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中国古代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道教的思想,起源于文明社会初期先民对自然与鬼神的崇拜。那时社会生产力低下,面对生存的艰难,先民们认为万物有灵。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相传,那时已经有人开始学道修仙,据说“人文初祖”的黄帝晚年十分苦恼自己一天天的衰老,便有了追寻长生不老的想法。他听说崆峒山有一位老神仙名叫广成子,已经活了一千二百岁,就去向他问道。广成子告诉他要保持心境平和,清静无为,坚持修炼,这样就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黄帝听了广成子的话大受启发,自此就跟随广成子学道去了。后来黄帝为救百姓而炼丹,在造鼎成功的时候,有条黄龙从天而降,把他迎上了天。黄帝的求仙学道,当然出于后世的编排,不过,这也多少反映出人们追求长生观念的古老。
     
       到了夏商时期,人们的信仰已初步形成了体系,对鬼神的崇拜也发展成了对祖先的崇拜。这时期已出现了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工作的宗教人士--巫祝。当时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分化,所崇拜的鬼神已经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所以到了战国时期,道教的神仙信仰已经流播很广了。那时,很多典籍都记载有神仙的传说,而且还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仙人。其中描写仙人最精彩的莫过于庄子了。他在文中这样写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既然仙境是那么美妙,那么神秘,所以从战国一直到两汉时期,差不多历代的帝王将相都曾广派方士入海寻求长生之药,秦始皇和汉武帝就是这群人的典型代表。
     
       汉魏两晋时期,是道教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先是张角奉《太平清领书》开始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那时他的信徒已遍布天下九州,颇有影响。后来,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又创立了五斗米教,由于其子孙与朝廷合作,所以五斗米教就从西南一隅广播于四海之内。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以及社会的谈玄风气,道教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东晋建武元年,葛洪把自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总结,写了《抱朴子》一书,这本书不仅丰富了道教的故事内容,而且还第一次将道教的思想理论系统化。
     
       唐宋时期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自从老子被神化以后,历朝历代都不乏崇拜者,但这都是民间私人团体的信仰,而历史发展到了唐朝,道教竟然成了整个国家的信仰。相传唐代初年,有个叫吉善行的人,他在羊角山遇见一位须发皓白、骑着白马的老人,老人对他说:“请转告大唐天子,只要在长安城东建一座安化宫,内设道像,就能永保李唐王朝天下太平。”说罢腾空而去。不久,这位老人再次显灵,声称:“我是太上老君,是当今皇帝的祖先。”从此,唐高祖李渊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就自称是老子的后裔,还封老子为“玄元皇帝”。紧随唐朝建立起来的宋朝,也很信奉道教,尤其是宋徽宗,他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教因受到唐宋皇室的力捧而备受尊崇,这一时期的发展也达到极盛。大江南北,宫观大兴,信徒日增。此时道教内部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特别是自汉晋以来一直隐而不显的道教丹鼎一派,由于汉钟离、吕洞宾等人的大力倡导,内丹之学始露于世。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的阐述也为内丹学的流行加了一把火。在这一时期,道教也通过各种文化交流的途径发扬到了周边其他各国。
     
       宋末元初,道教持续发展。王重阳在北方创立了全真教,他的徒弟丘处机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所以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与此同时,南方的天师道派、茅山派、上清派、灵宝派等道教学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此,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的大格局。明朝时期,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永乐大帝朱棣曾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他对和他有着相同偶像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
     
       到了清代,由于佛教的盛行,道教在政治上失去了崇高的地位,不过它在民间却受到了普遍欢迎。
     
       二、中国特殊形态的宗教--儒教
     
       儒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历代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了五千年,儒家文化已经深深扎进了中国人的血液中。有人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展示着儒家的要求和规范,所以这种信仰是一种独特的信仰,它虽然没有组织,却无时不在,这也许是我们把儒家思想称为儒教的原因。
     
       最初的时候,“儒”是从先秦时期的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它指的是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扬雄在《法言·君子》里说:“通天地之人曰儒。”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儒,术士之称。”他们所说的都是儒者的起源。
     
       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在周朝建立以后,曾经“制礼作乐”,为周王朝建立了在当时比较先进的政教一体的礼仪制度。但是东周时期,诸侯割据,朝政腐败,这套礼仪制度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春秋时期,天下分裂,战乱频繁,礼仪之道崩溃。孔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对社会混乱的状况很忧虑,希望国家恢复秩序,天下走向安定。孔子一生广收门徒,聚众讲学,还带着他的弟子奔走呼号,但是他的主张却没有得到诸侯国君的响应。于是,孔子开始转而整理古代文献。他不仅整理了前代人的文化成果,还提出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这些他都寄托于文献。所以,经过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后来就成为儒家的经典。由于孔子在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上的贡献,可以比肩于西周时期的周公,所以人们常常将他们并称为“周孔”,后来还把儒教的主张说成是“周孔之道”。
     
       秦朝是个短命的王朝,政权的颠覆缘于统治者的暴力统治。汉代一统天下之后,吸取了秦亡的教训,以仁政来治国。特别是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政治上四海归顺,天下太平;经济上商业繁荣,民众生活有了改善。唯独在文化思想领域是群龙无首,没有统一的思想。为此,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提出这种建议,即是对孔子的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儒家思想的新变。比如,董仲舒十分重视国家的礼仪制度的建设,尤其是统治者祭天、祭祖礼仪制度的建设,因为只有具备一套复杂的礼仪制度,才有助展示皇权神授、天人感应的道理。当然,这也有助于人们养成尊法守纪、安分守己的习惯。从此以后,儒家成为了儒教,儒教成为了国教,这就是没有宗教之名的宗教。后来儒教经过不断的发展与解说,逐渐使中国传统宗教彻底建立在由周公、孔子奠定的儒家学说的基础之上。
     
       隋唐时期,儒教礼乐制度的建设达到了成熟,盛唐时期制定的《开元礼》,成为后代历朝礼仪制度的模范,其中对于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都做了具有法典意义的规定。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盛唐的繁华,从此国家开始走向衰落。此时的儒者也开始反思儒教的效能了,他们一方面主张应该摈斥佛教、道教,另一方面认为救世在于救人心。所以,后世儒者对心性问题的探讨逐渐成了潮流。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宋代的程颢、程颐兄弟,以及他们的后继者朱熹。此时,那些过去被忽略的儒教经典重新受到重视,《孟子》、《大学》、《中庸》的地位与《论语》并列,被称为“四书”,成了士子们必修的最重要的著作。这一局面通过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和巩固。
     
       三、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随着和道教、儒教的交流融合,已经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了。佛教中国化的成就之一便是禅宗的出现。
     
       汉代是佛教在中国的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刚开始传入中国时,是依附于神仙方术的。东汉明帝的时候,官方开始认可了佛教,皇帝还派人去取经。
     
       到了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时期,西域各国的佛教学者开始来到中国传教。从此,佛经的翻译工作也渐渐多起来,佛教也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
     
       魏晋时,佛教依附于玄学,在上层社会特别流行。这一时期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此种观念与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所以佛就成了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谈玄,所以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而且翻译时多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语。
     
       东晋以后,由于社会长期动乱,人们生活不安,这时佛教反而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所以此时的佛教开始了广泛的传播,而且越来越深入到民间社会。
     
       隋唐时期是佛教的鼎盛时期。此时佛教在中国经过了四五百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大唐社会政治的稳定,天下的统一,经济的发达,文化的交流,都促使佛教进一步的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的标志就是出现了很多流派,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等。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彻底完成了。
     
       禅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菩提达摩,因为他被认为是中国禅宗的祖师。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在南朝梁武帝时期由航海来到中国。当时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拜见梁武帝,但相谈不欢,不久便乘小船渡江,北上洛阳城,后居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达摩创立了禅宗心法,讲究“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说白了,达摩规定参禅的最终目的就是究明佛心,所以禅宗又可称为“佛心宗”。后人评价达摩的贡献是“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从此,达摩的“壁观禅法”代代相传,至六祖惠能将其发扬光大。慧能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见性成佛”的境界。
     
       两宋时期,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相互吸收,相互交融。这一时期,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已经走向融通,儒、释、道三教之间也日益相互调和,宋明理学的形成便是这种趋势的标志。
     
       明清时期,禅宗进一步发展。明朝中晚期,被认为是禅宗的成熟期,因为这一时期随着净土宗的兴起,“禅净合一”的趋势逐渐形成。随后,因为禅宗讲究远离人世,以念佛坐禅为务,不问世事,所以慢慢走向衰落。这也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真理的又一次展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愿风裁尘
香港教父
山居笔记
资治通鉴
伯尔短篇小说选
文理双修
魔杖
爱上女王系列之永夜未央
白话列子
爱欲萌动+爱欲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