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小巷深深的年代(4)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2.没病装病的苦恼

  杨澜的可爱和调皮不仅仅是在游戏上,还有不想上学的一些小事情上。这些不想学习的小聪明也让杨澜在实施的过程里吃尽了苦头。比如装病。

  上学的日子有规律,但孩子的天性没有规律,当规律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天性就会在想打破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于是杨澜开始装病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杨澜发现有病的学生就不用上课了,所以上小学时杨澜特别羡慕因生病而请假不来上课的同学。因为生病以后就可以请假了,就不用上学了,当然也就不用听课,不必做作业了。何况还会有爸爸妈妈心疼地问寒问暖,那多舒服啊!出于这个目的,杨澜也“生病”了一回,不过,杨澜是“生病”以后才发现,没有病装生病真是苦不堪言啊。

  冬天的时候,外面冷,被窝热,任何一个孩子可能都不想起床,因为热被窝里是很有诱惑力的啊。于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杨澜开始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因为杨澜实在不愿意爬出温暖的被窝。

  当妈妈来叫杨澜起床的时候,杨澜装病的念头就萌生了,于是杨澜说:“妈妈,我今天很难受啊,胃不舒服。”妈妈关心的问:“胃不舒服?是不是吃什么东西吃坏了?”杨澜说:“不知道啊,妈妈,你帮我请假吧,我上不了学了今天。”

  爱女心切的妈妈看着杨澜面部“痛苦”的表情,居然信了,忙托了杨澜的一位同学送假条给老师,自己也托同事请假半天,在家陪杨澜。杨澜看着妈妈做的一切,心里那个高兴啊,终于可以不用上学了。

  不用上学了,杨澜当然就不用早起了,于是杨澜很舒服的靠在床上,但脸上还不能有得意的表情。妈妈做了杨澜最喜欢吃的鸡蛋羹,一口一口的喂着杨澜。杨澜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偷偷的在心里说:“不用上学的待遇,我今天也享受到了,真舒服啊。”

  可是时间一长,杨澜有点不对劲了。妈妈守在一边,不许杨澜起床,这对于生性好动的杨澜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本来以为在家里用装病的方式一可以好好玩一玩疯一疯的,但现在妈妈在一旁守着,自己想动都不行。明明没病,却还要装得一脸苦相,妈妈走开的时候杨澜可以放松一下,妈妈一来,杨澜马上就要装着难受的样子,这样时间一长,杨澜就觉得有点儿吃不住了。杨澜开始想念课间的十分钟了,大家在一起多好玩啊。

  窗外的雪花越来越大,好像在对杨澜说:“你现在后悔了吧,你的同学都在跟我玩呢,就差你了。”杨澜开始后悔了,杨澜觉得时间过的真慢啊。

  杨澜终于装不下去了,杨澜觉得投降了。当墙上的钟走到上午十点的时候,杨澜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在妈妈眼皮子底下玩,还有离开同学和小伙伴的参与,还有什么好玩的能吸引杨澜的注意呢?今天的作业是不用做了,但明天总要补上吧,还有地上的雪也不可能拿到房间里来玩吧,万一明天要是雪化了,不就更不合算了吗。想到这里,杨澜一骨碌起了床,告诉妈妈胃己不疼了,还可以去学校上两节课。妈妈却执意不肯,说什么也要杨澜吃了午饭才能出门。而午饭呢,竟然是杨澜最不喜欢吃的面条——妈妈说:“胃不舒服只能吃这东西。”

  这就是杨澜唯一的一次“生病”经历,从那以后杨澜就再也没装过病。不是不敢装病,是觉得装病真的没有意思。

  杨澜不装病了,病还真找上杨澜了。而且病来的很奇怪,走的也很奇怪。说奇怪是因为来的没有一点征兆,吃了很多药也没有作用,走的奇怪是因为外婆一来,杨澜的病就这样开始好了。

  杨澜的病很奇怪,天天睡不着觉,但是白天还特有精神。不耽误学习,不耽误玩,但是杨澜整个人却眼看着一天一天瘦下来,爸爸妈妈都很着急,带杨澜到医院去检查,也查不出什么具体的原因。有的医生说,是饮食造成的,有的医生说,是精神紧张造成。最后结合了众多医生的意见,开了很多安神的药,却都是中药,就是这些中药让杨澜体会到了药的苦处和难吃是什么概念。

  那些天,家里整天弥漫着煎中药的味道,光是煎中药的砂锅都煮坏了两个。杨澜那段日子好像把什么苦都放在药里吃了。那褐色的,苦苦的液体,闻着就够了,更别说喝了。可是杨澜很懂事,虽然难闻,但还是每天喝两次,每次喝完抹嘴的时候,杨澜都觉得是从口里苦到心里去了。

  苦的是中药里的“黄连”,杨澜对于“黄连”的理性概念是文字里的俗话“黄连树下唱歌——苦中作乐。”,杨澜对“黄连”的感性认识,就是这次喝药的经验。那些黄黄的粉末铺天盖地地粘在口腔里,一点点溶化在舌尖上,真是“苦”不堪言哪!

  不过吃药也让杨澜感觉到了父亲的大爱无声。在医生开的药方里还有一味是酸枣仁,这是一味很少见又是很平常的药,所以很多药店里都没有预备,杨澜爸爸为了配上这味药,就开始在各处药店里一个一个的找,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就在大家想要放弃的时候,有个朋友说,可以到郊区的山村里去看看,于是杨澜的爸爸就一趟趟骑了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到京郊的山村里去打听。最后终于配上了这味中药。

  虽然是这样的折腾,杨澜的病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全家三口人中的大人都很着急。爸爸妈妈担心杨澜睡不着,随时留意杨澜的动静,到是杨澜并不在意,但为了爸爸妈妈放心,杨澜还是连翻身都不敢动作过大。明明睡不着,却又要闭着眼睛装睡,一家人关了灯,连大气都不敢出,杨澜当时受的那个罪啊!

  后来外婆知道了这事后,就专门从上海过来照顾杨澜,见到外婆,杨澜特别高兴,围着外婆说这个说那个。天性爽朗的外婆决不相信一个小孩子会得什么失眠症,反而责怪爸爸妈妈过于小心:“从前一家七八个孩子,还不是粗放放就长大了。如今只有一个孩子,倒不知该怎么带了。让澜澜多出去玩坑,玩累了还有睡不着的?”

  说来也怪了,从外婆来的那个晚上起,杨澜就开始好了,第一天就睡得香极了,好像外面唱大戏,杨澜都不会被吵醒的。外婆心疼的看着杨澜说:“看把澜澜给累的!”

  3.小时候的梦想

  当家庭的重心在爱的天平上失去平衡,当善良成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当杨澜走上了父母用“平常心”规划出的任其自然发展的人生旅途之后,杨澜骨子里的野性就开始得到了一种淋漓尽致的释放与开发。

  那个时代的女孩子还不像今天的女孩子这样追求个性的张扬,更多的是一种天真在肆意妄为里的淘气与性情的率真。杨澜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宽容,在这上面更是高人一筹。

  小时候的杨澜梦想着当一个科学家,研究植物的科学家。这样的梦想来自杨澜家窗户后面的一个小花园。那时候,杨澜家住在一楼。后面有个小小的花园,因为老师留下的观察日记,让杨澜走进了植物的世界。

  今天看来,那个小小的花园里种植的植物品种少得可怜,但对于还是孩子的杨澜来说,这个花园就是一个世界。

  本来是一次观察日记的作业,但因为植物的生长过于缓慢,杨澜不得不利用放学回家的时间,天天泡在花园里,就为了等着某一朵花儿慢慢开放,或等着某一片叶子在生长的过程里逐渐地展开。因为要上学,所以杨澜有时候认准的某一朵花,早上还是花苞呢,可中午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盛开了,这让杨澜觉得有点沮丧。

  为了更好地观察,杨澜在小纸条上写上标记,然后小心的用胶水粘在枝条上,这样就可以随时记录下来自己的数据,为了不伤到花苞或者是枝条,杨澜很认真,也很小心。杨澜有时候是站着操作,对于低矮些的枝条,杨澜就只能半跪着操作了,还有的更低,杨澜只能趴在地上进行。再加上有的枝条上有刺,有些叶片上也会有毛刺,这样一来,杨澜在做标记的时候就难免会受伤。这样就让杨澜每天回家的时候都是一副小泥人的模样了。

  有一次,杨澜回到家里,让妈妈看到了灰头土脸的样子,还有胳膊上的那些血丝,心疼杨澜的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就说杨澜,“怎么像个男孩子一样淘气啊。你这是上哪儿了?”杨澜不说话,只是冲妈妈做了个鬼脸,就急急忙忙的去洗脸了。

  这样的次数多了以后,妈妈好像再也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来约束杨澜了,因为每次看到杨澜还是那样认真执着地做一件事情,做家长的还能说什么呢?做事情认真毕竟是件好事情,所以妈妈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这样的一种喜好,慢慢的改变了杨澜的性格,让杨澜在敏捷里多了一份沉稳。这种沉稳,让杨澜在以后的电视生涯里可以一直沉默着,等待最佳时机的全力一击。

  有时候妈妈说杨澜:“一个女孩子,这样疯疯癫癫的,想做什么呢?”杨澜笑笑,说:“我做的事情大着呢?”问的再多一点,杨澜就保持沉默,在杨澜身上,沉默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蓄势,是一种蛰伏。

  观察植物成为习惯以后,杨澜开始翻找资料,她想搞清楚,自己每天观察的这些植物除了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以外还有什么用处。经过几天的翻阅,杨澜开始喜欢上了蓖麻。这个一点也不起眼的植物,竟然有那么多的商用价值啊。如果我把这么大一块地方都种成蓖麻,那样到了秋天就可以把蓖麻拿去卖了,卖了自由就有钱了,有钱了就可以去买铅笔、铅笔刀、铅笔盒了。当然,还可以买一些小铲子,小锄头,小水桶什么的,这样干起活来就会更顺手的。这样以来,钱有了就可以开发更多的土地,这个花园就会更大,那样的话,到明年,蓖麻就会收获的更多,当然钱就会更多,钱多了,地也就会多起来,于是所有的同学、朋友,都可以从这里得到铅笔什么的,那样不好吗?杨澜在自己的憧憬中开始陶醉了,有时候杨澜想到很多很多朋友在一起,有用不完的铅笔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笑出声来。

  爸爸看到了,就拿一根手指在杨澜眼前晃来晃去的,杨澜也看不到,有时候回过神来,一看是爸爸在逗她,就说:“看什么看啊,你的宝贝姑娘你不认识了?”

  这时候爸爸就会笑着问:“澜澜想什么呢?”

  杨澜说:“什么也没有想,怎么了?”爸爸就会用一种看穿了杨澜心思的眼光看着杨澜,轻轻的说:“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空想,要去做,知道吗?要做就要做好!”

  杨澜一听,高兴了,就把自己的目标,自己的长远规划,宏伟蓝图都详细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听完后,笑了,说:“应该肯定你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一个人重要的不只是自食其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想法,有计划。”

  杨澜得意了,说:“我是有计划啊,我的计划就是要在咱们家后面的花园里开始,把蓖麻种出来,发展成一个蓖麻种植园。以后可以有这么大一片。”杨澜一边说一边把手臂张开,成一个半圆来形容自己的庄园面积。

  爸爸没有笑,也没有说不好,只是轻轻地问:“澜澜,你觉得花园好看吗?”杨澜说:“当然好看了,这还用问吗?”

  “为什么好看呢?”爸爸看着杨澜继续着这个话题。

  杨澜兴奋地说:“因为花园的好看不但是因为有色绿的树,还因为有各种颜色的花,它们搭配在一起姹紫嫣红的,当然就好看了。”

  爸爸继续问:“你觉得蓖麻好看吗?”

  杨澜说:“蓖麻怎么会好看呢?当然不好看了。爸爸,你不是说了,好看的东西不一定有用处,有用处的东西不一定好看啊。”说着说着杨澜好像有点明白了,就说:“蓖麻虽然不好看,但蓖麻用途很广泛啊。”

  爸爸这次笑了,说:“哦,你还知道蓖麻的用途?说说看,都有什么用途,你是怎么知道呢?。”

  杨澜得意地说:“我从书上查到的。蓖麻籽可以炼油,蓖麻的皮可以做麻绳,蓖麻的杆可以做装饰,或者是房子上的顶棚等等。”杨澜想把话题引到其他的地方。

  爸爸没有跟着女儿的圈子走,而是继续说下去:“澜澜,花园是大家的花园,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各有各的用处,不但美化环境,还与周围的景物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如果你全种了蓖麻,你想晚上大家散步的时候,还能看到美丽的花园吗?”

  杨澜不出声了。杨澜知道,在任何事情上,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这是做人的根本,爸爸虽然没有这样说,但意义已经很明白了。杨澜点点头说:“爸爸,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你放心吧!”

  虽然杨澜不再幻想蓖麻种植园了,但杨澜对这几棵蓖麻照顾的却更加周到了。秋天的时候,杨澜把收获的蓖麻籽用铁丝一颗一颗的穿起来,穿成长长的一串儿,然后插在一个坐基上。用一根火柴把蓖麻籽点着了,火焰很亮,很大,杨澜看着开心极了。

  这就是杨澜听说过的可以点灯照明的土制蜡烛,而且光线还很强。杨澜兴奋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很得意的让妈妈看,妈妈见了就说:“澜澜,咱们不是说好的,不玩儿火吗?”

  杨澜吐吐舌头说:“我这不在母亲大人的监护之下玩的火吗?”

  妈妈笑着说了一声:“调皮。”

  杨澜的蓖麻种植告一段落,但杨澜的心里却悄悄的留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了总会有收获的,这也是杨澜走进电视以后屡次被证明的一种人生真理。

  据科学研究证明。人生的12岁,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女孩子的性格一般偏向于外向,男孩子偏向于内向。过了12岁,女孩子的羞涩会逐渐的成为主导性格,而男孩子则侧重于发展阳刚的外向。

  杨澜长大了。虽然12岁还是一个孩子,但对于女孩子来说,在这个年龄段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杨澜好像是突然之间丢失了顽皮,羞涩在一夜之间让杨澜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妈妈看到杨澜的变化笑说着:“我们的澜澜长大了。”

  羞涩是女孩子的天性,当羞涩回归杨澜以后,杨澜的外表是文静了,但内心的个性、独立依然在野性的田野里狂奔。杨澜的名字注定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名字,杨澜也注定是一个不能不有所追求的女孩子。这点好像与杨澜爸爸妈妈最初的想法有了一点偏差。

  4.发卡带来的人生启迪

  杨澜在北京的父母身边生活是幸福的。

  回到北京之后,杨澜就开始融进这个和睦温馨的家庭里,每天晚上爸爸都会给杨澜讲故事,然后告诉杨澜故事的道理。从“狼来了”的故事里,杨澜知道了诚实的重要,从“东郭先生”里,杨澜知道了愚昧的危害,从“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里,杨澜知道了坚韧的道理。妈妈总是在这个时候做家务,杨澜又知道了辛勤。

  杨澜的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外出,每次回来都会给杨澜带一些小玩意,从那个时代所有孩子都玩过的“万花筒”到小女孩喜欢带的发卡,有时候是一条漂亮的连衣裙,有时候也是一件稀罕的学习用具。这一切都给了杨澜快乐的记忆。那时候因为小,杨澜并不知道这就是幸福的一种表现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兽血沸腾
沉香
这个知县有点背
奇门遁甲
玫瑰疯狂者
网游之星夜燕回
商游汉镜
炎之蜃气楼 灵境的龙神
花叶孤满楼
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