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我们都是傻子(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而今他却亲口对我说自己没有了出路,我怎能不困惑:“好好的工作不干,你到底想干什么?”
     
       “什么好好的工作啊,房地产公司是站街发广告,穿制服是做社区保安,工资都低得买不回几多大白菜!本来是不准备来找你的,这些年我真是一言难尽啊!”表弟一股脑道出了实情,原来这些话他都吞一半吐一半,没跟他父母说完整。
     
       “你要端正就业观念,社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你说的这些都是很好的工作,别人能做,你也能做。”我只能这样说。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可是表哥你不知道,这些工作都是些什么人在做啊,小学没毕业的农民工一大堆!我大学毕业,我是有知识的人啊,却老被一个乡下来的农民工管着。”看来,在大学毕业的表弟眼里,这就是天下最大的不公了,我差点被他逗得笑起来。
     
       众所周知,农民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脊梁,他们固然没学什么知识,却也从没花什么学费啊;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性价比”堪称全国最高。——我这样想着,倒也并没说出“大学生‘性价比’最低”之类的话来。
     
       可这时,他已经委屈得快掉出眼泪:“都说‘知识就是力量’,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而我自己学了那么多知识,却没见有什么改变。我就纳闷了,这是咋回事呢?”
     
       听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捧腹大笑,如见范伟演《卖拐》!
     
       其实我肚子里的火气远大于笑声,但是我的生活态度决定了我宁愿仰天大笑,也不愿意对找上门来的表弟这样发火:“你不是说读大学有出路的吗?去找你高中的‘名师’去啊,他老人家不是说负责的吗?”
     
       毕竟,表弟这类“蜗居蚁族大白菜”也很可怜、很不幸。二十多岁,就白头不少,可惜这只是所谓“勤奋刻苦”和“考试高分”的特征,却不是知识与智慧的象征。
     
       一笑而过,我问表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那是一点没错。如果没有力量,如果没有改变,如果感到纳闷,你就得追问自己,你身上那所谓的知识,是知识吗?”
     
       “怎么不是!你看,这是我的毕业证,这是我的学位证,还有英语四六级证书。”表弟一边喊冤,一边拿“证据”给我看。
     
       我又被他逗得笑起来:“这是文凭,不代表知识。这个,真不代表。”
     
       表弟听了,顿时蹙眉,惊讶地看着我,就像我说的是天书似的。
     
       我只好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原话:“不要把在大学里呆的时间与学识混为一谈,有些人在大学里读了很多年书,也没有什么学识。”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的天,该不会是在说我吧?”表弟到底是上过大学的,这不,我把名人一搬出来,刚才都还在惊讶疑惑的他,立马就服了!
     
       “是不是在说你,用培根的名言一检验就知道了,因为我坚信‘知识就是力量’不会有错。你不是曹雪芹,你也不是曹雪芹一类的文人,现在更不是曹雪芹那个时代。我们这个社会不仅不埋没人才,而且急需人才,是金子就会发光,是知识就有力量。否则,需要质疑的不是弗兰西斯·培根,而是你自己以及你身上那所谓的知识。”
     
       (三)中国的大学生:个个都是高考“复读生”
     
       看到这样的标题,一定会有人这样反驳:“怎么个个都是高考‘复读生’呢?当年高考,我就是一次考上的,我就不是高考‘复读生’。”
     
       ——且慢,这里所说的高考“复读生”就是指你这样的人!
     
       想想你的中小学阶段吧,为了高考能拿高分,为了一次就考上好大学,你是怎么走过来的?
     
       本应睡眠休息的时候,你却没有睡眠休息。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使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成为家常便饭,这跟“复读”有什么区别?
     
       本应欢歌笑语、健康成长的时候,你却连抬头仰望蓝天的时间都没有,整天埋头死学死考,这跟“复读”有什么区别?
     
       为了高考,你从小就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做得比推磨的驴还多。题山题海,反反复复,千锤百炼,做出解题速度,做出思维惯性,做空潜力后劲。这不是“复读”又是什么?
     
       在学习时间被成倍延长、学习强度被畸形加大时,你本质上就是一个标准的高考“复读生”。因只参加过一次高考就以为自己不属于高考“复读生”,不是自欺欺人,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本质上都是高考“复读生”的大学生并不情愿被人称为“复读生”,可见在内心深处,中国人还是相当明了:加班加点地熬夜“复读”,就是“病态”、“低劣”跟“畸形”的代名词,谁都不愿意戴这顶帽子。
     
       可是,谁都不愿戴“复读”这顶帽子的中国人,今天仍在继续加班加点、死学死考,仍在继续着“病态”、“低劣”跟“畸形”的“学业”……仍在拼命地熬夜“复读”,——从小学就开始死学死考,从小学就开始没日没夜,从小学就开始竞相“复读”!
     
       所以,一点也不冤枉:中国的大学生,其实个个都是“资深”的高考“复读生”。
     
       而全国名校呢,因为是亿万高考“复读生”竞相追逐的目标,自然也就成了高考“复读生”的“荟萃”之地!
     
       以各种形式死学死考、熬夜“复读”,誓言“非清华北大不上”者,内心所谋求的,其实是想借高考这一低层次的知识平台,趁早跟清华北大“攀个亲戚”,以便今后到社会上有个“照应”。
     
       故只要能“攀上亲戚”,哪怕“复读”得昏天暗地,哪怕拼得个伤痕累累、“残花败柳”,也在所不惜,而这却正好暴露了他们在求学能力上的“心虚气短、江郎才尽”!
     
       因为,心虚气短者一般也心知肚明:没有真本事终究是做不出什么学问来的,倒不如就在高考这一关口,穷心竭力跟名校“攀个亲戚”算了。
     
       而真有志气、真有才气、真有本事,就不会围着高考这种低层次的知识加班加点、熬夜“复读”,就不会为了那压倒别人但却毫无意义的一分两分去拼杀;真有本事,到哪都一样不同凡响,没必要跟清华北大“攀亲戚”;真有本事,无论走到哪里,身上的才华傲气藏都藏不住,哪里还需要引什么“清华北大”为傲?
     
       好多中国人,在还没有踏进知识的真正殿堂时,就在小学阶段开始熬夜“复读”,就在中学阶段把所有的生机活力都提前支取出来,献给了鲁莽蛮干的、无休无止的、把活人训练成死机器的作业考题。
     
       而等到考上大学时,已是身心疲惫,伤痕累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生机活力却丧失或不足。这时,又怎么能把大学里的知识学好呢?仅凭高中那点可怜巴巴的知识,又怎能不一毕业就变成“大白菜”呢?又怎能不从“天之骄子”变成“天大笑话”呢?又怎能不去跟农民工抢饭碗呢?
     
       考研二字天生粘带“研究”的色彩和光环,但实际情况是,在考研的考场上,思考意味着考砸,研究意味着必败无疑。因为题量都太大,考生必须从头到尾,像机器一样提笔就解,“风驰电掣”,马不停蹄,否则连试卷都做不完。在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这样“疯解狂答”,怎么可能有思考和研究的时间?
     
       所以,考研实际上徒有虚名,它跟思考和研究没有什么关系。
     
       参加过考研的人都知道,考研承袭了高考所有的“特色”和“个性”,比拼的依然是题山题海锤炼出的“思维惯性”或者美其名曰“解题速度”。谁熬夜“复读”,谁练就一身“横肉蛮力”,谁把自己打造成解题机器,谁就考场取胜为王。
     
       跟高考不同的是,考研的“复读”是变本加厉的“复读”,因为考研之竞争拼杀更为激烈。
     
       高等数学应该是最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吧,但考研数学的考场上,谁停下笔来思考研究,谁铁定做不完。本人当教师时讲授过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考前也在题山题海上“操练”过、“复读”过,但上了考场仍然不敢怠慢,因为除了题量大、时间紧外,对手都“来者不善”。
     
       虽被考生戏称为“第二次高考”,但考研跟高考比,还真有那么一点不同。考研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报名程序,完全由报考者个人自己完成,不存在以班级组织起来报考的可能。也就是说,没有哪个考生是“随大流”被动地参加考研的。换言之,敢报名考研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底气,心里一点谱都没有的,人家名都不会去报。打个比方,不会玩微积分的,他敢报考理工科研究生?那不是找死吗,谁这么昏。
     
       故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而本人取胜的法宝和别的赢家一样,用一个字来表述就是:快!用两个字来表述就是:更快!
     
       快到什么程度呢,最快的大概三五秒就答一题,因为不少选择题本人纯粹是凭感觉——也就是所谓“题感”在作答。“题感”的背后是“复读”,是“烂熟”,是题山题海在做支撑。
     
       考研的输家呢,大多是没有“复读”或“复读”不力的人。这些“复读”不力的输家,人家大多也不是不会做,而只是解题速度慢了些。如果是不会做,人家早开溜了,考场又不留人。而慢的原因是没有“题感”,就去花时间思考探求;之所以没“题感”,是因为没有在题山题海上熬夜“复读”。
     
       我记得考数学时,我们那个考场没有一个提前交卷的。考试进行了两小时30分钟时,监考老师宣布:“还剩最后30分钟。”听到老师提醒,寂静的考场突然集体响起重重的、长长的惊叹声:“啊——!”然后,再次寂静下来,每个考生都埋头做到最后一刻。个别女性考生甚至因埋头解题到最后一秒钟,没能在答题卡上“画圈”而当场哭起来。
     
       作为考研的赢家,我本来最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哭也没用,考试的目的就是“优胜劣汰”,就是要通过竞争性的考试把水平高的人选拔出来。
     
       但我不会这样说,因为这话乍一听是对的,仔细一想却是错的。
     
       “题感”并不是学问,很多“题感”实质上是“思维惯性”,恰是做学问的大敌。解题速度并不代表数学水平,所以,一味追求解题速度的考研,选拔出来的不是水平高的,而仅仅是解题速度快的。
     
       这样,考研最终录取的,很多并不是人才,而是像我这样拥有更多体力熬夜“复读”、做出“题感”的蠢材。
     
       蠢人通常并不认为考试蠢,更不自认为蠢,这不难理解:垃圾食品吃得越多,越离不开垃圾食品,越拒绝承认那是垃圾食品;一身横肉蛮力的人,当然酷爱跟人比试力气,当然酷爱称颂比武台!
     
       不错,至少就数学而言,解题速度确实是检测数学水平的指标之一,但同时,解题速度也确实不能代表数学水平。因为跑得快不代表跑得远,更不代表能负重、做大事。陈省身、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大家就多次面对奥数试题束手无策,在他们那里,人们可以领悟到,解题快速很可能就是数学思想肤浅的表现。
     
       比如,拿一份考研数学的试卷出来测试甲乙二人。结果,甲在三小时内就做完并考得高分,而乙花了三天,虽然只解出一道试题,但解法却别出心裁,别具只眼。请问谁的数学水平更高,谁更有研究数学的能力?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伟人毛泽东指出:“出20个题,学生只能答出10题,但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的,可以打100分;而20题都答了,也答得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50分、60分。”
     
       解题速度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熬夜“复读”,在题山题海上“擂”出来。但创新更多的是与人本身的特质有关系,没有数学天赋的人,给他三年的时间备考,他可能考研数学打满分,但不要指望他解题别具只眼。
     
       当今中国的考试,从北京南京硝烟弥漫的“小升初”考试,一直到考研,实质上都成了考“题感”、考速度,最终是考熬夜“复读”的体力。
     
       最后连老师们也不放过,“命题专家”把老师们也拉上考场,给老师们评分定级。殊不知,老师的水平如何,还真不在于解题速度和考试成绩,而在于是否“会讲”、是否善于进行深入浅出的表达。
     
       对速度的追求成了全中国的“惯性”,这种追求速度的“惯性”无处不在,形成“中国特色”:喂猪的,四个月就出栏;教书的,一学年就发了40篇论文;小学生考试落后,父母赶紧花大价钱去“培优”,分数非快速拉起不可;小孩子感冒生病,先锋系列抗生素“侍候”,恨不得一针下去,永不生病……
     
       我忍不住要说:中国人,你怎么变得这么蠢?
     
       (四)我的英语比你棒,但我要说,学英语真的很浪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NO.ONE第一恋人
妖狐—育神之果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青春亡灵
一里江山
台北人
风一样的少年
王阳明全集之四(顺生录)
青春是一场刻骨的伤
大长今女性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