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让北京点燃奥运圣火(2001)(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一节泪洒蒙特卡罗

  奥运一直是中国的一个梦想,当国际奥委会宣布了2008年由北京主办的时候,北京申奥团的成员们相拥欢呼,北京的那个晚上,许多立交桥的上面聚集着欢庆的人群,一直到黎明才逐渐的离去。对于杨澜来说,这个日子是一个不平静的日子。因为这个日子,也许更应该提前到1993年的蒙特卡罗。

  1.奥运是一个梦

  每年的九月都是北京最美丽的季节,秋风送爽的北京,蓝天白云,天气舒适,登高望远,山峦可见,杨澜觉得每年的九月都一是个让人可以天天心情舒畅的月份。而93年的九月更是让杨澜记忆犹新,因为93年的秋天,杨澜开始入住北京奥申委,即将远征蒙特卡罗,为北京申奥助威。

  杨澜的实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年的一系列与奥运有关的活动,都留下了杨澜忙碌的身影。为了普及奥运知识举办的奥林匹克知识竞赛,杨澜是主持,为了展示北京的面貌,杨澜陪同前来北京考察的国际奥委会考察团一起参观了中央电视台,还有大大小小以申办奥运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杨澜都是主持。而杨澜当年以清纯身份出现的角色定位和出色的外语口语主持,让所有到场的国际人士感到惊喜,就连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对杨澜的表现也是赞赏有加。

  在准备出发之前,北京奥申委的领导们也对杨澜给予极高的评价,并多次对杨澜给予肯定和鼓励。当时担任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的何振梁先生握着杨澜的手对杨澜说:“非常感谢你,你给咱们中国人争气了。”何振梁先生的和蔼可亲与平易近人中的宽厚,让杨澜在感动中体会着一种信任。

  2.随申奥团队出征

  一九九三年九月中旬,杨澜作为奥申委的一名成员,跟随着由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带队的北京奥申委乘民航专机离开北京前往蒙特卡罗。这个美丽的城市是国际奥委会指定的下届奥运会申办城市投票选举点。杨澜此行的任务主要是在投票结果出来以后,北京如果能成功胜出的话,将在这个地中海滨的著名城市举办盛大的庆典宴会,杨澜是主持人。

  事情到今天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但在当时,主办地点还是一个未知数。从前期的准备工作来看北京很有希望,从全世界来看,都希望能在北京举办,国际奥委会也倾向于北京,所以,当时大家心里都觉得应该没有问题,就连国人都觉得应该是北京。

  但是,倾向不代表就一定是,最后的投票结果才能真相大白。所以,北京代表团用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来对待。虽然下面大家都在说,这次我们肯定赢。

  世纪之交的特殊含义让大家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兴奋里,杨澜也因为自己能够亲身经历这次对世纪转折中的中国具有特别意义的活动,而格外兴奋。为了准备这场胜利之后的盛大宴会,杨澜特别定做了两套礼服,对于正在主持巅峰状态的杨澜来说,这是一个等待了千年的时刻,所以,杨澜很专心,兢兢业业的设计着自己的每一次出场和退场,甚至于把几种可能出现的风格都做了定位,精细到一个手势,一动作上。

  其实杨澜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胜出后的庆典,杨澜心里很明白,但为了更多的了解庆典背后的含义,杨澜主动要求与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体会胜利来临前的辛苦与喜悦。

  3.差距不只是一点点

  在蒙特卡罗,杨澜开始与另一个摄制组一起参加外景工作,主要拍一些软性的专题片,介绍摩纳哥的历史、风情和有关申办的社会性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城市宣传中,杨澜见识到了各地申请主办奥运的场景,并深有体会。杨澜说:“国际奥委会高级官员下榻于王子饭店。于是,这家饭店外的广场便成为各家必争之地,经常有各种表演活动在那里进行。”

  悉尼的公关队伍声势最为浩大,为了宣传悉尼,他们的团员不拘泥于形式,很随意、很自由、也很热情。上百个身着宣传T恤衫的成年人,挥扬着鲜艳的气球,散落于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是有过往的行人就会被他们的热情感染,在加上一顶棒球帽,或者是一枚替人家别上的纪念章,这样的公关行为很难让人忘记。

  中国有句老话,“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何况,这些热情的悉尼人还不忘了送你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悉尼是个阳光灿烂的城市,奥运会应该在我们那儿办。”好像你支持他们,去悉尼就可以像回自己家一样自由和愉快。就连会议中心附近的海鲜餐馆也被他们的热情“收买”了,挂上了无数的悉尼旗帜。这样铺天盖地似的热情,是很难让人不感动的。

  相对来说,北京代表团只有一支随行的中学生女子合唱团。虽然她们曾获得过国际童声合唱大奖,但在这里,需要的不是艺术,而是热情。这些清秀的女孩子,穿着整洁漂亮的学生装,虽然非常乖巧可爱,声音甜美,歌声绕梁,引得路人称赞不已,但也仅仅是称赞一下而已,歌声的悦耳毕竟是拿不走,看不到的。相比之下,几个孩子的甜美歌声就在异域他乡更加显得微弱与单薄。

  于是有人提议也上街头去发礼品,说:“我们不是也带了几屋子的礼品吗?也该上街去发呀!”。但马上就有人反对说,“这些礼品是等申办成功了才发的,现在发光了,到时怎么办?”就这样虽然也陆陆续续地散发了一些礼品,比如T恤衫、背包什么的。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也可能有另外的什么原因吧。

  有一位英国摄影记者对团里的一位摄影说:“还记得你送给我的印有北京和五环标志的背包吗?我不想使您难堪,但是那个包没用两天就开线了。如果你们用它来装分量重的镜头一类,一定要小心,因为可能会掉出来摔坏设备。”大家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因为“质量问题”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4.泪洒蒙特卡罗

  在蒙特卡罗的这一周,让杨澜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竞争,什么是真正的激情。一些足球宝贝的团队在广场上尽情的舞动着青春的活力,释放着自己的热情,让自己城市的风采体现在自己的歌舞里。还有真挚的邀请,火热的问候,让杨澜这个远离体育的人第一次感觉到奥运离自己不再遥远,而是一种伸手就可以摸到的真实。

  在临近投票的日子里,杨澜看到了前来竞争2000年奥运申办城市之间的较量,各出奇招,大展风采,几乎每个国家的杀手锏都是派出了自己的世界级体育明星前来助阵。让杨澜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当各个国家的世界级体育明星在蒙特卡罗的公共场所和大街小巷给游客签名留念、或者以跟游客合影的方式,来求得人气的支持,为自己国家的代表团呐喊助威的时候。中国随团的十几位世界冠军,却在下榻的饭店里待命。这让杨澜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了。杨澜一边采访着这些为国家挣得过名誉的世界冠军,一边心中感到焦急不安。把这么多世界冠军请到蒙特卡罗,难道就是为了在饭店里显显国威吗?

  对于杨澜来说,虽然那时候还只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定位,但几年的电视主持生涯,让杨澜已经开始从理性和感性上认知了电视。对于电视语言的定位和把握虽然还没有到实践的高度,但在几年以后杨澜的电视制作生涯里,还是再次显现了杨澜在电视纪录片上的艺术创造能力。杨澜说:“北京的电视宣传片真的是缺少一种震撼和冲击。”

  体育是什么?体育是一种激情,体育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体育要的是火热,体育要的是飞翔。显然体育的内涵与中国文化里的宽容、平和、温顺和与世无争相去甚远。人们需要在体育里去爆发,人们需要在体育里去释放,人们更需要在体育里去张扬人性的力量在健与美的和谐里创造出的永恒。

  但是北京的电视宣传片,只是在重复几个固有的视觉形象。打太极拳的老人和手捧鲜花的孩子。这样一种缓慢的抒情方式,可能离奥运的体育精神有点远了吧。也许老人先表现一种温和,一种经验,一种生命的感悟?也许孩子表现了一种希望,一种梦想,一种期待的未来?但体育要的是孩子后的狂热和老人前的强壮。

  北京的宣传片既没有悉尼的宣传片那么有冲击性,也没有曼彻斯特宣传片那样追求艺术效果。老人在慢慢地推掌,这是太极拳,孩子们在天坛前挥动着鲜花。几个镜头在有限的时间里简单地忽视了艺术视觉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当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个宣传片有很大缺憾的时候,可以想像对大家的打击。

  几天来的经历,不管是从宣传,从活动,从影响上来看,北京除了神秘的文化吸引着西方的视线之外,其他的确实做得不好。初来蒙特卡罗的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的乐观信心,被一点点地消蚀。

  更要命的是,悉尼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以微弱的比分最后胜出,悉尼宣布,如果他们得到了主办权,所有运动员家属的旅行费用,将有他们承担。

  一些外国报纸批评北京为争办奥运搞了大量人海战术,没有把更多精力放在具体的环境改善上。可以说,这次申奥之行,让大家学到了很多。

  投票的那天,杨澜虽然也很希望北京获胜,但最后的结果,并没有出人意料,因为几天来的实际情况,让大家对于最后的结果也无话可说,因为是大家投票竞选出来的。

  当时,杨澜和宋世雄负责向国内的观众直播投票实况。主席台上萨马兰奇先生宣布投票结果:“感谢北京、柏林、伊斯坦布尔和曼彻斯特对奥运会的热诚和积极的参与,可惜赢家只有一个——悉尼。”这句话是杨澜在现场翻译的。杨澜说:“这也是我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扫兴的话,虽然只是翻译。”

  只差一票。这一票的差距,让北京多走了8年。当杨澜第二次踏上申奥之旅并成功归来的时候,杨澜想起了此时,8年换来的胜利,应该在欣喜的时候,多一点反思。

  当时的感觉是一种失落。痛定思痛的背后杨澜想到的是差距,比如你的体育馆没有悉尼的先进,北京的空气也没有悉尼的清洁,你带来的展示缺少一种激情,你前期的活动都缺少一种展现的诱惑,更何况我们也说不出承担运动员家属费用的大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兽血沸腾
沉香
这个知县有点背
奇门遁甲
玫瑰疯狂者
网游之星夜燕回
商游汉镜
炎之蜃气楼 灵境的龙神
花叶孤满楼
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