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一代商业巨子的诞生(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比尔以前是个流浪汉,离家在外时,他总能想出新奇的法子来挣钱。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把自己装扮成古怪的人,以给当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他会装扮成出售廉价新奇小玩意的聋哑商贩,衣服的纽扣眼儿上拴着一块小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我是聋哑人”,以此来博得人们的同情。有时他会自称“草药医生”,他推销的药有自制的汤药,有从药店买来的成药,他总是打包票说,药到病除。他还打着“神枪手”的名号参加各种射击比赛,不过他的枪法不算很差,在比赛中常常能得到奖金。

  有一次,比尔在里奇福德西北30多英里的奈尔斯和摩拉维亚一带流浪,巧遇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伊莱扎·戴维森。如同许多乡间货郎一样,他用花里胡哨的小玩意儿和讨巧的举止打动了伊莱扎的芳心,伊莱扎完全被他那套骗术蒙住了。比尔和伊莱扎·戴维森结婚后依然经常外出,不过他每次回家的情景都会让人感到意外,有时人们会看见他骑着新到手的高头大马进了镇子,脸上带着得意扬扬的笑容,身上穿着考究的衣服,手里抓着厚厚一沓钞票。回家之前,他总是先去一趟昌西·里奇的杂货店,这样他就可以得意地告诉妻子——店里的欠款全都结清了!

  比尔离家在外的日子到底能挣到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他的一位邻居曾回忆道:“比尔很有钱,一大堆钱,全部都放在一张写字台的抽屉里。我在他家亲眼所见,一大堆1美元、2美元、3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的钞票,全都用细绳绑好,像柴火似的摆了满满一抽屉!”

  就商业道德而言,比尔时而诚实得出奇,时而又使出种种骗术。他在无形之中向约翰·D.洛克菲勒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做买卖就是参加一场激烈的竞争,必须想方设法战胜对手,其间可以使用正当或不正当的各种手段。比尔还教约翰·D.洛克菲勒如何寸步不让地讨价还价。

  约翰·D.洛克菲勒曾把自己的父亲描绘成商业道德的典范,尽管这样做是为了掩饰比尔品行方面的阴暗,但其中也有一些属实的地方。例如,比尔总是按时还清债务,绝对相信契约的神圣,每次都要花费很多精力起草合同。正如约翰·D.洛克菲勒所言:“他一丝不苟地履行自己签订的合同,尤其是那些条文明了、认真起草的合同。他教给我许多关于合同的宝贵知识,这些让我受用终身。”

  4.虔诚的浸信会教徒

  浸信会是基督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7世纪上半叶,浸信会产生于英国以及在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1739年前后,浸信会教派开始盛行,仅在新英格兰地区就涌现出100多个浸信会教堂。这一时期,浸信会信徒的宗教情绪变得越来越狂热,他们主张信徒应当主动接受浸礼,公开承认自己的信仰。浸信会牧师大多是平民百姓,所受教育甚少。他们不仅不取报酬,而且跋山涉水前往其他教派传教士不曾涉足的穷乡僻壤进行传教。他们反对教会的权威,拒绝接受上级主教或某种教会等级制度的管辖。浸信会传入美国后,在18世纪末成为北美殖民地一支重要的宗教力量。19世纪50年代,宗教复兴运动席卷克利夫兰,克利夫兰的浸信会教堂就是在那时建立起来的。

  约翰·D.洛克菲勒从童年时就开始接触浸信会,并把浸信会的各种清规戒律作为他的行为准则。尽管他的许多宗教观念在下一代人看来已经过时,但这些却是他在少年时所积淀的宗教常识。约翰·D.洛克菲勒能获得基督教信仰的熏陶,主要源于他的母亲伊莱扎的影响。由于比尔经常外出,伊莱扎便带着孩子们去附近的浸信会教堂。当一家人挤坐在教堂的长椅上时,伊莱扎总是鼓励孩子们在奉献盘里放下几枚铜板。约翰·D.洛克菲勒回忆说:“母亲无私奉献的精神对我的慈善事业有着深远影响。”

  1854年秋天,15岁的约翰·D.洛克菲勒成为伊利街浸信会教堂的正式成员。在伊利街浸信会教堂,约翰·D.洛克菲勒不仅做礼拜,还义务打扫大厅、擦洗窗子、给墙上的烛台更换蜡烛、往取暖炉里添柴,他还担任了主日学校的教师,负责保管管理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他不但参加星期五晚上的祷告会,还在星期天做两次礼拜。伊利街的浸信会教堂曾举借一笔2000美元的贷款,后来连利息都还不起了,债主威胁说,如果教堂筹集不到2000美元,就要把教堂房产据为己有。得知此事后,约翰·D.洛克菲勒守候在教堂门口,他央求每个人为教堂捐款。几个月之后,他终于筹到了2000美元,保住了教堂。

  教会是非营利性组织,但维持教会的运作却需要经费,它包括支付教会全职人员的薪酬以及管理教会所需要的一切资金,这有赖于教友们的捐献。奉献金钱似乎仅是教会生活里很小的一部分,但约翰·D.洛克菲勒却由此受到了很大启发。他认为,上帝视财富为极有用的东西,上帝让他的信徒努力赚钱,然后把赚回来的钱捐出去,接着继续赚钱,再不断地捐献,这就是赚钱这项世俗活动中所蕴涵的神圣意义。约翰·D.洛克菲勒把他的宗教生活与世俗赚钱事业融为一体。他信奉的宗教非但没有阻碍他飞黄腾达,似乎还成为他的晋升台阶。教会和商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关系也正是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经济所呈现的新特征。

  当约翰·D.洛克菲勒事业有成后,一家人搬到了欧几里得大道居住,不久,伊利大街的浸信会教堂也迁到了那里,并更名为欧几里得大道浸信会教堂。就当时的风气和交通便利而言,约翰·D.洛克菲勒家更适合到附近的圣保罗主教教堂做礼拜。但每个星期日,约翰·D.洛克菲勒一家都会从欧几里得大道驱车到那座不起眼的浸信会小教堂,和中下阶层的教众们一同做礼拜。与那些身份卑微的人接触并不会让约翰·D.洛克菲勒觉得有失颜面,因为他需要在这种朴素而又充满真情的祈祷中得到精神滋养,也许他还想表明他并未被财富侵蚀。19世纪80年代初,欧几里得大道浸信会教堂年度预算的一半都来自约翰·D.洛克菲勒。

  退休后,约翰·D.洛克菲勒把很多时间都用在宗教上。吃早饭前,他要虔诚地做祷告,读翰·亨利·乔伊特牧师的《岁月沉思》。这本书主张奉行严格的基督教义,面对仇恨时保持平和心态,不要对敌人怀有怨恨。同时也劝诫读者摒弃骄傲、欲望和贪念。约翰·D.洛克菲勒把这些话都熟记于心。宗教是约翰·D.洛克菲勒的精神支柱,是紧张的商业生活的必要补充。每隔一两个星期,他就需要用好的布道辞给自己鼓鼓劲儿,就像给老钟表上弦一样。约翰·D.洛克菲勒的一生从没有出现过信仰危机,也从未对年轻时接受的正统观念产生怀疑。他认为,没有信仰就会出现危机,所以,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种信仰,因为信仰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坚强,更自信,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5.坚持一生的簿记

  在约翰·D.洛克菲勒所处的那个时代,记账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但能像约翰·D.洛克菲勒那样把这种习惯坚持一生的人却很少。洛克菲勒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记账的习惯,并要定期接受检查。

  约翰·D.洛克菲勒小时候就通过给父母做“雇工”来赚取零花钱,每一次做雇工,他都会很细心地把“打工”时间和父母应该支付给他的费用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然后在比尔回来后与他结算。

  1855年9月,在上班的第一天,约翰·D.洛克菲勒用1角钱买了一个红色笔记本,称之为“账册A”,日后他在这本账册上详细记录着他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就连为他所爱的女友花的钱也一笔不差地记在上面,其中一页上清楚地记录着他追求劳拉和结婚时所支付的各项费用。

  买花束的钱:一次是6角,一次是5角;

  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7.5角;

  订婚的金刚钻戒:118元;

  婚礼费:20元;

  结婚证:1.1元。

  在记账的过程中,约翰·D.洛克菲勒连小数点后几位数字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时不少年轻人都有这样的账本,却很少有人记录得如此详细,在未来的岁月里,约翰·D.洛克菲勒一直把这些账本视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物。

  约翰·D.洛克菲勒非常重视分类账簿,在他成立公司后,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分类摆放着很多账簿,每天他都会对账簿上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获取他需要的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就是他做决策的有力依据。他认为,数据能反映各方面的经营情况,数据越精确,结论也就越可靠。

  记账是洛克菲勒家族一个永不改变的传统,如果谁小瞧了洛克菲勒家族成员记账的习惯,就等于小瞧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展史。约翰·D.洛克菲勒就是从簿记员做起的,也正是这个小小的簿记员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宁弯勿折
凡尔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心理医生在吗
笃定
网游之龙权笑叹
绿色之死
别那么骄傲
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
天使降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