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中医知识知多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医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它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当然也是国学中的一部分,它有着与西医完全不同的思想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的目的往往是健康和长寿,所以它特别注重追溯事物的本源,在它看来,一切疾病都来自于阴阳五行的失调,它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合一,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分析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和规律,进而对症下药,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五行相辅的状态,进而恢复健康,达到长寿。
     
       四诊法是中医看病最基本的方法,这是对扁鹊看病手段的总结和发展。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通过望色、听声、写影、切脉四种方法给人看病,后人经过总结就形成了望闻问切:望诊是看看病人的脸色、舌头等,闻诊是询问病人最近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等,问诊是问问最近有没有发生过可以导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切诊是号号脉搏的强弱等。
     
       通过这四种方法得来的信息,当然需要医生进行加工、筛选、分析,然后得出致病的原因,进而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病。中医的治疗方法大致有中药、推拿、按摩、针灸、艾灸、拔罐等,如何运用这些手段视病情而定,它们或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根本的目的无不在于调节气血、脏腑,使之平衡稳定。
     
       二、中医与道的关系
     
       中医与道表面上看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它们的内在是相承相通的。
     
       中医与道有着天然的联系。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他认为“道”贯穿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之中,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是普遍存在的。中医也认为在生命的救助过程中,要从整体、全面、宏观的角度上去解读,而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绝对不会在中医中出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在这里“道”是法则、规律的意思;而另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里的“道”也是法则、规律、道理的意思。所以说,中医的智慧与老子的哲理是相通的。
     
       中医认为:“人和则无病,人失和则病。”这里的“和”,其实是指阴阳调和,只有阴阳调和了,神气行才会相和,血脉才会运行通畅,人体才会健康。中医在这里体现的就是和易学的内在联系性。《周易》认为万物之中,变化者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不仅把中医和易学联系起来了,而且还把中医和道联系起来了。所以说,中医之道就在于从天地、自然和人的整体来谐和阴阳,再巧妙运用摄生之道、方药针灸等传统疗法,来辨证地使神、气、形相合,阴阳之气协调,从而获得生命的健康和长寿。
     
       三、古代医学典籍简介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由《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组成,它并不是黄帝所写,而是古代医家、医学理论家假托黄帝之名联合创作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大约成书在战国时期,与《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名著,同时它还是中医史上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它以黄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形式,来阐述病因病理。书中不但讲了怎样去治病,而且讲了怎样才会不得病,也就是预防疾病,真正做到在不吃药的情况下能够健康长寿。其实,这才是医学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黄帝内经》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它的意思用现在的话就是说,真正的高手善于防患于未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你看,古人在这方面远比现代人聪明呀。
     
       2.《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它重点记录药类,所以被称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但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药物学经验的结果。它托名“神农”,只是借用“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的传说,提高该书的地位,增强人们的信任感,这是对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原书已经散佚,现在看到的是明清两代人的辑本。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这些药物又被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详细记载了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对各种药物的相互配合应用和简单的制剂,也做了一些记述。《神农本草经》全书的精华之处很多,最让人惊叹的是那时的人们已懂得许多特效药的运用,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
     
       3.《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写的一部医学典籍。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唐太宗称赞他:“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也敕封他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很宝贵,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也很重要,能救人于危殆,所以说它价值千金也不为过。因此,他才用《备急千金要方》作为书名。《备急千金要方》共有30卷,收集医疗方剂4500余首,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还有“人类之至宝”的美誉。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有《大医精诚》、《大医习业》两篇文章,主要讨论医生的道德修养和医疗理论、技术。医德与医术是评价一个医生好坏的标准,《备急千金要方》在这两方面所作的严格要求,成为后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150~219】,他名机,字仲景,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河南南阳人,因为他在长沙做过太守,所以又称张长沙。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正值东汉末年,军阀连年混战,人民颠沛流离,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等地疫情严重,很多人都得了伤寒病。面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他总结自己的从医经历,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的命运很曲折,能够流传下来真的很不容易。自从作者张仲景去世之后,它就开始了流浪。直到晋朝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它才被发现。此时左右它命运的那个关键人物名叫王叔和,他是晋朝的太医令,当时他看到的还是这本书的断简残章,可是这足以让他兴奋难耐了。于是,他便利用太医令的有利身份,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最终上天不负有心人,他找全了张仲景关于伤寒部分的论述和分析,加以整理之后,便命名为《伤寒论》。
     
       但这时《伤寒杂病论》只有了伤寒,还没有“杂病”部分。直到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杂病”部分才现了踪迹,于是《伤寒杂病论》的全貌得以面世。这事发生在宋仁宗时期,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有一天他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就是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是《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的内容与《伤寒论》很相似,经过考证,众人发现这就是《伤寒杂病论》的另一部分--杂病部。后来,经名医林亿、孙奇等人校订,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伤寒论》著论22篇,载方113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大致涵盖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部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一起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5.《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李时珍从小看父亲给人治病、开方,有时还跟着上山采药,耳濡目染,对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他有感于前代医书记载中草药名字的混乱和错误,继承父亲的遗志和教诲,决心好好整理一下古代传下来的药典,修改其中的错误,补充遗漏的药方,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他先后阅读了八百多种医药书籍,还多次到野外实地考察,对采回的草药逐一验证、筛选整理,三易其稿,花费近三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分为16部、52卷,约190万字,收录前代药物1518种,新增药物374种,合计1892种。此外,《本草纲目》还辑录古代单方11096则,附录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著作是历代本草的集大成之作,是16世纪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在国外,它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愿风裁尘
香港教父
山居笔记
资治通鉴
伯尔短篇小说选
文理双修
魔杖
爱上女王系列之永夜未央
白话列子
爱欲萌动+爱欲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