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罗大佑传记-愤怒

字体大小:超大 中大 中小 超小

     
        1981年罗大佑创作《鹿港小镇》的时候还没有到过鹿港,那里也并不是他
      的家乡。然而,石破天惊的电吉他前奏,大鼓小鼓、电吉他、木吉他、贝斯和
      键盘,所有的人都会跟着他唱“台北不是我的家”。           
        这首歌的风行被视为罗大佑“黑色旋风”的开始,他也被定义为“抗议的
      ,社会的,黑色的歌手”。他的第一张专辑本来打算是对自己青春的一份交代
      ,之后他准备穿上白袍,继续以医生为职业。然而,《之乎者也》这张积累了
      六七年的创作使罗大佑一夕之间成为青年人的叛逆偶像。         
        “我最喜欢的还是罗大伤的前两张专辑,《之乎者也》和《未来的主人翁
      》,那时候他激情四溢,充满批判精神,而后来的歌曲越来越戏谑,像第三张
      专辑中的《超级市民》,到了《皇后大道东》,他更是以戏虐精神代替了批判
      ,愤怒青年不再愤怒,这倒是一个正常的轨迹。”            
        在《家》出版之后,罗大佑离开台湾,暂居纽约。直到1988年才推出新的
      个人专辑《爱人同志》。台湾乐评人说:“在罗大佑出走这几年,民进党成立
      ,蒋经国去世,戒严令解除,台湾经历了战后最激烈的政经结构转变。唱片工
      业的体制也在这段时间膨胀到前所未有的规模。MIDI的普及带动了林立的唱片
      工作室,港星大举来台加上青春偶像大行其道使唱片市场全面低龄化;整个唱
      片业在朝向娱乐工业的方向迈进。”                  
        罗大佑老了,这是不须争辩的事实,但一个人能唱到40岁甚至50岁或更大
      ,他才是一个独特的、了不起的歌手,他的地位是多少青春偶像也无法取代的
      。                                 
        “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年轻时你可以愤怒,长大了可以不愤怒,但忧
      伤始终会伴随着你。你甚至会越来越忧伤。”              
        只是没有一首歌能够完整地表达你。你在年轻时心地单纯,有一首歌会说
      出你全部的心里话。你喜欢的歌曲都是在你成长过程中接受的,等你的心也蒙
      上了一层茧子,就不会再有哪一首歌能打动你。             
        罗大佑成了个老朋友,你重新聆听他的作品就是在和他谈论往事。他40岁
      的那年推出的《恋曲2000》是悲壮和苍凉的,那是1994年的事了。这之后他沉
      默了,似乎也没有人再等待他的新歌,那些已经足够了,足以给我们各种慰藉
      。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