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幕后杨澜:妻母典范(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杨澜在养育儿子和女儿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怎么给孩子一个正常的世界,而不是在名人家庭下,商业圈子里的一种生活。从这点出发,杨澜在对孩子的入学教育上也是反对贵族学校的。杨澜选择学校的标准很低,首先孩子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从小对真实的社会有个学校之内的正确认识。然后杨澜觉得这个学校的宗旨应该是推崇孩子们以诚实品质为培养宗旨的学校,诚实是一个人的品质,品质是人生里最重要的元素,杨澜不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里丢失掉这个美德。还有杨澜比较关心学校的校风怎样?最后杨澜还希望孩子就读的学校能给孩子比较多的体育锻炼。杨澜觉得,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教育出一个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乐观诚实,积极上进的好孩子。让孩子在艰难和辛苦中去建造自己人生的殿堂是杨澜教育孩子的根本,也是杨澜想告诉天下母亲的一句金玉良言。

  杨澜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遗传。我们已经看到了杨澜的父母最早对杨澜的教育。给杨澜的宽松环境,教育杨澜的种种方式和手段,还有培养独立、坚强、坚韧、自信的一些情况。杨澜在子女的教育上只不过是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在下一代身上的发展和延伸。不同的是,当前的一些素质教育杨澜也一样的接受,并给孩子们创造一些可以创造出来的条件。前提是,任其自然。

  当前的孩子学艺术是一种热门,杨澜的儿子和女儿也不例外,当然,杨澜只是把艺术学习当作两个孩子自身修养的一部分来进行的。对于每个孩子的学习,杨澜都很用心,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杨澜都一视同仁,也绝对不会去逼迫孩子们去学习,但这不等于杨澜对子女的教育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杨澜在孩子的教育上采取了一种诱导式教育。

  4.培养艺术细胞

  儿子最早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女儿还不知道钢琴是什么玩具。当儿子在钢琴前很苦闷的时候,女儿开始跃跃欲试了。就这样,在儿子学习了几年钢琴之后,杨澜的女儿也加入了琴童的队伍。这样两个孩子就开始了钢琴艺术的学习。

  可能是因为男孩子天性好动的原因吧,杨澜的儿子不喜欢弹钢琴,杨澜就对儿子说:“一个男子汉说话是要算话的,既然我们选择了学习,就不能半途而废。当然如果你说不学,我也不勉强你。”儿子很懂事,也很听话了,只是琴虽然也弹了,功夫也搭进去了,但心总是游离于钢琴的边缘。一有空就跟杨澜说:“妈妈,有一天,我一定要去学功夫,等我把功夫学好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钢琴砸了。”杨澜说:“可以,如果你长大了后真的想这么做的话。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兑现你的承诺,乖乖的练琴。”

  女儿却特别喜欢钢琴,可能是因为哥哥原来学习的时候,自己只能很眼馋的看着的原因吧。当自己能坐到钢琴前的时候,杨澜的女儿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每次吃完晚饭女儿就自动坐到钢琴前说:“妈妈,我该练琴了。”这样杨澜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很苦恼儿子的钢琴学习问题。最后杨澜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

  杨澜的女儿特别崇拜杨澜,杨澜的儿子却特别崇拜周杰伦。有一次杨澜采访周杰伦的时候,就问了周杰伦一个问题。杨澜说:“在你整个的童年时代,给你留下美好印象最多的是什么地方?”周杰伦毫不迟疑地说:“琴房,是琴房。”

  因为那时候周杰伦所在学校隔壁班里的一个女生因为周杰伦会弹琴,所以对周杰伦特别青睐,周杰论说:“当我知道这事以后,我弹琴就特别有劲了。”

  采访完了以后,杨澜对周杰伦说:“我还有问题想请您帮忙。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儿子不愿意练钢琴,我想知道他的偶像会怎么回答他。”周杰伦说:“回去一定要转告你的儿子我的这句话。”杨澜回去真的转告给儿子了,本来那个时候孩子要考钢琴三级的,但听了偶像这句话后,突然就在原地来了个“旱地拔葱”,说:“我要考四级我。”

  第三节魅力女人完美母亲

  杨澜在电视上追求的是一种完美,杨澜在生活中追求的也是一种完美。完美是一种智慧,完美是一种魅力,让体现在杨澜身上,就是做魅力女人,做完美母亲。

  1.魅力女人

  杨澜是一个有魅力的女人。从杨澜的服装时尚可以看出杨澜的文化品位,从杨澜的淡妆上,可以看出杨澜在化妆上的清雅,在主持的风格转换上,我们能看到杨澜的性情在成熟与率真之见的游移。

  杨澜说:“做精彩的完美女人。”这句话很能表现杨澜的内心情感世界。

  魅力是什么呢?魅力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再现,在你不经意的行为方式里流露出一种有别与大众的气质感觉,魅力也可以说是行为语言的一种真实翻译,让你在无声的时候给别人带来视觉审美上的快慰。

  一个富有魅力的女人一定是走在时尚前沿却又并不张扬的睿智女人。杨澜就是这样的一个魅力女人。

  魅力女人一般都对时尚,情由独钟,行走在时尚的前沿,魅力女人一般都学士渊博,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能如数家珍,并能旁征博引。更重要的是,魅力女人需要有一种气质,那是一种可以成为征服追慕者的有效杀伤性武器。

  杨澜说:“我也是时尚媒体的受众,也很羡慕别人穿衣服特别有品位,我想时尚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大家不必去证明什么,我们可以既有女性的温柔天性,也可以做一份非常好的事业,这就是生活态度的变化。”

  杨澜的魅力还表现在一种失败之后的大气里,没有小女人的哭哭啼啼,没有小女人的婆婆妈妈,更没有小女人常有的斤斤计较。魅力是一种豁达,魅力是一种淡泊,魅力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在家庭与事业上的平衡。

  杨澜说:“魅力是当你在从事你所热爱的事情的时候,那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精气神,它会很好的来调动你身体和精神的各个层面进入一种非常良好的积极状态中去。”

  杨澜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来走过了自己电视生涯里的不同时期,又在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让我们印象十分深刻的电视魅力女人形象。

  魅力女人应该是现代女性的代名词。杨澜说:“我觉得现代女性应该有勇气去面对自己,也应该有勇气去尝试任何属于她的机会,一个有魅力的现代女性,大可不必拘泥于环境的压力而压制自己的愿望或某种要求,现在女性的魅力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实自己的精神特质,让自己不断成长。”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魅力女人是什么样的女人,那就再看一遍本书,书中的杨澜正成为现代魅力女性的典范。

  2.完美母亲

  杨澜说:“母亲的最大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

  做一个完美母亲应该每个女人一生的梦想,杨澜在选择了做一个母亲之后,就开始为了完美母亲而努力。

  杨澜在家庭和事业上做着“平衡练习”。所以,杨澜既要在众多的人眼中做一个“职场完美女性”,同时又要做到儿女心中的“漂亮妈妈”。当杨澜在事业和家庭上必须要有所选择的时候,杨澜还是选择了家的亲情。

  杨澜用事业上的一种放弃,来成全了自己做一个完美母亲的第一步。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孩子的教育上,杨澜觉得健康的人格是最主要的,这种健康的人格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幸运和祝福。

  杨澜说:“我们从前的教育,主要在强调表面意义上做文章,强调真情实感的相对来说比较少。但实际上,我们的子女面临的教育是一种爱的文化教育和人性化的文化教育。”

  杨澜在这上面选择了古人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和《弟子规》。这些韵律上口,带有口语文学性的读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有一次,杨澜的文字在学习到《弟子规》里面的“丧三年,常悲咽”时,就问杨澜:“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啊?”杨澜说:“古人的父母去世以后,做子女的要用三年的时间来服丧,并寄托哀思。”

  当时杨澜的儿子就觉得很奇怪,就问杨澜:“为什么把悲伤规定成三年啊,为什么不能是四年,不能两年半呢?”

  杨澜说:“我们的教育,缺少一种符合人性的真爱。”

  杨澜知道,人性就是正常。每个孩子有私心也是正常的,这时候不要去训斥他。比如,如果儿子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时,杨澜就不会选择骂孩子的方式,杨澜觉得千万不要反人性地去教育孩子。

  现在的教育开始时太重视知识,填鸭式的教学让孩子们失去了培养思维方式的机会,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忙着做各种作业题,后来又是“奥林匹克”,可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忽视了思维方式的培养,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啊。

  虽然现在提倡着“素质”教育,很多孩子都在学弹钢琴或者是学画画和跳舞……但其实这些也都是知识和技能,还不是思维方式。

  杨澜说:“教育孩子,再好的老师都不能取代母亲。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母亲,她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语文、数学这些知识老师可以教会,但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些都需要母亲去教他。”

  为了更好地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健康的人格模式下成长,杨澜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完美的母亲。杨澜看了一本孩子教育心理学的书,是教妈妈如何在人生的不同情境里教育孩子的。其中有个小节讲的是搬家,书里说:“搬家在大人心目中,不是件特别大的事,但是在小孩子小小的头脑中却是件天大的事。”因为他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别的同学都已经相互成了朋友,而他是个陌生人,他要面临很多的选择。书中说:“做父母的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用新的朋友圈来宽慰孩子,这会让他有一种背叛感、负罪感。他会觉得妈妈帮我交新朋友,我就可以忘了老朋友。你一定要和他说,会帮助他与老朋友保持联系。”后来,杨澜把孩子接到北京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杨澜用书中的方式,主动帮孩子搜集整理上海同学和老师的联系方式,还建议他隔段时间就要打电话问候这些老朋友的时候,回到上海要和他们见面聚会。很快孩子就从刚开始的苦恼里快乐的“站”了起来。

  在杨澜的精心照顾下,两个孩子开始懂得分享爱了。女儿特别愿意帮老师干活,午睡醒来,她起来先自己穿好衣服,然后帮其他小朋友扣扣子;大家玩完玩具,她主动留下来帮老师收拾。孩子这样做本身不是为了讨好老师,而是这样做让她感觉自己很能干。有一种成就感。

  儿子特别喜欢画画,画卡通什么的,课间的时候,小朋友就会让他送他们画,排着队请他画画。他得到很大的快感,也不出去玩,就在那儿给这个画,给那个画。杨澜有时候也会跟儿子说:“能不能送我几张?”于是杨澜的办公室里就挂上了儿子的作品。

  杨澜说:“我认为可以不挂张大千的画,但是我一定要挂我儿子的画,这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鼓励创造的思维方式的引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兽血沸腾
沉香
这个知县有点背
奇门遁甲
玫瑰疯狂者
网游之星夜燕回
商游汉镜
炎之蜃气楼 灵境的龙神
花叶孤满楼
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