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内篇(下)(9)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子贡说:“请问不同于平常的人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不同于平常的人在人世间是孤独的,却和道混同一体。所以说,天所认为的小人,世俗认为是君子;世俗认为是君子,天却认为是小人。”
     
       【品读庄子】
     
       淡看生死
     
       生死相续,好比昼夜相继,合乎常情。而生老病死的规律是由天注定。
     
       天,乃是大自然。天定也就是自然规律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从旁擂手,或阻挡,或推进,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万物的生死相续,万事的兴废相继,查其真相,都是天定,人力奈何不得。难怪人类敬天爱天,认天做父,感恩则俯首拜天,呼痛则仰面喊天。比天父更伟大更玄秘的是道,是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我们能不敬爱它吗?臣民相信国君了不起,敬君畏君,认君做主,甚至不惜为君捐躯。比君主更高贵更真实的是道,是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我们能不敬畏它吗?
     
       人不过是万物当中的一分子,死后只是换一种形式存在于万物当中。面对生死,应该学会更从容。
     
       生死一体
     
       这是一个儿子与父亲的对话。
     
       儿子问父亲:“爸爸,我是谁?那个在我里面的是什么?我试了又试,我静心又静心,但我还是找不到它。”
     
       这个儿子还是一个小孩,但是他提了一个非常非常难的问题。如果是别人问这个问题,父亲很容易就能回答,但是怎么才能帮助一个孩子理解呢?他在问一个最大的难题。
     
       父亲不得不设计一个方法。他说:“你到那边去,从那棵树上摘一个果子来,”
     
       儿子跑过去,从那棵树上摘下一个小果子。
     
       父亲说:“现在你把它切开。你看它里面是什么?”
     
       孩子说:“很多很多小种子。”
     
       父亲说:“现在你选一粒种子,把它切开。现在你看它里面是什么?”
     
       孩子说:“什么也没有。”
     
       父亲说:“这棵大树就是从那个没有里面长出来的。在种子的中心有‘没有’。你切开它——里面什么也没有,而从那个“没有”里面长出这棵大树。你也一样,我的儿子。”
     
       男孩开始冥想他的无,他变得非常宁静。他沉思,他享受这个无,他深深地感觉它。但是后来又出现一个问题。几天以后,他又来找父亲,他说:“我能感觉到了,但是事情仍然不很清楚,它们很模糊,好像每样东西都包着一层雾似的。我可以看到每样东西都是从无里面诞生的,但是无怎么和物混在一起呢?又怎么和无混在一起呢?存在怎么和不存在混在一起呢?它们是矛盾的。”
     
       父亲再次陷入困境——每当孩子提问题的时候,总是很难回答他们。父亲说:“你去拿一杯水来。”男孩拿来一杯水。然后父亲说:“现在你去拿一点糖来。”他拿来糖,然后父亲说:“把它们倒在一起。”
     
       糖在水里融化了,父亲说:“现在,你能把糖和水分开吗?”
     
       男孩说:“不可能。我甚至看不出糖跑到哪儿去了。”
     
       父亲说:“你试试看。”
     
       男孩往水里看,但是他看不到任何糖;它已经融化了,它已经变成水了。
     
       然后父亲说:“你尝一尝。”男孩尝了一口,它是甜的。
     
       父亲说:“看,就像这样。你也许不能决定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它们彼此交敲,就像水和糖一样。你可以尝一尝,然后你就能知道水里面有糖。你也许不能马上区分它们。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能够区分它们,因为它们不是分离的。”
     
       实际上水和糖可以分开,这里只是帮助小孩理解的手段。它们不是分离的?它们永远在一起。事实上,说它们在一起也不对,“一起”这个词就包含“二”的概念。它们不是两个,它们是一个。
     
       你从哪里来?你曾经思考过这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吗?你从哪里来?无,你到哪里去?无,从无到无……就在两个无之间出现有。存在之河流淌在无的两岸之间。有是美丽的,而无也是美丽的。生命是好的,而死亡也是好的——因为没有死亡,生命就无法存在。一般情况下,你认为死亡是反对生命的,因为它毁灭生命。不,你错了。死亡同生命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没有死亡,生命连一刻也不能存在。它支持它。它是它的基础。因为你可以死,所以你可以生。
     
       六
     
       【原文】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①,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蓋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②,不知就后;若化为物③,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④,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⑤,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⑥,乃入于寥天一。”
     
       【注释】
     
       ①孟孙才:人名,复姓孟孙。②就:趋近,追求。③若化:即顺应自然变化。④骇形:人死之后形体必有惊人的改变。⑤造:达到。适:快意。⑥安排:安于自然的推移。去化:忘却死亡的变化。
     
       【译文】
     
       颜回问孔子,说:“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时却一滴眼泪都不掉,心里不觉得悲伤,居丧期间也不哀痛。他没有流泪、悲伤、哀痛这三种表现,可是他却以善于居丧的声名享誉整个鲁国。难道真会有无其实而浪得虚名的情况吗?这件事让我实在觉得奇怪。”
     
       孔子说:“孟孙才做得很好了,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对治丧的理解,因为不能太简化才不得不如此,但他确实有所从简了。孟孙才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出生,也不知道人为什么会死去;不知道是活着好,还是死亡好,无法做出选择;他顺应自然的变化而成为他应该变成的物类,以期待那些自己所不知晓的变化!况且如今将要变化,又怎么知道不会发生变化呢?现在尚未变化,又怎么知道已经发生变化了呢?只有我和你,恐怕还没从人生的大梦中清醒过来吧!孟孙才认为那些死去了的人虽然身体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却无损于他的内心精神,犹如精神的寓所朝夕改变却并不是精神的真正死亡。孟孙才是个真正已经觉悟的人,人们哭他也跟着哭,这就是他如居丧时不悲伤、不流泪、不哀痛的原因。人们只是在相互交谈中自己把自己称为“我”,又怎么知道我所称述的我一定就是我呢?况且你梦中变成一只鸟,便飞到天上去,你梦中变成一条鱼,便潜人深水之中。不知道现在说话的人是在做梦还是已经清醒过来了呢?心情愉快却笑不出来,真的笑出声来却不是刻意的表现,听任自然的变化,忘却生死变化的优愁,达到空寂天道同一的境界。”
     
       【品读庄子】
     
       珍爱生命
     
       庄子在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中,既不提倡悦生恶死,也不赞成悦死恶生,而主张“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始终持守着自然的中道。
     
       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但是长生不死是绝难企及的非分追求。庄子虽不赞成长生不死,却也主张珍惜生命、爱惜精神,强调通过全性保真的途径,以尽人之天年。
     
       庄子对于生死的这种理性认识有助于现代人清醒地认识生与死的本质,充分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并积极采取措施让自己活得更久一些,更有意义一些。同时,有助于现代人加强对死亡价值的认识,从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摆脱对死的情感纠葛,消除贪生恶死的错误倾向,坦然地迎接死亡的来临。
     
       差点被吃掉的幸运儿
     
       有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大吼一声就扑了上来。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到了悬崖边上。
     
       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还不如跳下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他纵身跳下悬崖,非常幸运地卡在一棵树上,那是长在断崖边的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正在庆幸的时候,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巨大的吼声,往崖底望去,原来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看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但转念一想:“狮子与老虎是相同的猛兽,被什么吃掉,都是一样的。”当他一放下心,又听见了一阵声音,仔细一看,一黑一白的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他先是一阵惊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好。”
     
       情绪平静下来后,他感到肚子有点饿,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觉得这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他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杈休息,想着:“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他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睡醒之后,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狮子也不见了。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终于脱离险境。
     
       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终于大吼一声,跳下悬崖。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地逃走了。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展开激烈的打斗,双双负伤逃走了。
     
       由我们诞生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用力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狮子的口中。
     
       七
     
       【原文】
     
       意而子见许由①。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②。”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③,而劓汝以是非矣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塗乎?”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⑤。”
     
       许由曰:“不然。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⑥。”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⑦,皆在炉捶之间耳⑧。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许由曰:“噫!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吾师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注释】
     
       ①意而子:应拟的人名。②躬服:亲身实践,身体力行。③黥(qíng):古代刑法,在脸上纹字。④劓(yì):古代刑法,割去受刑人的鼻子。⑤藩:篱笆,这里喻指受到一定约束的境域。⑥瞽(gǔ):瞎眼。“盲”指有眼无珠,“瞽”指眼瞎而无视力。黼黻(fǔ fú):礼服上绣的花纹。⑦亡:丢失,忘却。⑧炉捶:冶炼锻打,这里喻指得到“道”的熏陶而回归本真。
     
       【译文】
     
       意而子拜访许由。许由说:“尧把什么东西给予了你?”意而子说:“尧对我说:‘你一定得亲身实践仁义并明白无误地阐明是非。’”许由说:“你怎么还要来我这里呢?尧已经用‘仁义’在你的额上刻下了印记,又用‘是非’割下了你的鼻子,你将凭借什么游处于逍遥放荡、纵任不拘、辗转变化的道途呢?”意而子说:“虽然这样,我还是希望能游处于如此的境域。”
     
       许由说:“不对。有眼无珠的盲人没法跟他观赏姣好的眉目和容颜,瞎子没法跟他赏鉴礼服上各种不同颜色的花纹。”意而子说:“无庄不再打扮,忘掉自己的美丽,据梁不再逞强,忘掉自己的勇力,黄帝闻‘道’之后忘掉自己的智慧,他们都因为经过了‘道’的冶炼和锻打。怎么知道那造物者不会养息我受黥刑的伤痕和补全我受劓刑所残缺的鼻子,使我得以保全托载精神的身躯而跟随先生呢?”
     
       许由说:“唉!这是无法预测的。我先给你说个大概情形吧。至上的道是我伟大的宗师啊!我伟大的宗师啊!把万物碎成粉末不是为了某种道义,润泽千秋万代却不认为是仁爱,比上古还早却不认为老,包涵上天、支撑大地,雕创众物也不认为是一种技巧。这就是我们想畅游的境界啊。”
     
       【品读庄子】
     
       从自然出发
     
       本章,庄子从自然立场出发,断定天底下本不存在绝对的是,绝对的非。
     
       文中“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意而子回:‘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别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正所谓,人性在自然,道在人心中。
     
       强以仁义是非绳墨天下,反而会伤害人的纯正本性。许多人在片面听取一些信息后,就会对信息内的事情深信不疑,还会把这套观点拿出来衡量类似事件。当然,现今社会,知识信息快速传递,倒不会导致某种错误观念一错到底。
     
       怎样成为智者?
     
       有一学富五车的聪明书生去禅院向和尚学习佛法,和尚尽其所能讲解佛法,并让书生任意阅读佛经。
     
       已近半月,这位自恃聪明的书生仍未能参悟佛法一二,总觉得与自己已有的思想格格不人,他以为是和尚不愿教他,有所隐藏,于是便去质问和尚。
     
       和尚笑着请他坐下,说:“书生莫急,先饮杯茶。”
     
       于是和尚帮书生斟茶,直到茶杯水满溢出,和尚仍是在斟,似若未知。
     
       书生急道:“禅师,茶满了,满了。”
     
       和尚捋须微笑道:“对呀,你已将你的大脑装满学间,已先入为主,又岂能容下佛法,又岂能参悟佛法呢?”书生听罢,豁然开悟,心灵一片明镜,顿悟无上佛法。
     
       故事中,禅师斟茶满溢的简单举动让书生的心结洞然呈现。这个故事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是至理。我们对人对事应抛开先前思想及成见,以客观、谦虚的态度对待。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或判断某人或某事的对或错,惟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明察秋毫的智者。
     
       八
     
       【原文】
     
       颜回曰:“回益矣①。”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②。”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③。”
     
       仲尼蹴然曰④:“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⑤,黜聪明⑥,离形去知⑦,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⑧,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注释】
     
       ①益:多,增加,进步。②从整段文意推测,“仁义”当与后面的“礼乐”互换,忘掉“礼乐”进一步才可能是忘掉“仁义”,但译文仍从旧述。③坐忘:端坐静心而物我两忘。④蹴(cù)然:惊奇不安的样子。⑤堕:毁废。⑥黜:退除。⑦去:抛弃。⑧天常:不执滞于常理。
     
       【译文】
     
       颜回说:“学生我进步了。”
     
       孔子问道:“你指的进步是什么?”
     
       颜回说:“我已经忘掉仁义了。”
     
       孔子说:“很好,不过还不够。”
     
       过了些日子,颜回又一次去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
     
       孔子问:“你的进步指的是什么?”
     
       颜回说:’‘我忘掉礼乐了。”
     
       孔子说:“不错,不过还是不够。”
     
       又过了几天,颜回再次去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
     
       孔子向:“你的进步指的是什么?”
     
       颜回说:“我可以‘坐忘’了”。
     
       孔子惊奇地皱着眉头,问:“‘坐忘’是什么?”
     
       颜回答道:“忘掉了四肢和身体,忘掉了听和看,离开了形体,去掉了思虑,与通达万物的大道一致了。这就叫‘坐忘’。”
     
       孔子说:“与‘大道’相和同,就没有什么爱好的了;随着‘大道’变化,就没有什么永恒的了。你不愧是个贤人啊!我孔丘也要请你当我的老师了。”
     
       【品读庄子】
     
       “坐忘”说
     
       所谓“坐忘”要忘却形体,忘却心智,使心中空明,万象生灭,任他来去。有的人把“坐忘”叫做“坐禅”、“静坐”。
     
       像我们这些凡人,没有天生的慧根,没有高远的志向,要达到静坐得禅的境界恐怕很难。有时静坐,会渐渐进入发呆的状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崩坏的教授
宋朝乡下人的进城生活
远去的藏獒
名侦探学园
天鹏纵横
孽恋
若星汉天空
我是你的朱丽叶
庆余年
古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