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杯心态-“时刻归零”如何打就联想那样的一流团队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每个领导都希望自己拥有一流的团队。任何希望自己有大发展的员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流团队的一分子。
      但是,一流团队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几十万元起家,到成为中国最具影响的企业集团之一,联想创造了中国经济界的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来自联想集团拥有一个十分出色的精英团队。
      我曾经问过联想控股集团人事部经理杨彤一个问题:
      “联想这些年发展那么快,与你们的团队建设密切相关。那么你们团队建设的‘核心密码’是什么?”
      杨彤回答说。
      “‘核心密码’谈不上。如果有什么深切的体会,那就是我们联想经常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做到的一点——时刻归零。
      “也就是说:在联想,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永远不要把过去当回事,永远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全面的超越!”
      这样的总结很值得借鉴。
      “归零”,也是空杯的另一种表述,严格意义上说,它是空杯的“极致”体现,是让自己最完全、最彻底的空杯。
      而“时刻归零”则告诉我们,“归零”不是一次或几次,而应该成为一种常态,是延续不断、时刻要做的事情。
      的确,回顾联想的发展,就会发现他们的确在“时刻归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超越了很多人。
      如联想刚刚成立不久,副研究员胡锡兰就主动去站摊位,放下了知识分子的架子,却迎来了向优秀经营者的迈进,后来成为柳传志的得力助手;
      再如联想刚创业时,由于没有经验,大部分资金被人骗掉,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去卖白菜、萝卜,以挽回损失,另一方面却总结出“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的理念,从制度建设和文化提升方面对公司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当联想颇具影响力、迅速发展的时候,客户对联想极力夸赞,而柳传志却谦虚地说:“我们联想只是一家小公司……”因此赢得客户的加倍信赖,也促使了企业更大更快的发展。
      而让我们最难忘的,恐怕还是现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的“归零”经历。
      进入联想后,由于工作出色,杨元庆很受柳传志器重,不少人已经隐隐看出来,他已经被柳传志作为接班人在培养。
      面对工作上的成就和领导的支持,杨元庆虽谈不上很骄傲,但难免有些自以为是,当自己的看法和别人不一致时,不太懂得让步,结果与其他一些领导之间矛盾加剧,而他还并没有觉察到。
      于是有一次,柳传志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批评了他一通。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杨元庆很受不了,甚至当场就哭了。晚上回家后,他准备写辞职信。
      但最初的冲动过后,他冷静下来,认真反思了自己。最后他终于想通了,觉柳传志对自己的批评是对的,这不仅是为单位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于是,他撕掉了辞职书,而是改为写了一封检讨书。
      从辞职书到检讨书,这是一次十分彻底的“归零”。
      通过这次“归零”,杨元庆开始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成为了联想的董事长。
      不仅要能干,还要敢于“归零”,杨元庆的成长经历,正是“彻底空杯迎来超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联想集团“时刻归零”的故事还很多,但就从上述几个“归零”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1)“倒空”过去的优势,才会创造新的优势。
      (2)越能走出“光环”,越能创造事业的辉煌。
      (3)越不崇拜自己的优秀,越能求得职场的发展。
      其实,学会“归零“并非联想一家的独特文化,许多优秀的管理者和人才,都格外重视“归零”的价值。
      如2000年末被《中国青年》杂志评选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的《南风窗》杂志总编秦朔,就把“归零心态”作为自己成功的原因之一。
      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明哲先生也特别喜欢向每个员工倡导“学会归零”。他说,每一天都是一个原点,每一次工作都应从零开始,每天都应以一种崭新的心态去学习新东西。
      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所有人重视的共识。要有不断的发展,就要学会“时刻归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