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曼陀罗】0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无情说法
     
       朋友请我吃饭,餐桌上有一道菜是生炒苦瓜,一道是糖醋豆腐,一道是辣椒炒干丝。我看了桌上的菜不禁莞尔,说:“今天酸甜苦辣都齐了。”朋友仔细看看桌上的菜,不禁拍案大笑。
     
       这使我想到,即使是植物,都各有各的特性:甘蔗是头尾皆甜,柠檬则里外是酸,苦瓜是连根都苦,辣椒则中边全辣,它们这种特性,经过长时间的藏放也不失去,即使将它碎为微尘粉末,其性不改。还有一些做药材的植物,不管制成汤、膏、丸、散,或经长久的熬煮,特质也不散灭。
     
       我们生活中的心酸、甜蜜、苦痛、辛辣种种滋味,不亦如植物的特性吗?一旦我们品尝过了,似乎就永不失去。在我们的生命情境中,有很多时候,是酸甜苦辣同时放在一桌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挑甜的吃,偶尔吃点苦的、辣的、酸的,有助于我们品味人生。
     
       在酸甜苦辣的生命经验更深刻之处,有没有更真实的本质呢?
     
       若说柠檬以酸为本性,辣椒以辣为本性,甘蔗以甜为本性,苦瓜以苦为本性,那么人的本性又是什么呢?
     
       我们常说“这个人本性不良”,或“那个人本性善良”,可是,我们常看到素性不良的人改邪归正,又常见到公认本性良善的人却堕落了。这种本性似乎是“可转”、“能改变”的,因此我们语言上所说的“本性”,事实上只是一种“熏习”,是习气的长期熏染而表现在外的,并不是最深刻的自我。
     
       习气,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偏执,正如嗜吃辣椒与柠檬的人,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但人生的一切烦恼正是由这种偏执而产生,偏执是可矫正的,矫正的方法就是中道,例如柠檬虽是至酸之物,若与甘蔗汁中和,就变成非常的可口。去除习气只有利用中和的方法,人最大的习气不外乎是贪、嗔、痴,贪应该以“戒”来中和,嗔应该以“定”来中和,痴应该以“慧”来中和。一个人时时能中和自己的习气,就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不至于被习气所左右。
     
       在我们的人生经验里,有时会遇见一些特别贪吝、嗔恚、愚痴的人,为什么他们会特别有这样的习气呢?
     
       我国有一个有名的民间传说,相传汉朝有一位姓孟的女子,幼读儒书,长大学佛,普遍得到乡里的敬爱,年老以后被称为“孟婆”。她死后成为幽冥之神,建了一座“饫忘台”,在阴阳之界投胎必经之路。孟婆取甘、苦、酸、辛、咸五味做成一种似酒非酒的汤,称为“孟婆汤”,投胎的人喝了这种汤就完全忘记前世,然后走入今生甘苦酸辛咸的旅程。
     
       传说每一个魂魄入胎之前,各种滋味都要尝一点才能投胎,这是为什么人人都要在一生遍尝五味的缘由。传说又说,有的人甜汤喝多了,日子就过得好些;有的人苦汁喝得多,这一生就惨兮兮。
     
       “孟婆汤”的传说虽是无稽之谈,但非常有趣,至少启示我们:既然投生为人,就不可能全是甜头,生命里是有各种滋味的。我有时候想,“孟婆汤”是不是取了甘蔗、苦瓜、柠檬、辣椒、盐巴做成的呢?
     
       值得欣慰的是,生活固有五味,但人只要挺起胸膛的生活着,甘苦酸辛咸总会过去,而这些折磨只是情感的激荡与波动,不会毁灭一个人真实的本质。对于能勇敢承担生命的人,甘苦酸辛咸只是生命的洗礼,在通过这种清洗时,只要保有觉悟与智慧的心,就会洗出我们更明净的自我。
     
       吃着桌上几盘气味强烈的菜,使我想到甘蔗、柠檬、苦瓜、辣椒在做着一场“无情说法”,有时甚至让我迷惑,这些植物是不是人间的苦乐辛酸所感生的呢?
     
       “无情说法”这四个字多么有味,它说明了我们所遭遇世间的一切因缘,时时处处都在说法,有情无情对我们都有智慧的启发,正如我们见到一朵花的凋谢与一位美女的老去,都得到启示一样。
     
       “无情说法”在禅宗是十分有名的公案,有一次洞山良价去请教云岩昙成禅师,他问道:
     
       “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
     
       (无情事物说法的时候,什么人听得到?)
     
       云岩说:“无情说法,无情得闻。”
     
       (无情事物说法,无情事物听得到。)
     
       师曰:“和尚闻否?”
     
       (和尚听得到吗?)
     
       云岩说:“我若闻,汝即不得闻吾说法也。”
     
       (我如果听得到,你就听不见我说法了。)
     
       师曰:“若恁么即良价不闻和尚说法?”
     
       (为什么说我听不见你说法呢?)
     
       云岩说:“吾说法,汝尚不闻,何况无情说法也。”
     
       (我说法,你都听不见了,何况是无情事物对你说法呢!)
     
       洞山良价听了十分惭愧,就问“无情说法”出自哪一部经,云岩禅师告诉他出自《阿弥陀经》,经上说“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洞山随即开悟,写了一首偈: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方可知。
     
       (真是奇妙的事呀!无情说法多么不可思议!如果要用耳朵去听就听不见声音,要用眼睛才听得见声音呀!)这个公案告诉我们,无情事物不是用声音来说法,而是用沉默来说法,并不是说无情事物本身有法,而是身心清净、善于观察思维的人,就能见到无情中自有法的启示,对于无情界的说法,不是以耳朵去谛听,而是要“眼处闻声”!
     
       关于“无情说法”,还有一个更早的公案,是牛头慧忠禅师解答弟子
     
       的请示:僧问:“阿那个是佛心?”师曰:“墙壁瓦砾是。”问:“无情既有心性,还解说法否?”师曰:“他炽然常说,无有间歇。”问:“某甲为什么不闻?”师曰:“汝自不闻。”问:“谁人得闻?”师曰:“诸佛得闻。”问:“众生应无分邪?”师曰:“我为众生说,不为圣人说。”问:“某甲聋瞽,不闻无情说法,师应合闻?”师曰:“我亦不闻。”问:“师既不闻,争知无情解说?”师曰:“我若得闻,即齐诸佛,汝即不闻我所说法。”问:“众生毕竟若闻否?”师曰:“众生若闻,即非众生。”
     
       问:“无情说法,有无典据?”
     
       师曰:“不见‘华严’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众生是有情乎?”
     
       问:“师但说无情有佛性,有情复若为?”
     
       师曰:“无情尚尔,况有情耶!”
     
       好一个“无情尚尔,况有情耶”!在禅师的眼中,山河大地是如来,有情无情是法身,无情事物都有佛性,何况是有情的众生呢?我们虽不能如禅师澈见无情的面貌,但如果我们的心足够细致,在一切事物中都能有所启发,有所觉悟,张开智慧之眼,仿佛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像我们看到甘蔗、柠檬、苦瓜、辣椒等无情的植物,使我们知道了既然生而为人,走在酸、甜、苦、辣的不可规避之路,就应该在种种滋味中学习超越乃至清净的智慧,学习如何破除偏执开启更广大的自我。如果在辛酸时就被辛酸埋没,与一粒柠檬何异?如果在甜蜜时就被甜蜜沉溺,和一株甘蔗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若不能在人生中学习超越,就会被眼耳鼻舌身意所驱使,永远在色声香味触法中流转,然后,就在生死大海中流浪沉浮不已,无法走上解脱的道路。
     
       为了拯救众生而不惜百死千生、万劫辗转的菩萨们,他们重入生死的动机其实简单,正是『慈眼』;他们倒驾慈航的期待也简单,就是令众生『欢喜』。
     
       慈眼欢喜
     
       我喜欢弘一大师的字,常觉得他的书法脱离了“书”与“法”的范围,洗去了人间的匠气与烟火气,有一种天真纯朴的气息,是人格与生命的展现。
     
       弘一大师的朋友叶绍钧说他的字是“蕴藉有味”,“就全幅看,许多字是互相亲和的,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画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移动一丝一毫不得。”真是说得好。除此之外,我觉得他的字有干净清雅的气质,就恍若他所重振的南山律宗一样。
     
       我尤其喜欢他写的一副对联,右联写:“慈眼”,左联写“欢喜”,下面有小字,各有《华严经》数语:
     
       “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
     
       “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又偈云,我常随顺众生。”
     
       那“慈眼”两字十分温柔,“欢喜”两字又是非常喜乐,意在笔内境在墨外,让人看了都温柔喜乐起来。
     
       再深入地看,“慈眼”与“欢喜”不正是菩萨行的重心吗?《金刚经》里有非常动人的两句:“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若从菩萨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如来与菩萨善护念诸众生,善咐嘱诸众生。”这就是“慈眼”。有如父母亲含情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过去与现在善于护念,对未来则充满期望与叮咛。
     
       从前读到文殊师利菩萨十种无尽甚深大愿,非常感动,里面有两愿格外令人深思:
     
       “四者大愿,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者大愿,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菩萨的慈眼正是如此,超越了一切分别与执著,纵使那些对我特别坏的众生,我都愿他与我有缘而发起菩提之心,坏的尚且如此,好的更不必说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如是说:“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足以说明菩萨的慈眼不是站在山头的俯视,而是平等的关怀与对待,超越了人我的见解。
     
       光是慈眼还是不够的,还要拔苦与乐,令众生都能欢喜,《普贤行愿品》的一段美得像诗一般: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
     
       于贫穷者,令其伏藏。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
     
       菩萨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
     
       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弘一大师所写的“欢喜”就是典出于此,甚至于“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每次读佛菩萨所发的愿,常令我动容落泪。为了拯救众生而不惜百死千生、万劫辗转的菩萨们,他们重入生死的动机其实简单,正是“慈眼”;他们倒驾慈航的期待也简单,就是令众生“欢喜”。世间或美丽、或哀愁、或明澈、或流转的眼波固然动人,都不如菩萨的慈眼。世间能令我们欢喜的事物固然很多,却都不如能令众生欢喜。世间最美丽的眼睛有如黑夜闪烁的明星;菩萨的慈眼则像日月照耀空中,而不住于空。世界最细腻的欢喜有如含着雨露的玫瑰;菩萨使众生欢喜就像清净的莲花出水,而不着于水。
     
       如果能理解菩萨的悲心与愿心,就会发现在每一朵飘过空中的云彩、每一滴落在山中的雨珠、每一株开在小径的野花、每一棵在野风中摇动的小草,乃至每一条流逝的江河、每一片萎落的花瓣、每一声黑夜中传来的呼声,都可以看到菩萨的慈眼和欢喜。
     
       因为慈眼无所不在,所以欢喜无所不在。因为众生无所不在,所以菩萨无所不在。《小品般若经》说得多么好:“色无边故菩萨亦无边,受想行识无边故菩萨亦无边。”“色无量故般若波罗蜜无量,受想行识无量故般若波罗蜜无量;缘无边故般若波罗蜜无边,众生无边故般若波罗蜜无边。”
     
       回到自己的居处
     
       看到佛陀对弟子的精彩教化,使我们知道要自性清净,必须从六根清净入手,用禅师的话说就是『在六根门头,寻得解脱』,那等于回到自己的自性居处一样。
     
       把蛇、鳄鱼、鸟、狗、狐狸、猴子分别用绳子绑起来,然后把绳子连结在一起,放它们逃生。
     
       这时候,六种动物一定都按照习性想逃回自己的居处。蛇要回到洞里、鳄鱼要回到河里、鸟要飞入空中、狗要回去村落、狐狸欲奔回原野、猴子想回去森林的树上,因此它们彼此争斗,最后被力气最大的一只动物拖着前进。
     
       这是佛经的譬喻,人也像这样,被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根本欲望牵着前进,哪一种欲望最强烈,我们就被那种欲望支配。在欲望的焚烧中,就会使我们有无边的痛苦,正如动物们找不到它们的归宿。
     
       我们有幸生而为人,又是六根健全,就应该擅自珍惜,好眼睛要用来见光明、好耳朵要观世音、好鼻子要闻自性芳香、好舌头要开演妙法、好身体要实践利他、好头脑要有正念……然后慢慢回归心田,止息六欲的追求,不再被欲望支配,这时,才算回到自己安居的所在。
     
       在《楞严经》里,有一次佛陀随手取了一条手帕,打成一个结,然后问弟子说:“这叫什么名字?”阿难和众弟子同声说:“这叫做‘结’。”
     
       接着,佛陀依次在手帕上打了六个结,按次第每打一结都问:“这叫做什么名字?”阿难和众弟子说:“这也叫做‘结’。”
     
       佛陀就告诉弟子,这六个结是依次结成,因此第一个结和第六个结都不一样,虽然都是结,但应该把第一个打成的叫“第一个结”,依次类举,第六个打成的就叫“第六个结”。这是“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这样,本是同一性质,却有不同的名字,这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佛陀问弟子说:“如果认为六个结是多余的,只想进入本质,如何才能做到呢?”
     
       阿难说:“如果把所有的结解开,结既然不生,就没有了彼此,一个结的名称都没有,何况是六个呢?”
     
       佛陀说:“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这一段,佛陀说明了世间的事物都是妄心的发动,就像眼睛疲劳时在眼前舞动的狂花一样。
     
       最后,佛陀甩动手里的手帕,问说:“我现在左右拉动手帕,都不能解开这些结,到底要怎样才能解开呢?”
     
       阿难说:“要想解开这些结,应该从结心着手。”
     
       佛陀说:“对的,如果要除掉这些结,应该从结心开始……阿难!这就像我们要解脱六根,应该从六根的结来解,根结如果除去了,尘相妄想自然消灭,到这时就只留下自性的真实了。我再问你,这条手帕的六个结,可不可能同时解开呢?”
     
       阿难说:“不行的,因为结是次第打成,应该依照次第打开才行。”
     
       佛陀说:“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要想解脱六根,也是一样的道理,六根的生理活动能得到解脱,就能得到人空无我的境界,到空性圆明自在,就得到法的解脱,法既然解脱无缚,连空的境界也不生起,这就是菩萨从三昧正定,安住于不生不灭的实相里了。)
     
       看到佛陀对弟子的精彩教化,使我们知道要自性清净,必须从六根清净入手,用禅师的话说就是“在六根门头,寻得解脱”,那等于回到自己的自性居处一样。
     
       可叹息的是,我们通常只看到打成的结,却忘记了手帕乃是结的本质了。
     
       每天清晨起来问自己:『你是人吗?』答案是:『是!』多么肯定而值得欢欣。这一声肯定的『是』,就足以令我们生起敬信之心,进入菩提了。
     
       你是人吗?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戒。
     
       我听到这种说法时非常感动,在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只有人才可以出家受戒,可见人是多么尊贵而值得赞叹和珍惜。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虽然以菩萨行化现于六道中,但最后他在人中成佛,有极深刻的象征意义。他启示我们,人在众生里犹如水面开出的白莲花那么尊贵,唯有人才能从苦难中觉悟,走向菩提的大道。
     
       在佛教里有一种修行方法,是每天清晨醒来先做四种观想:一、人身难得;二、生死无常;三、因果是真;四、轮回是苦。如果日日以此观想作为清晨的恒课则可以起信、立愿、力行,坚固不退的道心。
     
       在许许多多的佛经里,佛陀都一再对弟子说“人身难得”四个字,佛说人生有九种难事:“正法难闻,良师难遇,人身难得,诸根难具,正见难生,信心难发,合会难俱,自在难逢。”
     
       人身到底有多难得呢?
     
       有一次佛陀和弟子在一起散步,抓起地上的一把土说:“众生如大地土,得人身如我手中土。”当今世界人口膨胀,使人感受许多压力,但其数量比起畜生来仍是微乎其微,如果与无形的众生比起来就更渺小了,佛陀的这个譬喻一点也不夸张。说到得人身之难,佛陀在《法句譬喻经》里曾说了“盲龟浮木”的譬喻,他说在海面有一块挖了圆洞的木头,海底有一只瞎眼的乌龟,这只盲龟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那么它的头伸进木头里的几率是非常非常小了,但佛告诉我们:“得到人身,比盲龟浮木还要更难!”
     
       想起来不免汗毛竖立,还好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人身,真应该好好珍惜。经上常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人身难得,如优昙花。”无非是在强调作为人的殊胜与不易,《大智度论》里甚至说:“一切宝中,人命第一。”得到人的身体是最伟大的珍宝,如是信解,就让我们不敢令光阴空过。
     
       人所以比其他众生尊贵,甚至比天上的神仙尊贵,乃在于人可以觉悟、守戒、修行、走上清净的菩提之路,如果一个人到这世界上一点也不知道觉悟就死去,就有如从未开放的玫瑰就枯萎了一样,可惜了这副“道器”。
     
       这正是为什么出家、受戒之前要问“你是人吗?”的缘故。为什么一定要这样问呢?传说佛陀时代,曾有一条龙很慕羡出家人,就化身为人请求出家,但龙的习气是贪睡,可是睡觉时又不能保持住人身,使它异常痛苦。它和一个僧人同住一舍,有一天,趁同房的人出去托钵化缘,这条龙就躺在床上大睡起来,等同房的人回来一开门,看到一条大龙睡在铺上,他使劲把门关上大叫:“有大蛇!”寺院的人都跑来了,打开房门,除了那位龙比丘外,什么也没看见。看到龙的比丘则坚持他刚刚真的看见一条大蛇。
     
       最后,大家一起去请教佛陀,那位化身比丘只好承认自己是条龙。为了寺院的规矩,佛便订立一个规则:凡是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时,必须问道:“你是人吗?”
     
       天人多好欲染,并且福报太好,难以发心求菩提;阿修罗欲望强盛、嗔恚心大,不能守戒律;畜生受役于人,并且贪痴淫欲,没有机会求道;地狱、饿鬼的众生更不必说了,受苦无间断,哪有机会修行呢?
     
       人虽然诞生在五欲尘劳的世界,欲望苦染交煎,但也因为如此使我们生起超越之心,这就值得珍惜与感恩。因此,每天清晨起来问自己:“你是人吗?”答案是:“是!”多么肯定而值得欢欣。这一声肯定的“是”,就足以令我们生起敬信之心,进入菩提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拂尘
战国策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阴阳师
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
名家短篇小说集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秘密[东野圭吾]
警察与赞美诗
危险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