月1日正式启动,参赛人数达250名,经过预赛、复赛,于10月30日进行决赛。视美乐、FanSo、乐都和博创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注册成立了公司。清华园中第一批学生创业公司就在这样的创业氛围中诞生了,它们作为第一批学生创业公司进驻清华创业园。
        1999年底,清华大学承办了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全国200余所大学共同发起,于2000年1月18日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FanSo是此次大赛最为耀眼的明星,于2000年1月17日获得第一期风险投资660万元,由此标志着中国第一家由清华大学在校大学生停学创办的互联网正式投入运营。FanSo总裁鲁军和网站总监刘颖获得清华大学的休学创业申请,成为中国大学生休学创业第一人。
        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于200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同样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他们在大赛的精彩表现,让国人欣慰地感到江山代有人才出。
        我们相信,各个高校、各个地区以及全国性的创业计划竞赛会一直继续举办下去,以知识创造财富的“盖茨现象”也将不断涌现出来。创业计划竞赛在全国是一次启蒙教育,它将推动中国教育体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改革。通过竞赛,创新创业的意识深深根植在参赛者的心中,它对数百万高校学生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前所未有的,于是当代大学生无不欢呼雀跃:“属于我们的时代到来了!”
      前言(二):改写世界网络巨富历史的中国大学生
      根据1998年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出版的《福布斯ASAP》技术增刊公布的年度统计名单,美国高技术行业100位最富有的创业家中,从事与Internet有关业务的大约占三分之一,6年中Internet估计产生了1500多亿美元的财富。该刊公布的从事与Internet相关业务的年轻人,从1997年的7人增加到1998年的28人。排在名单前三分之一的人员主要是软件行业的经营主管人员。
        该杂志1999年9月23日推出的美国富翁排行榜的400名最富有者中的35位是新增加的亿万富翁,而其中的19位就是从事与Internet相关的业务发财致富的。英国《卫报》最近访问了50位著名的电脑界巨子,发现他们在短短的4年内,惊人地积聚了13亿英镑的财富,部分人还是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的。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7月12日公布全球最大的1000家公司排行榜时也说,凡是那些财产与数字世界(特别是Internet)联系在一起的公司,都几乎在顷刻之间成了市场的明星。而作为这些“明星公司”的创办者和首席执行官,都在个人财富的排行榜上有他们的位置。
        电脑网络是创造富翁的摇篮,它给人获取超级财富的机会。比起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这些花上一辈子才完成原始积累的故事,网上巨富们都算得上是新时代的神话,比如说……
        美国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安得森,一位改变Internet历史的青年,刚大学毕业时还没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编写互联网浏览软件,开发出了Mosaic浏览器。1994年4月与硅谷风险投资家吉姆-克拉克联手创立Mosaic通讯公司(网景公司的前身),克拉克投资400万美元,把安得森和他的伙伴们都拉到了硅谷,集中全力开发网络浏览器。不到两个月,安得森和他的伙伴们就成功地开发了Mosaic的新版本,并把它命名为“Navigator”(领航员),随后新浏览器的销售在互联网上突飞猛进,一下就占据了80%的份额。
        1995年8月9日,成立还不到16个月、从未赢利过的网景公司在纽约上市,这家创始资金只有400万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间成为20亿美元的巨人。年仅25岁的安得森也仿佛神话般地从一文不名到拥有5800万美元的“互联网富翁”。1997年7月,美国《旗帜》周刊把安得森称为“无限制资本家”,预言“技术马克思主义”已经到来。而身为网景公司董事长的克拉克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天身价就达5.65亿美元,这位出身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教授,正是敏锐地感觉到Internet的强大潜力和发现了安得森这样的一位优秀年轻人身上的价值,才有这一天的。
        提到雅虎,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杨致远。1993年底,他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在上网浏览器问世的时候,他整天都泡在网上,博士论文也不做了。他和学友戴维·菲洛决定创办一家网络公司,但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也不能从父母或朋友那里找钱,所以想到得找有眼光的风险投资家。他们很顺利,第一个就找到了硅谷成功的企业家、国际购物网络的创始人亚当斯,一拍即合,成立了Yahoo!
        1994年4月12日,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天之内雅虎的市值达到8.5亿美元,是一年前准备收购者估计的200倍。上市为雅虎筹集了20亿美元的资金,年仅28岁的杨致远也因此成了亿万富翁。今天雅虎的市价已接近75亿美元,用美国《商业周刊》的话说:“Yahoo!就像在沙滩上搭起的楼阁,然而一夜之间四周就建立起了摩天大厦。”
        在美国,创业者们总是在他们的创新之中创造奇迹,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建了微软公司(Microsoft),威廉姆·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创建了惠普公司(HP),史蒂夫·沃兹尼亚和史蒂夫·乔布斯创建了苹果公司(Apple),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创建了英特尔公司(Intel)……创造神话的还有,32岁的迈克尔·罗伯逊以1000美元买下Mp3.com,今天他拥有9.03亿美元;加里·威尼克在创建全球有线通信公司之后,仅仅18个月就加入了亿万富翁俱乐部……
        在英国,一位16岁男孩哈德菲尔,整天关在房间里玩电脑,自创一个足球网络,以8000万英镑将网权售给报业协会。今天,他和父亲另创一电脑业务,控股60%,拥有资本达2500万英镑。
        在以色列,有3个年仅25岁的电脑天才,两年前创建了一家名为米拉比尔斯(Mirabilis)的网上“聊天”公司(Internet软件公司),后来出售给实力强大的美国联机公司,获得2.87亿美元的收入。美国联机公司看中的是米拉比尔斯的主要产品——网上寻呼机(ICQ)。这是一种瞬时通信软件,它可以使因特网用户知道自己的朋友或与自己有商业关系的公司是否在网上,从而使娱乐或业务性的实时通信更为便利。还有,由4名以色列青年于1994年创建的专门从事因特网安全业务的公司,目前在华尔街的身价已超过10亿美元。
        当世界上一些年轻创业者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时,我们中国的这一代青年人在干什么呢?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缺少智慧,也并不缺乏这样的“野心”,可到目前为止,有多少中国青年在25岁之前赚到100万?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先生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普遍缺少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
        2000年11月8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中国大陆前50名富豪名单,名单中只计算每个人的资产。其中前国家副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荣毅仁(84岁)以19亿美元身价居首,最年轻的是网易创始人丁磊,年仅29岁,个人资产1.34亿美元,排在第20位。还有搜狐的张朝阳(37岁)以6700万美元排在第37位,新浪的王志东(33岁)以5700万美元排在第42位。而在软件行业,科利华软件集团创始人宋朝弟(39岁)以2.7亿美元排在第10位,北京用友软件集团的王文京(36岁)以6000万美元排在第41位,四川托普集团的宋如华(38岁)以5000万美元的排在第45位。
        在中国大陆前50名富豪名单中,除了丁磊还勉强称得上“年轻”外,其它的都已经有一定岁数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在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有一批非常年轻的创业者已经涌现出来,于是国人的目光投向了大学校园,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正在改写世界电脑网络巨富历史的创业者!
        “视美乐”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叫做“多媒体投影机”,是由清华大学材料系学生邱虹云发明的。1999年5月,邱虹云、王科和徐中三位清华学生靠打工挣的钱和朋友、家人的资助,筹集50万元注册了公司。王科说:“当时还不知道可以用转账支票,那个大热天,我书包里装了一大包钱,由徐中护送着去工商局办手续,当时真是提心吊胆,汗如雨流。”两个月后,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与“视美乐”签定分两期注入5250万元风险投资的协议,这是中国第一例本土化的风险投资。其中第一期资金250万已到位,第二期资金5000万未到。1999年12月,“视美乐”的专利产品——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中试成功。2000年4月,澳柯玛集团投资3000万元与“视美乐”合资注册成立北京澳柯玛视美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澳视),开发、生产、销售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及相关视听产品。2000年6月,年产10万台多媒体投影机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该投影机涉及光学、电子、机械等多方面的尖端专业技术,可播放计算机、电视等多种数字及模拟信号,是与Internet相连的领导世界新潮的产品,目前产品已顺利投放市场。
        “科大讯飞”地处安徽省合肥市不太引人注意,但其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
        1999年11月11日,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刘庆峰(出任公司总经理)和另外5位中科大学生因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能听会说”的中文电脑,获得总计668.85万元的技术股权。1999年12月,成立不到4个月、注册资金只有300万元的安徽硅谷天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美菱集团和合肥永信电脑有限公司投入3060万元,使公司的注册资金达6000万(人民币),并正式改名为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有个国际大公司准备向“科大讯飞”投1200万美金,只占公司15%的股份,等于公司的资产被认定为6个亿。“科大讯飞”的产品在语言跟语言应用的这个市场占着垄断的地位,而且预计到2001年销售额会达到1.7个亿左右,到2002年会达到10个亿……刘庆峰说:“将来国家真的想强盛,一定要有一批人有野心,真的做出一两个企业帝国来跟他们(指微软、IBM等国际大公司)比!”
        “易得方舟”(FanSo.com)于1999年9月注册成立,是国内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停学创业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创始人有清华学生鲁军、刘颖和童之磊等,于2000年1月再次成功融资660万元。
        “互联网实验室”的创始人方兴东过足诗人瘾又做IT界主治大夫,如今成了当代创富神话的一个主角。2000年6月,方兴东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中国重要的高科技企业家”,国内的业内人士甚至给他打个价,说方兴东的名字至少值486万元。互联网实验室的首席理论家姜奇平这样评价方兴东:“盖茨、杨致远和安德森,至少要等到离开学校才获得他们的第一个100万。这一点上,方兴东(清华在读博士)显得更成功。”国内另一位运用“注意力经济”的高手张朝阳说过:能否得到社会的注意,关键看谁手头有多少吸引人的话题。
        “迈思威”成立之初只有30万元注册资金,这是陈旭光和几位清华同学辛苦编程序挣来的。半年后,韩国SK集团投资700万元人民币,使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身为董事长年仅25岁的陈旭光敢这样叫板:“张朝阳肯定没有我活得happy,你公司挣钱了人家才认你!”
        还有“慧点科技”,几个清华学生创办的软件公司,才一年多就值一个亿;还有V2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采访得知,这些公司都要争取上市。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如美国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也没有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但是这批创业公司已经运营起来,而且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已经许诺,要放宽高科技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条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一旦上市,这些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以持有的股份就有可能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