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民要术卷第二 粱秫第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粱秫第五
     
     
     
      《尔雅》曰(一):“虋,赤苗也;芑,白苗也。”郭璞注曰:“虋,今之赤粱粟;芑,今之白粱粟:皆好谷也。”犍为舍人曰:”是伯夷、叔齐所食首阳草也。”
     
     
     
      《广志》曰(二):“有具粱,解粱;有辽东赤粱,魏武帝尝以作粥。”
     
     
     
      《尔雅》曰(三):“粟,秫也。”孙炎曰:“秫,黏粟也。”
     
     
     
      《广志》曰(四):“秫,黏粟,有赤、有白者;有胡秫,早熟及麦。”
     
     
     
      《说文》曰(五):“秫,稷之黏者。”
     
     
     
      按今世有黄粱;谷秫,桑根秫,■天棓秫(六)也。
     
     
     
      粱、秫并欲薄地而稀,一亩用子三升半。地良多雉尾【一】,苗穊穗不成。
     
     
     
      种与稙谷同时。晚者全不收也。
     
     
     
      燥湿之宜,杷劳之法,一同谷苗。
     
     
     
      收刈欲晚。性不零落,早刈损实。
     
     
     
      (一) 见《尔雅.释草》,连郭璞注,并无“也”字。“虋”音门,“芑”音起。犍为舍人注《尔雅》,散见于各书所引,其注本已佚失。
     
     
     
      (二) 《初学记》卷二七“五谷”引《广志》无“魏武帝尝以作粥”句。《太平御览》卷八四二“粱”引《广志》同《要术》(只个别无关重要字有差异)。
     
     
     
      (三) 《尔雅.释草》作:“众,秫。”孙炎,三国魏人,受学于郑玄,《尔雅》的注释者之一。其注散见于各书所引,原注本已佚失。
     
     
     
      (四) 《初学记》卷二七“五谷”及《太平御览》卷八三九“秫”引《广志》均缺“黏粟”二字。
     
     
     
      (五) 引《说文》同今本。
     
     
     
      (六) 金抄作“■”,明抄作“■”,湖湘本作“■”(无此字)。按“■”是无患子科的无患子,因其子可作念珠,又名“菩提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十记载■木烧之极香,古人用以辟除邪恶。也许“■天棓秫”这个秫种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故有此名。兹姑从金抄。
     
     
     
      【一】 “雉尾”,未详,大概形容穗子细长,而上部的子粒轻虚不实。
     
     
     [T.xt^小.说.天)堂)w w w. xiao shuotxt. n et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
短短6句话,胜读10年书
男色江湖
富不败家穷败家
皇家海盗
一百万
最后一次收获
父母带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陌上花开缓缓归
功利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