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民要术卷第四 园篱第三十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园篱第三十一
     
     
     
      凡作园篱法,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凡耕,作三垄,中间相去各二尺。
     
     
     
      秋上酸枣【一】熟时,收,于垄中穊种之。至明年秋,生高三尺许,间斸去恶者,相去一尺留一根,必须稀穊均调,行伍条直相当。至明年春,■【二】敕传切(一)去横枝,■必留距【三】。若不留距,侵皮痕大,逢寒即死。■讫,即编为巴篱【四】,随宜夹缚(二),务使舒缓。急则不复得长故也。又至明年春,更■其末,又复编之,高七尺便足。欲高作者,亦任人意。非直奸人惭笑而返,狐狼亦自息望而回。行人见者,莫不嗟叹,不觉白日西移,遂忘前途尚远,盘桓(三)瞻瞩,久而不能去。枳棘【五】之篱,“折柳樊【六】圃(四)”,斯其义也。
     
     
     
      其种柳作之者,一尺一树,初即斜插,插时即编。其种榆荚者,一同酸枣。如其栽榆,与柳斜植(五),高共人等,然后编之。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柯错叶,特似房笼(六)。既图龙蛇之形,复写鸟兽之状,缘势嵚崎【七】,其貌非一。若值巧人,随便【八】采用,则无事不成,尤宜作机【九】。其盘纾茀郁【一0】,奇文互起,萦布锦绣,万变不穷。
     
     
     
      (一) 明抄作“敕传反”,黄校陆录误作“敕博反”,金抄“传”字不清楚,“反”作“切”。
     
     
     
      (二) 金抄、明抄作“缚”,音篆,缠束、扎缚的意思;黄校陆录作“■”,黄校刘录作“剔”,湖湘本、《津逮》本作“剥”,渐西本作“■”,均误;《辑要》引则作“缚”。
     
     
     
      (三) “桓”,明抄阙末笔作“■”,是南宋本避宋钦宗赵桓的名字改的,金抄是北宋系统本,仍作“恒”不阙笔。
     
     
     
      (四) “折柳樊圃”,《诗经.齐风.东方未明》的一句。“圃”,明抄、湖湘本、《津逮》本均作“园”;金抄作“圃”,同《诗经》,《学津》本、渐西本及《辑要》引同。
     
     
     
      (五) 各本均作“直”,惟金抄作“植”,《辑要》引亦作“植”。这是指榆与柳混栽,榆如常栽法,柳则斜插,故从金抄作“植”。
     
     
     
      (六) “笼”,金抄、黄校、明抄同,明清刻本及辑要引作“栊”。黄麓森校记:“栊、笼古通。”“房栊”指窗棂,取义于横直敧斜,盘互玲珑。
     
     
     
      【一】 “酸枣”,野生小枣,灌木或小乔木,通常为灌木状,适宜于作砧木,俗亦名“野枣”。现在长江流域有栽培。古名“棘”,亦名“樲”或“樲棘”。《本草纲目》卷二九李时珍解释说,枣树高,故重朿作“枣”,棘树矮小,故并朿作“棘”。“朿”就是针刺。
     
     
     
      【二】 “■”,音川,指修剪树枝,俗称“川树”,实即“■树”。此字各本多讹作“■”、“剔”或“剥”,据金抄及清刻本改正。
     
     
     
      【三】 “距”是鸡距;这里指切除分枝时,要保留基部的一小段,像“距”那样,不能齐基部切光。
     
     
     
      【四】 “巴篱”,篱笆。
     
     
     
      【五】 古代所谓“枳”,兼指枸橘和香橙。但香橙是小乔木,刺也不太多;枸橘是灌木而多刺,适宜于作篱笆。《文选》潘岳《闲居赋》:“芳枳树篱。”刘良注:“枳,果树也,以为藩篱。”《要术》和潘岳所称的“枳”,应均指枸橘。“棘”即酸枣。枸橘与棘均适宜于种作篱笆。
     
     
     
      【六】 “樊”,遮蔽。“折柳樊圃”,折取柳条,插植围绕起来作园圃。
     
     
     
      【七】 “嵚崎”,高昂奇特。“嵚”音歆。
     
     
     
      【八】 “随便”,随其形状之所便。
     
     
     
      【九】 “机”,通“几”,指承放物件的各种几和座架之类。
     
     
     
      【一0】“盘纾茀郁”,形容枝干错综盘曲多变的各种奇特的形状。“茀”音弗。
     
     
     T:xt.小``说".天 堂小 说t x t-天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
短短6句话,胜读10年书
男色江湖
富不败家穷败家
皇家海盗
一百万
最后一次收获
父母带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陌上花开缓缓归
功利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