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李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李绅(772—846)
     
       字号:字公垂
     
       籍贯:亳州谯县(今亳州人)。
     
       作品风格:通俗质朴,和谐明快
     
       个人简介: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补国子监助教。后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成为李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职。长庆四年(824),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五年(841)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居相位四年。会昌四年(844)因中风辞位。会昌六年(846)病逝于扬州,终年七十四岁。
     
       他曾和白居易等人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体。《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悯农二首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①,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
     
       ①午:中午。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的因果关系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和前两句联起来,构成了到处喜获丰收,遍地“黄金”的喜人景象。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惊人的创造力,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而沉痛。“农夫犹饿死”,有效地连接了前后的内容,突出主题。勤劳的农民获得了丰收,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了一幅画: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劳作,数不清的汗珠掉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再次补充了“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都是农民辛苦劳动的结果;这也为后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艰辛,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谁都应该知道的。但是,现实又是怎样呢?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农民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可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蕴意深远,不仅以说服力取胜,还在这一深沉的感叹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无尽的同情。
     
       《悯农二首》把整个的农民生活、命运,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作为抒写的对象,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的矛盾,入情入理,亲切感人。诗人还用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手法,增强了全诗的表现力。因此它虽然是那么通俗明白,却无单调浅薄之弊,能使人常读常新。在声韵方面诗人也很讲究,他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绝形式,这一方面便于自由地抒写,另一方面也使诗具有一种和内容相称的简朴厚重的风格。两首诗都选用短促的仄声韵,读来给人一种急切悲愤而又郁结难伸的感觉,更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后人点评
     
       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可惜李绅写的《新乐府》二十首今已失传,不过,李绅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也足以体现“不虚为文”的精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六弄咖啡馆
捡个乞丐养
网前截击
没事还是多挣点钱吧
《神秘巨星》:直升机父母,请不要替孩子成长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篁君日记
边城片马
紫竹尘心
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