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讲易经-第7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5)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孔子六岁的时候,颜母就开始教他识字。到孔子九岁的时候,她就将他送到外公家里,他外公也是教书的。向他外公学什么呢?学礼、乐、书、数,数就是易,他九岁多就开始学《易经》了。为什么孔子说到五十岁才学《易经》呢?后面再讲。
     
        息陬村是孔子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这次我们也去了。孔子作春秋就是在那里作的。
     
        想到这位伟大的母亲,所以我要去颜母庄,去感受颜母祠。哎呀!颜母祠大铁锁锁着,我们从旁边的墙洞里钻进去,里面狼狈不堪,"文化大革命"中间打掉了。但是,我在那里感受这位母亲,感受相当不一样。第九讲我要专题讲颜母。
     
        关于孔子的三个问题
     
        我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我这次去曲阜采访前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被称为思想家,他到底想了些什么?孔子被称为教育家,他究竟教了些什么?孔子被称为政治家,他实际做了些什么?
     
        如果孔子没有做过什么事,算什么政治家?为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称为是政治家,只是思想家、哲学家?我提了这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首先从哪里寻根觅源呢?思想家,他的思想是从哪来的?《易经》是群经之首,孔子学没学《易经》?上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办公室,魏主任问我:"你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孔子的?"我就拿起我那本书《易经大传新解》,我说,这本书就是专门解读孔子为解读《易经》所做的《系辞传》的。
     
        孔子解读《易经》,在《论语》里面讲到了,他讲:"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有很多解读,特别是台湾的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很多,他有很详细的考证,这里我就不一一讲了。"五十",有人把"五"和"十"拆开,加我五年我就……加我十年我就又……还有一句"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假"和"加"是什么意思?通不通用?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孔子的思想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应该都源于《易经》。这不是我说的,是从各方面的考证得出的这么一个结论。《易经》是群经之首,从古至今,专家、学者都认可的。
     
        孔子管理理念三部曲
     
        我们再来看孔子管理理念发展三部曲,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启发性的东西?管钥匙是管家、管事、管库--管事物;管鞭子是管牛、管羊、管马--管动物;管规则是管人,是用策略、理念、思想。
     
        钥匙怎么开启锁?管钥匙是管物、管钱、管事、管人、管心这么一个层次,最难管的是人心。一个人能管物,不一定能管钱
     
        。你挑选人来管仓库还不是那么难,你要挑选一个人来管钱,那就比管物更重要。再一个,管事就比管钱更重要,管人又要比管事重要,要管人心那就更重要了,那就是钥匙。你的这把钥匙,能开哪一把锁?
     
        看看鞭子有哪些方法?鞭笞、鞭策、鞭影、扬鞭、甩鞭。"啪"、"啪"、"啪"……挥鞭子很有讲究。有什么讲究?
     
        第一种是鞭笞,拿起鞭子照着马的屁股就打,用鞭子抽马屁股,打得马遍体磷伤,但还不起作用,还是跑不动。
     
        第二种是鞭策,它不打马屁股,而是打一个穴位,马耳朵背后有一个穴位,鞭子上有一个球,一甩,"啪--",一下子打下去。不是打的那个地方痛,而是那个地方有一个穴,就像给我们注入一个东西给你提神,是激励。鞭子这么一甩,一下子打到它的兴奋点上,马的精神立马就来了,就看你打得准不准了。
     
        第三种,人与马达到某种默契了,鞭子甩响了,"啪--"这马不需要鞭子上身,就起到鞭策的作用,同样是精神来了。
     
        第四种,鞭子扬一下,意思是说:"伙计,加把劲吧。"马与主人已经心照不宣了。
     
        还有一种,看见鞭子的影子,马就来劲了,就感到是激励了,精神就来了。这就是不同的层次了。
     
        我们的管理,特别是管理一个企业,管理一个单位,管理一件事,你手上的这个鞭子怎么样甩?怎么样扬?怎么样执?你打在哪个地方?你的目的是惩罚他,还是鼓励他?是鞭策他,还是与他交心?这个层次就有很大的不同了,这个鞭子也要看你怎么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