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救亡潮涌誓做民族先锋(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胡华在家乡奉化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时就已产生的美好愿望。入陕公以后,他积极追随党的组织,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胡华知道,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突出的一点,就是必须有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精神。胡华有决心做到这一点。

  入党毕业

  1939年1月,陕北公学总校从延安也迁到旬邑看花宫,与先期在此创办的分校合并。合并后的陕公共有学员600多人,主要任务是建立大学部,培养抗战行政、民众运动和文化工作的较高级的干部,大学部又称高级队,学制一年。

  1939年2月初,胡华在普通队尚未学习期满,由于学习优秀,被挑选加入高级队的考试。他考试合格,被录取在高级研究班,分配在高六队学习。由于胡华的突出表现,经由陕公高级队6队支部书记、指导员曾毅民和党小组长潘任劳介绍,1939年2月26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预备期三个月,此时他还未满18岁。

  胡华到高级研究班后,继续担任了课代表,由江隆基、何干之、何思敬、李凡夫等教员系统地讲授《中国革命问题》、《马列主义概论》、《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发展史》、《游击战争》、《群众运动》等课;学员中的党员还有“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的党课。

  胡华深知,抗战的形势异常紧张,前方迫切需要干部,现在能有一段平静的时间来学习,是非常难得的。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学习时间对师生们真正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为了争取学习时间,就要善于“挤”、善于“钻”。胡华们就是这样既抓紧“挤”时间,又努力“钻”问题地来学习理论书籍。胡华在陕公高级研究班的短短四五个月学习时间内,读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四五本经典著作、一套《列宁选集》、一套《斯大林选集》、所有当时能找到的毛泽东著作以及《政治经济学》、《哲学选辑》、耶鲁斯拉夫斯基的旧本联共党史等和种种小册子;读书的速度和钻研的劲头实在是惊人的。虽然有许多读不懂的地方,方法上也未必对头,但对那些理论终究是得了一个印象,主要是当时那种干劲实在是可贵的。通过刻苦学习、认真研读和生动的教学讨论,胡华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为了实际斗争,为了神圣的抗战和人民解放事业。”胡华所在的陕公高级研究班,住在看花宫村。他被分配在一家贫农的土房里居住学习,房东老伯经常来和他聊天。学习之余胡华和同学们还经常帮助房东和驻在村的老百姓送粪、整地、担水、打扫环境卫生。1939年2月18日,农历除夕晚上,房东老伯请胡华们团坐在他家的土坑上,喝着他家自酿的甜酒,开怀畅谈直到深夜。陕北贫苦农民的诚朴而豪爽的性格,给胡华们以很深的感染!1939年6月20日,胡华由中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并任所在高研班的党小组长。

  到陕北公学来学习的青年知识分子,都准备着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神圣的抗战和人民解放事业。学员就学的口号是“毕业上前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一切服从革命的利益”。甚至许多同学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工作的需要就被分配出去工作了。

  胡华在学习中,常常遇到有的同学头一天告知,说接到组织上通知有新任务要走了,当晚,班(即学习组)里给他开一个鉴定会暨欢送会,第二天这位同学就愉快地背起背包踏上了新的征程。他到哪里去工作了呢?凡是分配到根据地工作的,同学们一般是知道的,凡是分配到敌区、蒋管区或国外去工作的,则因保密,走者不说,同学们也不问。

  绝大多数同学,是按照当时党的主要发展方向,被分配到抗日前线、敌人后方的各根据地去工作。胡华在陕公时,最大批的毕业上前线有两次。第一次,是1938年的冬天,根据六中全会和毛主席指示的精神,陕北公学成千的同学毕业开赴晋东南前线。在1938年12月,全校开了热烈激昂的动员大会,提出“打到敌人后方去”、“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响亮口号,毕业同学纷纷表决心、立保证。在1938年除夕和1939年元旦的那几天,胡华和陕公留校的同学们热烈地欢送毕业同学上前线。在大雪覆盖的茫茫的西北高原上,毕业同学个个精神抖擞地背着背包列队东进,每队最前面是一面在寒风中飘扬前进的红旗,紧跟红旗的是女同学们,然后是男同学们。他们慷慨激昂地高唱校长成仿吾作词的《毕业上前线》歌:“这是时候了,同学们!该我们走上前线……我们的血,已沸腾了,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快赶上来吧,我们手牵手,去和我们的敌人血战!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胡华和欢送的同学则伫立在田陇间的大道两旁,高呼着欢送的口号,当每队毕业同学经过的时候都热烈地鼓掌,互相紧紧地握手告别,并唱起《再会吧,在前线上!》的雄壮歌声以为回答:“再会吧!在前线上!民族已到最后关头,抗战已到紧要时候,说什么流血,怕什么牺牲……中华民族儿女们,慷慨悲歌上战场,不除日寇誓不还乡,你们先去吧,我们就赶上!再会吧,在前线上!”

  当时那种悲壮慷慨、毕业上战场、决心把自己的热血献给危急的祖国的情景,胡华和许多陕公学员半个世纪后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1939年春耕季节,陕公学员响应党中央的开荒生产的号召,全校开到几十里外的一处名叫霍家山的荒山开垦。这地方和看花宫村一带的一片黄土高原颇不相同,竟是清溪碧山、杂花生树、草长莺飞,饶有江南风光。只是寂无人烟、满目荒凉:胡华很感叹这样好的地方过去在反动统治下弄得民不聊生、土地荒芜。他们到后,满山插起了红旗,开荒竞赛热火朝天,不消半月,就把这座荒山全部开垦,种上了庄稼。到六月间胡华们二次上山锄禾时,只见麦结穗、菜开花,谷禾欣欣而向荣。胡华感到:在解放了的土地上,只要不怕艰苦、付出神圣的劳动,便可以创造出如花似锦的世界!1939年夏,日军增兵华北,妄图渡过黄河进攻陕北中共中央所在地;国民党顽固派也增兵关中,在旬邑、淳化一带几次袭击陕甘宁边区。在日寇迫近,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封锁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疏散非战斗人员,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国防教育,就地培养革命干部,为前线输送生力军。胡华遂提前从陕北公学高级队毕业,成为留校干部。

  领袖垂教

  6月下旬,胡华随陕公队伍由旬邑看花宫出发,经马兰镇、宜君、陵黄(中部县)、洛川、甘泉,行程300里,到达延安。驻地在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后面山坡的窑洞。

  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正式成立,陕北公学改编为社会科学部,鲁迅艺术学院改编为文艺部,延安工人学校改编为工人部,安吴堡战时训练班改编为青年部。党中央决定华北联大和抗大总校由罗瑞卿同志和成仿吾同志率领,同赴华北敌后抗日前线。

  1939年7月9日下午,毛泽东来到延安桥儿沟天主堂西侧的院子里,亲自给即将出发的华北联大师生作报告。那时没有扩音器,师生们都密密麻麻地席地而坐,胡华紧紧地挤坐在毛泽东站立的旁边,仰望着毛泽东,竖起耳朵静静地听操着湘潭口音的这位领袖的讲话。毛泽东谈笑风生,一边讲,一边来回走动,一边做手势,还一边抽着纸烟。他用古典小说《封神榜》里一个故事作比喻说:“当年姜子牙(姜太公)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等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泽东说:“同志们,你们出发到前方去工作,要不怕困难,不怕麻烦;革命工作,就是艰难而麻烦的工作,我们又要打日本,又要打汉奸,又要打反共顽固派,你看多麻烦呀!”胡华拼命记着笔记:“你们到前方去创造根据地,不但要争取民族的解放,而且要争取社会的解放。”毛泽东这次给师生们讲话的主要思想,几个月后(1939年10月)发表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上。胡华后来著文说:“领袖亲自交给我们的中国革命的这三件法宝,我们当时体会还不很深刻,后来在实践中就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真理的力量。主席那次讲话,实在是语重心长的金玉良言,它的真理的光芒,使我们刻骨铭心、终生得益。”7月10日,周恩来在桥儿沟天主堂内,又给华北联大师生们作国际形势和抗日战争形势的报告。胡华们依然是席地而坐,连窗户台上,周恩来作报告的桌子边,周恩来身边,也都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周恩来的报告,历四小时,阐明了我们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多少年后胡华依然还能口述周恩来当时的讲话:“同志们出发到前方去,在文学家成仿吾带领下,你们不但要打日本,还要创造新社会,开展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活动,你们要成为最活跃的革命力量!”1939年7月11日,党中央在延安城北门的陕北公学礼堂(后称中央大礼堂)举行欢送晚会,欢送要到前方去的陕北公学干部。毛泽东和许多中央负责同志都来了。党中央组织部长李富春致欢送词,成仿吾校长致答词。然后由陕公剧团表演精彩的节目。但是,节目要开始了,忽然传来一个消息,说周恩来在路上从马上摔下来,摔伤了右臂。毛泽东和大家都很震惊,晚会只得草草演了两个小节目就散会,毛泽东们去看周恩来去了。原来,周恩来从杨家岭骑马到陕公礼堂来参加欢送晚会,正碰上江青也骑了马在前面走,也来参加这个晚会;马过了延河,沿着延河西岸,靠山倚水的一条窄窄的路向南走。这时,已经暮色苍茫,忽然从山沟里跑出来老百姓的一条狗,在江青骑的马前面窜过,江青惊慌失措,一边惊叫着,一边乱勒马,马惊跳起来。周恩来的马正好在后面,突然受惊,也猛地跳了起来,周恩来没有防备,一下子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右胳臂撞在一块尖锐的岩石上,当时折断,骨头都露了出来。后来,由两位印度共产党援华抗日的柯棣华医生和巴素华医生临时包扎,上了夹板。当时延安医疗条件很差,不能接骨,周恩来被送到莫斯科去,才接上了骨头,但是伤了筋。从此,他的右臂就不能伸直。几十年来他就用这只伤残的右臂,写文章,批文件,以至纺线,劳动,为人民操劳,直到他的生命的最后一息。胡华说:“周恩来这只右臂,是为欢送我们陕北公学的干部而受伤的。”

  7月12日胡华随华北联合大学1700余师生、抗大3000余师生,在成仿吾、罗瑞卿等同志率领下,由延安出发,奔赴太行山晋冀鲁豫、晋察冀敌后根据地。

  39年后,1978年10月24日,胡华在中国人民大学迎新大会上作校史报告说:“陕北公学在1937年9月成立。10月,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了词,这样写道:‘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襟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我记得,这个题词,是用放大了的毛主席手迹,整齐地写在用白灰粉刷过的陕北公学照墙上和救亡室的墙上。在这个题词中,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有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要不怕困难,勇敢向前,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这些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核心。这些教导,应该是我们今天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座右铭。我们肩负着新的长征的艰巨而伟大的使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壮丽的事业和灿烂的前程。但是眼前我们面临的却是重重的困难……我们的校舍、饭厅非常拥挤;北京市的许多同学要风里来、雨里去,长期当走读生;图书、资料、设备,短缺陈旧。我们就要像毛主席教导那样,不怕困难,脚踏实地,勇敢向前。我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复校,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而且要学出优异的成绩来,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光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召政诗
褐色童话书
萧乾文集
欧也妮·葛朗台
信与问
失落
山贼与马夫
彼岸花
杜甫诗全集
迷航昆仑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