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第一节 太阳公司[2]-错失良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2错失良机
     
      在太阳公司,至少有两个人从中吸取了教训,就是后来成为GoogleCEO的施密特和太阳现在的CEO强纳森-施瓦茨(JonathonSchwartz)。施密特当时是太阳公司主管软件的副总裁,他从太阳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了反摩尔定理,我们已经介绍过。施密特认识到依靠硬件的利润是不断下降的,而IT服务业的利润则是恒定的(并随着通货膨胀而略有增加)。如果说施密特是理论家,施瓦茨则是实践家,后者着手太阳公司从硬件制造商到IT服务的转型。遗憾的是,当时马可尼里领导的太阳公司没有看到、也很难看到这一点。
     
      事实证明,微软虽然是IT史上最可怕的对手,但是并非无懈可击。历史上甲骨文(Oracle)、Intuit(TurboTax)、Adobe和Yahoo以及今天的Google都在自己的领域打败了微软。微软虽然有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但是,它的产品在技术上很少领先于竞争对手,它更多的是靠商业优势取胜。上述公司看到了它们和微软竞争的关键所在,利用技术优势固守自己的领域,不给微软可乘之机,并最终胜出。九十年代时,Unix相比WindowsNT在中小企业的业务上占优势。各种版本的Unix,包括开源的Linux都有自己稳定的客户。
     
      太阳应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利用它在Unix上的主导地位,或联合、或兼并其它Unix服务器厂商共同对付微软并稳守中大型企业市场。它至少可以在操作系统上和微软分庭抗礼。至今,Windows的服务器在很多业务上还无法取代Unix的位置。但是太阳公司当年带头在Unix阵营里窝里斗,根本没有把精力转到和微软的竞争上。
     
      太阳公司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改变商业模式开源Solaris,从卖操作系统变成提供服务。要知道,一份Solaris操作系统不过两三百美元,但是IT领域一小时的服务就能收这么多钱。但是,太阳公司以硬件业务(而不是服务业务)为主的商业模式使得它不可能开源Solaris,因为它主要的钱来自于硬件。(正是这个道理,苹果也不可能把它的iPhone操作系统开源。)我在前面的章节中经常提到基因决定的理论,有些读者认为我是宿命论。但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公司包括很多伟大的公司都很难逃脱这个宿命。(也有一些例外的,以后我们会介绍这些例外的公司,比如通用电气GE公司和3M公司。)而相反,以服务为主的IBM公司倒反而比较早地加入了开源Linux的行列。2000年以后,由于高档微机已经达到了工作站的计算速度,价钱又便宜很多,IBM靠开源Linux服务器从对太阳公司的价格劣势变成了价格优势。等到2004年,太阳公司明白了这个道理,将Solaris开源,IBM已经抢到了先机,成为Unix市场的最大服务商。
     
      马可尼里非常重视研发,太阳公司先后开发出Sparc系列处理器和工作站、Solaris操作系统,这些产品为太阳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是太阳公司最有意义的发明是至今没有给太阳公司带来什么经济效益的Java程序语言。太阳公司第三个遗憾之处就是没有能将Java间接地转化成利润。
     
      让我们来简要地回顾一下Java诞生的背景。九十年代以前,世界上的计算机要么不联网,要么在企业内部自己联网。可以被公众共享的内容和资源是很有限的。每个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只要自己统一就好了。当互联网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不同计算机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需求就产生了。这时,需要一种跨不同硬件和不同操作系统的新型平台(Platform),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人机交流。一九九五年五月太阳公司发表了Java高级程序语言,由于它不需要和硬件相关的编译器,正好适合这个需求。(注释:大多数高级语言的程序在运行前需要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进行编译,然后才能运行。Java的程序不需要编译,而是在运行时边解释边运行。这样Java的程序就不受计算平台限制,在互联网兴起后,特别适合在互联网上编程。)可以说Java诞生的时机非常好,它给太阳公司提供了一个取代操作系统公司(主要是微软)主导计算机领域的可能性。下面这张附图表示在网络时代以前,操作系统公司如何通过操作系统来统一不同的硬件,控制用户。这时的计算机工业的皇冠属于操作系统公司。
     
      而这张图,则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跨操作系统的平台控制用户的新构想。这时,控制跨操作系统平台的公司有可能成为新的王者。
     
      马可尼里看到了这一点。在Java出来以后,太阳公司便赔钱作了大力推广,仅三个月后,网景公司就决定采用Java。由于Java是新一代的面向目标(ObjectOriented)的程序语言,并且有不受操作系统限制、对网络功能有很强的支持、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远程程序的优点,加上对终端用户是免费的,Java一下就推广开了。很快甲骨文公司、Borland公司、SGI公司、Adobe公司、IBM公司、AT&T公司和英特尔公司也加入了Java的同盟军。
     
      但是,太阳公司通过Java实现跨操作系统平台的梦想至今没有实现。用华尔街的话讲,就是Java是赔钱赚吆喝。赚到吆喝后怎么挣钱,太阳公司至今不知道。我接触过太阳公司的很多人,他们大多抱怨Java这种免费的东西无法挣钱。我觉得主要还是看人,设想如果Java当初掌握在盖茨手里,他一定能玩出无数的名堂。
     
      事实上,微软很眼馋Java这个宝贝,1996年它不得不向太阳公司购买Java的授权(License)。太阳公司当初的想法是通过微软推广Java,合同也是这样签的。但是,微软有自己的算盘,并没有依照合同向用户提供用Java开发的产品,而是通过太阳的技术,搞自己的类似产品。更有甚者,根据后来法庭的判定,微软误导Java开发者、阻碍他们开发兼容太阳公司Java技术的产品,以达到打压Java的目的。为了满足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和开发应用程序的需求,太阳搞出了相应的基于Java的JSP开发环境,微软则争锋相对,搞出了基于自己的VisualBasic的ASP技术。鉴于微软利用它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打压太阳公司,后者不得不于1997年10月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起诉微软,指控后者违反了两公司就Java技术所签定的合同,并要求微软公司停止侵犯Java兼容标准。这场官司后来升级,又和微软的反垄断官司扯到一起。2001年,太阳公司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获得微软公司高达十亿美元的赔偿。但是,微软已经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虽然ASP和JSP的授权费本身对双方的直接收入并不重要,但对计算机服务器市场格局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在九十年代末,全世界计算机服务器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一方面是受美国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这两个国家贡献了全球GDP净增值的一半),另一方面,是靠全世界互联网的兴起。几乎每一个公司都必须有自己的网站,都必须购买运行网站的服务器,或者租用专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不论是自己维护网站,还是租用数据中心,都会刺激服务器市场的极速发展。全世界网站对外的接口基本上非ASP即JSP,前者使用的操作系统就是微软的操作系统,使用的服务器是Dell和HP等微机厂商的服务器;后者对应的操作系统主要是Unix,使用的服务器则是太阳、SGI和IBM等工作站和服务器厂商的产品。2000年以前,整个服务器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似乎看不到饱和的迹象,甚至发生过IBM公司购买太阳公司服务器的荒唐事。由于两种服务器市场都能得到发展,太阳公司的业绩和ASP与JSP之争无关。但是2000年后,网络泡沫破碎,绝大多数不盈利的.com公司都关门了,存活下来的公司也急刹车似的停止了采购。服务器市场突然低迷,服务器市场成了一个零和的游戏。Windows的服务器多卖一些,太阳公司的硬件产品销路就不畅。这样,太阳公司在短短一年间便从巅峰跌到谷底。下图是太阳公司股票在2000年前后的走势。
     
      太阳公司与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和互联网平台之争失败的后果至此才看出来。更可怕的是,即使在Unix服务器市场,以IBM为首的基于开源Linux的廉价服务器超过了太阳公司的Solaris服务器。太阳公司前门拒狼、后门驱虎,苦不堪言。在2003年,Windows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和Unix的服务器基本上平分秋色(当然,销售额还是后者大一些)。这一年,太阳公司亏损高达三十四亿美元,人们甚至怀疑它是否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生存下去。太阳公司终于意识到通过开源提高Solaris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但是为时已晚。2006年,在太阳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创始人,硬件出身的马可尼里辞去了CEO的职务,软件出身的舒瓦茨接任。舒瓦茨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并且卖掉了不少房地产,终于将太阳公司扭亏为盈。同时他将太阳公司从硬件制造商转变成软件开发商和服务商。太阳公司服务业收入从2001年的16%上升到2007年的37%。舒瓦茨是太阳公司里面开源的创导者,在他担任第二把手COO时就开放了Solaris。这些举措使得太阳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所回升,同时IT服务给太阳公司带来了强劲的现金流。现在,太阳公司生存是没有问题了,但是它已经沦为一个二流公司,永远地失去了与微软和IBM分庭抗礼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慈悲城
独家占有
乐可
春色当朝
假面王妃
江山如画
公主夜未眠
姽婳乱
婚婚欲醉
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