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王志纲纵论人生之道-第35节:定位还需观局(2)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秉承了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战略。这个战略基本上到了上世纪末就取得了初步成效,因为有一部分地区已经先发展起来了,如果还是效率优先,那咱们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的发展就不是经济问题了,而是政治问题了,就会出现断裂,所以1999年中央提出了一个战略,就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就是要政治上解决东部和西部差距越拉越大的问题,那么西部大开发到现在,从战略上说是非常成功的、正确的。在结果上我们看到这样几点:第一是天保工程,在西部构筑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对脆弱的生态系统加以保护,这个是功德无量的。我2006年到了西藏、四川、云南的很多地方,老百姓都说天保工程如果不做,那整个中国的生态就真是不可收拾了,所以说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事情。第二是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方面做了很多大事。这些大的投入必须由国家来做,因为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要讲投资回报,它同样的投入放在东部和放在西部产生的效益是天壤之别,但这是微观经济的算法,不是国家战略的算法。
     
      从国家战略上看,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都是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对于东北以及西部来说,沿海中国的这部发动机拉动效应有限,内陆省份要打造自己的外向性引擎。从内部的发展需求来说,沿边开放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从外部环境上讲,深化开放的时机也已经到来。300年前,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分工和协作。只有做到了分工和协作,才能强化这个区域的竞争力,才能各得其所。这就是所谓的区域一体化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欧盟,几十个不同的国家,几十个不同的民族,政治背景、意识形态都不相同的国家,都能够形成一体化,这足以说明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确是一个挡不住的潮流。
     
      ◎ 沿边开放新格局
     
      中国三十年的开放说到底其实还只是一个沿海开放,沿边开放几乎没有多少效果,最早的鸡冠上--中国的东北早在二十年前就喊出了沿边开放,但是许多年来"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往下走到吉林图们江流域,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向全世界宣布了由多国共同开发图们江三角洲这一宏大设想,拟筹资300亿美元,联合多国共同开发图们江地区,希望把这块地方打造成为全球顶级的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区,但是到现在,中国、俄罗斯、韩国、朝鲜,还有日本,在这么一块地缘条件十分好的地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也没能让这个构想落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