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第43页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济崩溃的壮举,下令烧掉了郑和积累起来的所有航海资料,等等。
        在大明王朝,当然也有能够活得舒坦自在、有滋有味的人,比如魏忠贤和他的一大帮
        同行,严嵩及其前前后后的众多同志,锦衣卫和东厂的大小特务,都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日
        里精气神儿十足。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一个朝代仿佛是专门为小人设计的话,那大约就
        是明朝了。
        这样的阅读经验,实在让人无法愉悦,至少令我长时间地郁闷并困惑不已。在众多堂
        皇著作中,我无法找到答案。那些赞美明太祖、明成祖雄才大略之类的词语,其功效则是
        让人完全无法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肚肠,而更加如坠五里雾中。
        在一次阅读明清笔记时,一则小故事使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就是在《帝国政界往
        事——大明王朝纪事》一开篇的引子中所引用的关于朱元璋的两幅画像的故事——如实画
        出皇帝相貌的画家全部被杀死;凭空创作出来的一位慈眉善目、“威而不怒”的老人,成了
        皇帝的标准像,画家不但保住了性命,还受到了奖赏……在世界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不
        少喜欢阿谀逢迎的权贵,但以如此残暴的手段公然奖励无耻、并且以此强力塑造一个民族
        集体性格的帝王,应该说还真不是特别多。
        这个常常被人忽略的小故事,使我豁然开朗:事实上,明王朝的帝王们,就是在用这
        种精神,来治理我们那个庞大国家的。它对这个民族心灵的伤害,称得上创巨痛深,至今
        依然清晰可见。而作为理由之一,似乎也可以说:六百年来,对于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时
        代,应该说是大明王朝,而不是离今天更近的大清朝。举凡废除宰相制度、建立内阁制,
        以八股与经义取士,建立锦衣卫与东厂等特务机关,均可作如是观。
        恰恰在同一个时代,当中国人民的头脑与心灵被强力禁锢住的时候,一道电光撕开了
        中世纪黑沉沉的天空——欧洲,在此时,开始了文艺复兴。一个功能强大的发动机启动了。
        在后来的世代里,这架发动机高速运转,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智慧与心灵。就这样,中国,
        这个曾经生机勃勃、长期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注定要经受漫长的耻
        辱与受人鄙视。
        这就是我写作《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时的大体心路历程。
        关于《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的对谈
        刘苏里 李亚平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出版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好评,作者和
        刘苏里先生就本书进行了一次对话,涉及到创作动机、史事评价等多方面的话题,现整理
        刊载如下:
        一、关于本书的创作
        刘苏里(以下简称“刘”):《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应该算是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续篇或者姊妹篇,上市后卖得那么好,
        是我没想到的。一般说来,两本书出版间隔那么短的时间,第二本很难卖好。读者那么捧
        场,你能否向他(她)们透露点儿内情?
        李亚平(以下简称“李”):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内情。一位网友说,“大明
        王朝纪事”上市时,比“大宋实录”低调了许多。据我所知,出版社也没有做过特别的推
        广与宣传。一定要说有什么内情的话,我想秘密应该在读者朋友们那里。
        比如:“大宋实录”出版后,我大约收到了近千封读者来信。在这些来信
        中,有两个倾向特别值得注意:
        一个是许多朋友使用了“感谢”这个词,大意说是感谢作者写了一本让
        他们喜欢读的历史书。这令我有些诧异且难为情。本来,读者喜欢我的书,是我的光荣,
        应该是我感谢读者朋友的错爱才对;他们是真金白银地花了钱来购买书的。由此可知,中
        国的读者很厚道,买了一本不是假冒伪劣的东西便心存感激,写书与出书的人实在是应该
        戒慎戒惧才好;
        另一个则与上面的情形有些关联。许多读者都在来信中谈到了对我们历
        史教科书的——怎么说呢?如果不是厌恶的话,至少可以说是反感的情绪。作为一个也算
        是读书人的我,也的确很难喜欢上那些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大体上是在图解概
        念的历史书籍。在潘家园旧书摊上,你会发现被一两块钱人民币甩卖的图书里,这种书占
        的比例特别大。我相信,没人愿意阅读那种教师爷式的书籍。我愿意努力贴近读者喜欢的
        真实鲜活的历史写作。
        刘:此篇文本应该说有新的突破,像是走出了黄仁宇、吴思的“阴影”,
        我想读者也很想知道,你在构思本篇的时候,文本上有些什么考虑?
        李:我想我很难走出黄仁宇和吴思的“阴影”了。我可能会在未来很长
        时间的写作中向他们靠拢——靠拢黄仁宇深厚的历史学养,靠拢吴思对历史深刻的洞察力。
        我实在喜欢他们写的东西,自愿留在他们的“阴影”里。如果能够被视为他们的同道,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