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第10页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我们知道,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治国之道,今天人们不停谈到
        的“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则早就是我国历朝历代国家治理中的重中之重。
        至于“无农不稳”、“有粮不慌”之类当代治国智慧,根本就是普通的生活常识。在正常人的
        知识范围内,不按常识办事,大体只有两种可能,不是弱智,就是变态。朱元璋在上述问
        题上均曾经做出过极其富有创意的发挥。这些发挥,许多都称得上前无古人。其别出心裁
        之处,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朱元璋对于农民给予深切同情与关爱的事例极多,显示出此人对于解决当时的“三农”
        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帝国建立之初的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五年,免征各地农民赋税的文
        告与诏令称得上连篇累牍。与此相关联,在各种场合的谈话、文告、诏令和对子孙教育中,
        朱元璋也曾无数次地表现了缓解农民疾苦的努力。由此判断,很难得出此人在这个问题上
        不真诚的结论。
        此外,朱元璋制定的徭役制度相当先进,其核心,大体上是根据家财田产的多寡确定
        承担劳役的多少———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甚至不出。颇有些当代税收累进制的味道。致
        使今天还有学者盛赞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公平世道。
        如果说帝国之初实行的计丁授田、移民屯垦、奖励生产、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之类在
        其他朝代也曾经实行过的话,朱元璋则把自己指导下的乡村建设推到了极致,在某种时刻,
        会令人油然想起那遥远世代的梦想,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
        来的田园诗般优美的理想画卷。
        作为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肯定相当透彻地了解,对于农民来说,官吏们的欺压鱼
        肉有多么可怕、多么如狼似虎。如果说在过去的岁月里,农民朱元璋曾经亲身领受过各级
        官吏的厉害的话,那么如今作为拥有四海的天子,他应该更加透彻地知道,只有农村安静,
        整个国家才会祥和。任何与农民过不去的举动,都可以看作是与他———朱家天子和朱家
        天下过不去。
        可能就是基于此种认识,朱元璋才制定了那个著名的严禁官吏下乡、允许捉拿扰民官
        吏的政策。
        这条世界历史上都很罕见的政策,确曾在当时得到过相当坚决的贯彻执行。
        在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诰续编》“民拿下乡官吏第十八”中,朱元璋还向全国通报表
        彰了“如诰擒恶受赏”的常熟县农民陈寿六。
        江苏省常熟县的这位农民,率领自己的弟弟与外甥 3 人,捆绑了“害民甚众”的县吏顾
        英,到首都告御状。结果,受到皇帝大张旗鼓的支持。朱元璋嘉奖他能干,赏了他钞票 20
        锭,大约相当于今天的 1 万多元人民币,3 个人各赏两件衣服,免除他“杂泛差役三年”,并
        通报全国予以嘉奖。
        在这篇旷世罕见的奇文中,朱元璋严厉警告说:若有敢于无事生非扰害陈寿六者,“族
        诛”———杀其全家;若有敢于捏造罪名诬陷陈寿六者,“族诛”———杀其全家。嗣后,陈
        寿六若有过失,只有皇帝朱元璋本人有权力审他。
        最后,朱元璋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其陈寿六其不伟哉。”———这陈寿六难道不是很
        了不起吗!
        有一次,山西和浙江两个州县的学政、教谕进京朝见。朱元璋问他们民间情形怎样?
        庄稼收成如何?这两个人是教育官员,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州县教委主任,在皇帝面前不敢
        信口开河,于是老老实实回答说:于民事所知不多。谁知,朱元璋拍案大怒,曰:哪有久
        居民间而不知民情世务的道理?立即下令将这两个倒霉蛋儿撤职,流放到了边疆。
        开国之初,各地官员时常奏报祥瑞,礼部请求颁布祥瑞奏报办法。这是典型的中国式
        马屁。朱元璋特别不以为然,他的反应是:“你们只谈祥瑞,不及灾异。殊不知灾异尤为重
        大。今后各地发生灾异,不论大小,地方官都要快马飞奏。”
        朱元璋对于天降灾异相当郑重其事。洪武元年,许多地方发生旱灾,并持续到了次年
        暮春时节。朱元璋诚惶诚恐,在父母亡灵面前祷告,说:绝不敢忘记父母当年吃草根树皮
        的苦难,愿与天下百姓共甘苦,率所有妻妾吃半个月草根粗米,以反省上天的谴责与惩罚,
        并为百姓祈福。
        洪武三年,即公元 1370 年,天下大旱。朱元璋率所有皇子,斋戒沐浴后,身穿素衣草
        鞋,步行到城外的岳渎坛,在烈日下曝晒三天。当晚,并不回宫,就地卧于草席之上而眠。
        第二天,再接着晒。届时,皇后率所有妃嫔下厨用野菜糙米制作斋戒之饮食。时值阳历 6
        月的南京。据说,此次皇帝截然不同于海滨度假沙滩上的曝晒,确实感动了上帝,五天后,
        便下了一场透雨。(八)
        九、除了在我国乡镇建设中所倾注的心血,透露着乖戾不祥气息的“引凭制度”,让我们知
        道什么才叫皇帝的心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