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证篇 一六四、以讹传讹谓颗为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三辅决录》云:“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①。”“果”当
     
     
     
      作魏颗之“颗”②。北土通呼物一由,改为一颗③,蒜颗是俗间常语耳。故
     
     
     
      陈思王《鹞雀赋》曰④:“头如果蒜,目似擘椒⑤。”又《道经》云:“合
     
     
     
      口诵经声璅璅⑥,眼中泪出珠子⑦,其字异,其音与意颇同,江南但呼为
     
     
     
      蒜符,不知谓为颗。学士相承,读为裹结之裹,言盐与蒜共一苞裹⑧,内筒
     
     
     
      中耳⑨。《正史削繁》音义又音蒜颗为苦戈反,皆失也。
     
     
     
      【译文】
     
     
     
      《三辅决录》说:“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果”字应
     
     
     
      当读作魏颗的“颗”,北方地区普遍把“一块”东西,改称为“一颗”,蒜
     
     
     
      颗就是世间的常用语。所以陈思王曹植的《鹞雀赋》说:“头如果蒜,目似
     
     
     
      擘椒。”另外《老子化胡经》说:”合口诵经声琐琐,眼中泪出珠子。”
     
     
     
      这个“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它的发音和意义与“颗”字是很相同的。江南
     
     
     
      地区只是称呼为蒜符,不知道叫作蒜颗。学者互相承袭,把这个字读成了裹
     
     
     
      结的裹,说范仲公把盐和蒜一起包在包裹里,放进竹筒中。《正史削繁》音
     
     
     
      义又给蒜颗的“颗”注音为苦戈反,两者都是错误的。
     
     
     
      【注释】
     
     
     
      ①前队(sùi 遂):指南阳郡。大夫:南阳郡置大夫,职如太守。
     
     
     
      ②魏颗:春秋时晋国大夫。
     
     
     
      ③由,同块。
     
     
     
      ④陈思王:即曹植。
     
     
     
      ⑤擘:分开;剖裂。
     
     
     
      ⑥璅:同琐。琐琐:形容声音细碎。
     
     
     
      ⑦ :同“颗”。颗粒。
     
     
     
      ⑧苞裹:犹包裹。
     
     
     
      ⑨内:同“纳”。纳入。
     
     
     
      【评语】
     
     
     
      通假是古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不知通假必然误解。因此,读书时应予以注意。
     
     
     [T.xt^小.说.天)堂)wWw。xiaoshuo txt.Net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暴皇的养女
年度10佳微小说,看完难以忘怀
德川家康10·幕府将军
埋伏
囧苏的养成计划
此生为君留
写给默默付出的人
如戏人生
禁爱之将宠
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