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创立巨人:就是要做中国的IBM(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巨人公司诞生

  在创业两年之后,年纪轻轻的史玉柱似乎并没有为眼前的一切所感到丝毫满足。1991年4月,史玉柱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从此,史玉柱的名字和“巨人”两个字就血肉般地相连在一起了。

  本来,史玉柱想把公司注册在深圳,但是深圳工商行政管理局不批准注册“巨人”这两个字。于是,史玉柱被迫将“巨人”这个他神往已久的名字带去了与深圳一水之隔,位于南海之滨,地接澳门,水连香港的珠海。

  史玉柱略带遗憾地离开了深圳这座他曾经学习过、奋斗过的城市,心中的感情自然是十分复杂的。深圳这个在当时还较为荒凉的小渔村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施工土地。机器的轰鸣声让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不由自主地想象着未来的繁华景象,一种失之交臂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在1991年的最后两个月里,M-6403以惊人的速度给巨人公司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收入。到了11月份,巨人公司的员工增加了一倍,达到30人,M-6403的净利润达到了1000万元。而这样的业绩,是由一个员工平均年龄22岁、管理层平均年龄26岁的公司创造的。

  史玉柱常常对他的部下讲述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的故事。他认为“巨人”就是今天为中国电脑业奋不顾身的夸父:“我想,巨人现象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群年轻人执著地追求自己选择的事业并为此不顾一切的拼搏精神,是追逐太阳的精神。”

  巨人是一个高知识结构的群体,97%是大学生、研究生。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巨人也在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则被巨人视为公司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

  曾有人问过史玉柱,公司要给员工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说,公司是个家,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用人之长,记人之功,容人之过,待人以诚,是巨人文化的基本内核。的确,当巨人公司的招聘广告打出的时候,许多迷茫地唱着“我想有个家”的知识青年,纷纷愿意在这里放下他们漂泊已久的心和疲惫的行囊。

  公司不仅为员工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可口的饭菜,而且不惜重金为员工安排舒适宽松的居住场所,通常是两人一间,房间里配备了热水器、电扇、办公桌椅等。除此之外,还有令人羡慕的福利政策。例如,公司为每个员工都设立了人身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还有一年一度的集体旅游等等。意外的惊喜常常在等待着每一个员工:当你刚刚成为巨人的一员时,可能还没有洗去脸上的风尘,公司已在半个小时内把你的食宿问题全部解决了;也许你在百忙之中已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行政部门的同仁会在那一天拿着一盒精美的蛋糕和一张有总裁签名的生日卡放在你面前;元旦,员工的家长在收到一本精美的挂历的同时,还会接到一封慰问信,第一句话便是:“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您为巨人贡献了最优秀的儿女!”某位员工的妻子分娩在即,很快收到了公司送去的两大套婴儿用品;为了欢度节日,公司会组织大型联欢会,让员工们在歌舞中一洗工作的疲劳,共享人生的潇洒……

  在巨人公司的办公室和会议室,巨人的员工们是那么年轻而充满朝气,找不到一张失落和颓丧神色的面孔,他们彼此的眼神中流露着真挚、信任和亲近。在这里充盈着一种和睦团结的大家庭氛围,有着年轻人聚集一堂的亲切和舒畅。他们中间有总裁、部长、主任,也有秘书和一般的工作人员,然而,如果是无意识地走到他们中间,兴许还有人会以为他们是兄弟姊妹呢。

  巨人公司的家庭气氛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与有些单位比,在这个年轻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没有那种“无形的墙”;因为大家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一起来的,而干事业必须有一种群体协作的意识。领导和员工平等互敬,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距离感,可以互相开一些调侃式的玩笑。因为生活和工作的气氛很宽松,因此即使工作再累,也不会在内心中有无奈和疲倦的感受。一位年轻人这样告诉记者:“我曾经是特区规模宏大的‘打工部落’中的一员,有一种‘望断天涯路’式的漂泊感,但是在巨人,我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是的,当不少人站在特区街头慨叹人间真情何处寻时,巨人公司的员工在他们的大家庭中找到了血肉相连般的情感。家的温馨感和归属感是巨人能够把一些优秀的人才吸纳到自己“营垒”中的奥秘之所在。

  当人们评价巨人公司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时,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巨人公司的年轻人首先抛弃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清高和虚荣,他们不再自命不凡和沾沾自喜。他们告别了那种矜持和怯懦,不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他们真的是以实际行动为事业的先导,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义无反顾、激流勇进,用键盘和笔敲击着自己的梦想。

  巨人公司对年轻人的凝聚力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首先是一种对旧体制的挣脱,然后在共同追求的事业中形成一种合力,中国知识分子所苦苦追求的一种奋斗之路,在巨人年轻一代的脚下终于出现了。他们创造出一种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实体的新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参与其中的员工们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1992年7月,巨人实行战略转移,由深圳迁往珠海。转移阵地的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迅速升格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为1.19亿元人民币,下设8个分公司,史玉柱出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成为仅次于四通的全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2年7月21日,也就是史玉柱告别深圳,来到珠海的时候,巨人公司在《深圳特区报》上做了一个整版广告,画面是一只巨大的皮鞋。这一年创刊的巨人集团企业内刊《巨人报》这样解释这则广告:“这是一只巨人的脚,凡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会对巨人公司刮目相看。”

  1992年9月2日的《巨人报》特刊《巨人的报告》,可以算是巨人集团的宣言。文章写道:仿佛是横空出世,当百家争雄的计算机产业你砍我杀,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半路上蹦出一个程咬金”,中国又有了一个巨人公司。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没有任何后台老板撑腰,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上,巨人公司像是赤膊上阵,一招一式完全不同于传统套路;而更使对手退避三舍的是它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而且,巨人集团在这个时候集中推出M-6405汉卡、中文笔记本电脑、手写电脑等多个拳头产品。这个时候的史玉柱和巨人公司,可谓豪情万丈。巨人公司的目标,是要在两三年内全面赶超四通,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要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最终成为世界巨型企业——东方的IBM!

  2珠海政府的“厚礼”

  俗话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起初显得有些迫不得已的选择,竟然在不经意间给了史玉柱一次巨大的喜出望外。

  十几年后,很多曾经在珠海生活过的人在回顾珠海的发展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珠海发展历史上必须提到两个人:梁广大和史玉柱。对史玉柱来说,这是一种荣耀;但对当时的巨人集团来说,这种荣耀却是一把双刃剑。

  在巨人集团飞黄腾达的时候,史玉柱经常感慨:“巨人集团总部由深圳搬来珠海,是因为珠海市是全国最重视高科技的城市。因此,我们也得到政府的许多优惠。而且,珠海市长梁广大的确有吸引力,他除了是全国最好的市长外,还有一种伟大的气魄。”

  的确,史玉柱感激珠海政府自有他的道理。珠海政府对于巨人集团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让史玉柱注册了“巨人”这个名字,而是它提供的支持和优惠条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巨人的快速成长。

  虽然珠海在当时远不及深圳那般受“下海”者欢迎,但是自从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著名的讲话之后,珠海市政府对科技的重视被提上日程。这时,觉察到政府这一议程的史玉柱便颇有心机地将巨人集团注册头两年的经营业绩,包括在珠海巨人公司账簿记录上的往来账目和纳税记录等,通过当地的新闻界进行公布。这招投石问路果然奏效:史玉柱和巨人集团经过各类媒体的渲染与宣传,立刻成功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是,史玉柱很快便如愿见到了珠海市经济协作办公室和巨人集团所在地香洲区的领导们。

  1992年,巨人集团当时的销售额已经以“亿元”为计量单位了。应该说,这样的软件公司在当时的国内是不多见的。对于史玉柱来说,他深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古训。于是,史玉柱没有太多的犹豫,下了决心,放弃深圳,决定将公司总部,也就是将巨人集团的管理运作和开发中心全数移至珠海。史玉柱在做出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时说:“特区是干事业的地方,珠海能干大事业。”

  珠海科技兴市的战略方针和梁广大市长掀起的科技重奖旋风,令史玉柱由衷地钦佩梁市长的胆识和魄力,真可谓英雄惜英雄。同时,史玉柱也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看到了在珠海兴建的和即将兴建的大型国际机场、高速公路、至香港和深圳的跨海大桥、年吞吐超亿吨的特大港口和投资百亿的大型电厂等大型项目,这些广阔的前景是处在发展阶段的巨人集团所倾心向往的。可以说,史玉柱从在珠海注册公司,再到珠海落户公司的两年里,已经完全结束了巨人集团“异地分隔”的局面,巨人集团从此完成了“统一”。

  的确,珠海政府对于巨人集团的来到,并非只是尽一种礼节上的地主之谊,而是给了它很多实质性的帮助。当时许多当地媒体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这样一个形容词——“沸腾”,足见巨人的影响已经开始辐射开来!

  珠海政府对巨人特别重视,给予了很多“厚礼”,包括解决科技骨干人员特区户口调动、公司高层领导赴港澳长期往返通行证、税收减免等诸多问题。比如,高科技企业所得税全免,当时也没有增值税,结果要交的税特别低。由于软件业的规律,复制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时候巨人的利润几乎就等于销售额,净资产也已经上亿元了。

  此外,珠海政府给了巨人集团的还有很多实在的照顾。比如,可以破例审批出国;户口一时转不过来,可以新办一个珠海户口。史玉柱的户口当时也是迁不过来,安徽不让迁,因为当时的政策不允许。如果这样的话,就成了无业游民。珠海政府看到这种情况,就给他重新办了一个,足见政府尽力为巨人创造发展机遇的诚心。

  香洲区领导在巨人落户珠海之后便开始了陆陆续续的造访与视察。区领导视察之后,史玉柱与他的巨人集团竟迎来了时任珠海市市委书记、市长的梁广大定期的现场办公。这充分显示了珠海市政府对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万分“宠爱”。同时,正是在珠海市政府的现场办公上,巨人集团获得了珠海市政府分量十足的一份“厚礼”——一块按当时地价减免50%,并可分期付款先行使用的土地。

  史玉柱对于珠海市政府的这份“厚礼”,理所当然地感激不尽。这些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扫清了巨人集团发展中的诸多制约障碍,而这些问题在巨人离开深圳之前,早已困扰史玉柱多日,却一直无法解决。如今喜出望外的史玉柱不得不由衷地感叹:珠海,巨人来对了!对于政府批的半价土地,甚至还能以先使用、后交款、分期分批交款的方式获得,这无疑是“天下掉馅饼”的美事。而这块地在珠海香洲区更可称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块规划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土地,地理位置也很好:东临珠海市电视中心、金融中心和邮电中心,西靠体育中心,南接商业中心,北面则以当时正处于规划建设中的珠海市新政府为邻居。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令巨人在珠海的落户占尽了先机。

  至此,可以说史玉柱“天时地利人和”俱得。但“面对这么大一块地,当时的史玉柱着实有些迷糊,他对于土地增值的问题可是一窍不通,而那时的房地产还远远没有像后来那些花样迭出的营销手段,史玉柱也很难从中得到些许启示。面对‘寸土寸金’、价值极高的政府拨地,史玉柱的唯一念头便是:‘不想就这么轻易地白白浪费。’于是,对于这一片还是荒草的处女地,史玉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规划和开发利用了”。

  据业内人士解析,史玉柱面临着多种选择:选择一,建设一座技术一流的科研大楼,专门用于软硬件的开发和电脑的生产;选择二,建设一座配套设施完善的员工公寓,让员工在这座公寓里统一生活作息,吃、住和工作,就像当年他在封闭式的环境中努力完成了汉卡的研制工作那样。然而,这两种选择似乎都不太符合史玉柱的初衷。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土地并让土地的使用带来最大的财富,是史玉柱首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史玉柱的社会角色中更多的还是一个商人,商人无法不去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事实上,除了上面陈述的选择,史玉柱还有许多其他的想法。思虑再三的史玉柱最终决定将这块土地作为了巨人大厦的基地。根据史玉柱的构想,巨人大厦将完成巨人集团开发中心、行政中心、物流中心、员工公寓、员工食堂、员工活动中心等功能的承载。简而言之,史玉柱的最初想法仍是以巨人集团的自行使用为基本出发点的。然而,之后所经历的一些变故使得史玉柱改变了初衷。

  3巨人走向辉煌

  1992年1月31日,邓小平从深圳蛇口码头登上喷气快艇,到达珠海。在整个南巡过程中,邓小平在珠海停留的时间最长。不过,对珠海市来讲,意义最重大的不是邓小平在珠海停留的时间,而是他在这里讲的话。著名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就是邓小平在珠海讲的。

  其实,在邓小平南巡之前,珠海市已经制订了“科技兴市”的战略,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全市经济的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把珠海建成高新科技产业基地。而邓小平的讲话,更加奠定了珠海市“科技兴市”的战略决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手机,正在毁掉我们的生活?
绿门
卡拉马佐夫兄弟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我的妖孽爹爹
王阳明全集之三(悟真录)
分手信
威尼斯日记
双生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