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杨澜素描(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杨澜很简单,虽然杨澜走的路很长,付出的也很多,但还是可以用简单的三个短语来概括。这三个短语是:风中的蝴蝶、与风对话的女人、阳光下的激情和温柔。这三个短语可以形象的勾画出杨澜的人生轨迹和价值取向。透过这三个短语,你会发现,杨澜首先是个女人,然后才是个好女人,再然后才是个优秀的电视女人。

  1、风中的蝴蝶

  说花说梦说女人。今天我们说杨澜!

  蝴蝶是美丽的,蝴蝶是轻盈的。蝴蝶一样的女人让人向往,让人心动,如果这个女人还能有编制视频童话的魔力,并在与风对话的过程里再现着阳光下曾经的激情和温柔,那这个女人一定就是杨澜。

  有人说,杨澜的微笑,就像春天的阳光,总是散发着一种温暖的力量,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我觉得杨澜更像是阳光下的一只蝴蝶,在自己的天地里传递着一种美丽与精彩,让所有喜欢杨澜的人都能够很清晰的看清楚,这个在电视圈里制作着美丽的美丽女人。

  此时,可以不去记录杨澜的以前,此时,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来了解这位风中的蝴蝶一样的女人,在电视里展现出的精彩。

  16年前,杨澜结束了学生时代,虽然稚气未脱,但在清纯的外表下显示着一种与他人不同的成熟。就像每一个人最后都要离开爸爸妈妈的呵护,独自去飞翔一样,杨澜的这份成熟与稚嫩也渴望着能到更加宽阔的天地去遨游。

  风中的蝴蝶即将开始生命里的第一次飞翔。天地是宽敞的,阳光是明亮的,这里的宽敞和明亮给了杨澜一个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空间,尽管那时的杨澜身上更多的还只是纯情的幼稚和校园里的洁净,但飞出校园象牙塔的蝴蝶注定是要在更加宽广的世界里飞舞的。

  杨澜说:“我是运气好!”这句简短的话反映出杨澜一种平常心。在杨澜成功的背后,绝对不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运气好就能替代的,其中的努力和付出都隐藏在这五个字里,也许看过杨澜的经历,了解了杨澜的心路历程,我们才会明白“我只是运气好”这简单的五字短语里包含的努力和付出。

  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杨澜很幸运的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开始了自己的主持人生涯。在主持《正大综艺》节目的四年里,杨澜凭借着自身的优秀和努力,很快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全线飙红,成为当时中央电视台首屈一指的当家主持花旦。

  在国内的电视圈里,杨澜成为一种新形式主持风格的象征和代名词。4年之后,杨澜不负众望,在第一届全国主持人评比中,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摘取了中国首届主持人最高奖项的“金话筒奖”。

  荣誉与危机并存,成就与失落相随。杨澜知道,事业的顶峰往往意味着下坡的开始,当杨澜拿到主持人最高荣誉的奖项以后,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在心里油然而生。很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杨澜萌生了退意。

  机会永远只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杨澜就是这样一个永远准备着的人,杨澜永远不会让你去决定她的命运,杨澜的命运永远都只在自己手里,这是杨澜从小就养成的好习惯。在随后的人生旅途上,这个好习惯让杨澜走过了一个更比一个高的事业顶峰。

  就在《正大综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全国,杨澜的名字也成为国人挂在嘴边的聊天对象之时,杨澜开始做出了这一生中第二次选择。离开《正大综艺》远走美国纽约。杨澜出国留学了。

  这时候的离开需要勇气,这时候的离开需要智慧。因为这个时候,杨澜正成为一种新的电视文化想像,杨澜也正成为人们谈论之时显示自我品位与文化的意象,这时候的离开无疑就是给自己的现在划上的句号,这时候的离开就意味着,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如日中天是一种状态,是过去的一种证明。激流勇退是一种心境,是对未来的一种求知。美国是杨澜从《正大综艺》退出后再次选择的目标。到美国去留学,不管以后会怎么样。但其实杨澜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叹息,有人不解,有人窃喜,有人沉默。杨澜还是走了,杨澜去了美国。从小到大,只要是杨澜决定的事情,就没有人能改变的了,也没有谁能让杨澜回头。两年以后,回国的杨澜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杨澜,用事实证明了,杨澜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当人们的视线被电视上走马灯一样频繁转换的节目和主持人诱惑着,晕头转向的时候,当人们在回忆里想着以前在杨澜的循循善诱里,听杨澜说出“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记忆力里,几乎要把杨澜遗忘的时候,杨澜突然出现,并用自己使用纯熟的电视武器,再次掀起了一场全新视角的“杨澜风暴”。

  这次杨澜借助的电视平台是凤凰卫视中文台。

  在加盟香港凤凰卫视的日子里,杨澜主持制作的《杨澜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高水准的人物专访纪录片,让国内观众在电视文化的海洋里,再次享受到杨澜带来的艺术审美快感。因为凤凰卫视,因为全新的视角,以前收看《正大综艺》的海外华人也开始再次关注她,并关注着杨澜带来的电视文化。

  只有两年的时候,杨澜竟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电视的道路上杨澜选择了越走越远,在人生的舞台上杨澜选择了越飞越高。

  杨澜的越走越远不是要跟谁较劲儿,而是杨澜从内心深处由衷的喜爱上了这个与自己大学里所学的英语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杨澜的越飞越高也不是跟谁叫阵,而是杨澜已经在四年的主持和两年的留学之后,再也无法停止内心对电视艺术的狂热追求之后所能做到的唯一选择。

  你告诉我,杨澜除了电视,还能选择什么呢?

  2.与风对话的女人

  女人都是喜欢做梦的,电视就是杨澜的梦境。女人都是喜欢在风中自言自语的,那些做过的节目就是杨澜在风中的倾诉。当你看到的时候,当你喜欢上的时候,你就会了解杨澜,你就会了解这个女人。这个在风中与风对话的女人。

  1996年初,杨澜被美国媒体广泛报道。在《纽约时报》头版报道后,《新闻周刊》又大幅报道。这应该是另一个梦的开始。此时的杨澜面临着毕业以后的选择。

  人生总是面临着十字路口的选择,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你站在中间的位置。四周都是迷人的风景,你可能拿不定注意,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还是坐在原地永远的等待,让生命在蹉跎里消耗尽最后一份热情?

  有些人注定是不会等待的,这些人的血液里有种不安定的成分,左右着这些人的思维,安排着这些人的命运。即便人生永远充满着未知和艰辛,也永远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杨澜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没有到达一个目的地之前,就有了新的目标。

  人生对于杨澜来说,就是一个又一个驿站,杨澜的一生注定是要走上一个山峰,再走上另一个山峰的。生命就在这样永不停息的攀登里变得完美,象山顶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纽约的学生时代刚刚结束的1996年夏天,杨澜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数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的纪录片,长度是120分钟。该纪录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全美国播出后,赢得了美国电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并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

  与风对话的女人开始了与众不同的自言自语。不知道是杨澜在梦中的窃窃私语赢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还是杨澜编织的梦境让观众再也走不出去。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留学让杨澜开始脱胎换骨,以新的电视方式让美国的电视观众开始接受并喜欢上了这个女人。

  你永远都无法去捕捉观众的心理,所谓众口难调。当这么多的人为了同一个节目,同一个主持人疯狂到一种痴迷的程度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个女人有如此大的魅力?是与风对话的痴迷?是来自东方的神秘?还是典雅在电视画面里的再现征服了这个流着西部牛仔血液的民族?

  这就是杨澜现象,以杨澜方式制造出的杨澜效应。

  同年,杨澜入选英国《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就是在这一年,杨澜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也成功的发行到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该节目的收视率在各地文艺节目中均获得不俗成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兽血沸腾
沉香
这个知县有点背
奇门遁甲
玫瑰疯狂者
网游之星夜燕回
商游汉镜
炎之蜃气楼 灵境的龙神
花叶孤满楼
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