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战火硝烟(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个军队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有人曾看到过他们,但他们却在一阵狂风过后不见了,是他们冒犯了神,还是死于一场灾难?
     
       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525年,亚洲的新兴国家波斯举兵入侵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二十七王朝。在征服埃及的过程中,波斯国王冈比西斯曾派遣一支军队从底比斯出发进攻西瓦绿洲。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记载,这支军队“……是带着向导从底比斯出发的。人们知道他们到达了×西俄比亚城,居住在这个城市的据说是属于埃斯克里欧尼亚的萨摩斯人,隔着沙漠地带离底比斯有7天的路程。这个地方在希腊语里称为幸福岛”。据说,军队就走到这里,在这之后,除去阿蒙人和那些听过他们讲这些事的人之外,没有任何人能知道关于他们的任何事情了,因为他们既没有到达阿蒙人那里,也没有返回埃及。
     
       关于此,阿蒙人的说法是这样的:当波斯人从欧阿西司穿过沙漠地带向他们进攻并走到欧阿西司和他们的国土中间大约一半地方的时候,正是他们用早饭的当儿,突然起了一阵狂暴的、极其强大的南风,随风带来的沙子便把他们埋了起来。这样他们就失踪了。
     
       这是最早、最详细,也是唯一对波斯军队失踪一事的记载。“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提到的埃及第二十七王朝波斯军队失踪这一事件,引起后人极大的兴趣和各种各样的猜测。
     
       埃及开罗大学历史学教授费克里在他的著作《埃及古代史》中,推测他们是走入沙漠,因为迷路,结果都饥渴而死了。苏联学者阿甫基耶夫在《古代东方史》中,也认为“派往绿洲去的远征队都死在沙漠里”。也许这支波斯军队确实是葬身于黄沙瀚海之中,但疑问依然是存在的,因为至今在人们认为可能遇难的区域里并没有任何突破性的重大发现。费克里教授在《埃及古代史》中还写道,阿蒙神(古埃及人信奉的主神)的信徒说是神的复仇,让利比亚沙漠成了波斯人的地狱。因为根据希罗多德《历史》的记载,冈比西斯在征服埃及之后,变得有些疯狂了,在孟斐斯的神庙里,杀死了埃及人视为神圣的阿敬斯圣牛,阿彼斯圣牛是阿蒙神的象征,可能这就冒犯了阿蒙神。
     
       宗教上的猜测自然是荒唐的。对于任何悬案,人们都可以自由地遐想,但最终必须回到事实上来。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20世纪初开始,国外有志于探索这一悬案真情的人,便开始从事实地考察,以求寻找波斯军队失踪之谜的答案。1930年,英国军官温盖特曾作过一次考察,但没有获得结果。半个世纪以后,即在1983年,一支由美国与埃及联合组成的考察队诞生了。其中有美国人5名,埃及地质工作者14名。领队是波士顿36岁的小说家加里·查菲茨和32岁的迪恩·波德森。1983年10月5日,他们离开哈巴里绿洲(开罗以南大约150千米),向目的地西瓦绿洲一带进发。考察队经费由私人捐助。在厂商支持下,查菲茨作出15.59万美元的预算,并带有先进的雷达设备,它们发出的微波可探测到地下10米深处的情况。可以预计,这次考察如果获得成功,将为文明的古埃及历史增添新的篇章。然而,波斯军队失踪之谜至今仍未解开。
     
       不过,与失踪之谜有关的另外两个问题也不容忽视,它们的解决肯定也有助于谜底的揭开。一是冈比西斯为什么要出兵进攻西瓦绿洲?费克里教授在《埃及古代史》中说:当时埃及属于希腊化世界,而神谕是希腊化世界各地人民极为尊重的,神谕所预言的被信为事实。使冈比西斯对这块遥远的绿洲进行破坏的原因是这里的神谕说冈比西斯的天下要遭恶报,埃及人将重获自由。二是失踪军队的人数。希罗多德《历史》表明冈比西斯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征服了埃及,但没有说出军队的具体人数。自底比斯分兵后,进攻西瓦绿洲的军队可能要少得多。费克里教授认为这支军队只有几千人。加里查菲茨估计有3万,其中士兵只占1\/3,其余为奴隶、妻妾、小孩、铁匠、技术人员、卜师、书记人员、人质和车夫。
     
       我们殷切盼望有新的考古发现,希望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波斯军队失踪之谜总有一天将真相大白。
     
       难解的古罗马远征安息大军失踪之谜
     
       古老的罗马不仅孕育了文明,西方军事史似乎也是他们写就的,他们到处挑起战争,也留下了很多的谜团。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率领大军东征安息(今×朗东北),在今叙利亚的帕提亚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6000余人拼死突围,但突围之后却杳无音信。33年后,罗马帝国与安息签订了合约,双方开始相互遣返战争俘虏。但当罗马帝国要求遣返在卡尔莱战争中被俘的官兵时,却遭到安息国当局的否认。罗马人惊奇地发现,当年突围的古罗马第一军团6000余人神秘地失踪了。罗马人几番寻找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那么,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北匈奴郅支单于攻占乌孙、大宛,威胁我国西域地区。汉武帝派都护甘延寿和都护副校尉陈汤出兵至康居,剿灭郅支单于。汉军在康居见到一支奇特的军队,“土城外有重木城”拱卫,“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这支军队被西汉军队降服后,俘虏的士兵被全部收编。后来,西汉政府又在祁连山下设立骊县安顿了这批俘虏的士兵。历史学家认为,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构筑“重木城”防御工事和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形状的防御阵式。所以这支军队可能就是卡雷战役中突围而出的普布利乌斯领导的罗马第一军团的残部。
     
       据分析,很可能是当年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6000余人从帕提亚的卡雷突围之后,辗转各地。后来又突破安息东部防线,进入中亚,被郅支单于收编为雇佣军。在公元前36年西汉与郅支之战中被陈汤收降,带回中国。
     
       但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重木城”和“鱼鳞阵”并非完全是属于罗马人的军事艺术。在中国,编木或夯土为城古已有之,外城为郭、内城为城是中国古代通制。而且,《左传》中记载,中国古代也曾使用“鱼鳞阵”,当时其正式名称叫“鱼丽阵”。
     
       20世纪40年代一位名叫德效谦的英国著名汉学家,对这一课题做过大量工作。他在1947年撰写的《古代中国之骊轩城》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骊轩”,后又改称“大秦”,《后汉书·大秦传》就是以“大秦国一名犁轩”这句话起首的。文章接着指出中国古代以外国国名命名的城,当时只有新疆的库车和温宿,它们都是袭用移民的旧称。骊轩城的出现,自然会与外国侨民相关。进而运用史料说明,骊轩城最早在中国西汉版图上出现是公元前20年,那正是罗马帝国向安息要求遣返战俘的时间。这绝非历史的巧合,它说明在卡尔莱战役中突围的罗马远征军,正当其故国寻觅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早已到了中国,并在祁连山下落脚了。
     
       直到公元592年,鉴于骊轩人已和汉族人融合,隋文帝下诏将骊轩县并入番禾县。至此,骊轩建县共612年。中国的骊轩人就这样在历史中悄然消失了。
     
       但由于在对骊轩古城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没有取得什么有价值的成果,人们推断骊轩古城可能早已深埋地下,成为城下之城。由于证据不足,第一军团的消失至今仍是罗马史上的一桩悬案,是2000年来留给人们的一个难解之谜。
     
       波斯波利斯王宫被毁之谜
     
       波斯波利斯是×朗古波斯帝国阿基梅尼德王朝时期的宫城遗址。波斯波利斯的宫城除了有历史建筑方面的意义之外,它的建筑和雕刻也反映了当时波斯和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反映了波斯如何把这些文化因素与自身的文化融为一体。然而,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意义的波斯波利斯王宫却被烧毁了,其原因是什么呢?
     
       波斯波利斯位于×朗法尔斯省首府东北60千米处,是国王大流士在位时期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建造的。据记载,这一规模宏大的王宫,是大流士的接见厅和薛西斯的百柱殿。王宫的大门是由坚固的巨石砌叠而成,上面雕琢着雄伟的带翼圣牛雕像。台基是岩石凿成的平台,长约500米,宽为300米。墙壁用岩石浮雕装饰,有国王、大臣、成排的战士和被征服民族的纳贡者。殿堂是由许多高大的、独特的石柱组成,柱子高达18米,上面架着木质的顶棚。
     
       王宫前面是巨大的白云石砌成的阶梯,阶梯的斜度不大,宽可容10匹马并排通过。整个王宫的建筑包括岩石浮雕、釉陶砖瓦、各类壁画及黄金、象牙镶嵌物等。即使走马观花将波斯波利斯各殿游览一遍,也需大半天时间。当年这里曾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前来朝见的各国使节络绎不绝,天南海北的贡品被卫兵们搬到金库存放,波斯波利斯就是阿基梅尼德王朝强盛时期的象征。
     
       但是不幸的是波斯波利斯这座壮丽巍峨的王宫后来被人给烧毁了。
     
       到底是谁给焚毁的,又是怎样被焚毁的呢?这在历史上是一个谜题。根据史学家的研究,一般认为波斯波利斯王宫是毁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兵燹之下。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村,一举击败大流士三世的军队后,为了在政治上彻底摧毁大流士的政权,继续东进,亚历山大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巴比伦、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亚历山大在这里进行了惊人的掠夺,洗劫了波斯波利斯的王宫,掠得12万塔兰特的财宝,曾调集2000匹骡马和3000头骆驼来运载这些巨额的财宝。不仅如此,亚历山大还下令焚毁波斯国王的王宫,熊熊大火将这宏伟壮丽的建筑顿时化为砾土和灰烬。但究竟如何,史学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美国学者富勒在《亚历山大新传》中更认为:“在波斯波利斯,亚历山大焚毁了克尔克斯(薛西斯)的王宫。其目的就是要向所有的希腊人宣布,这个复仇的战争已经胜利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根据古代史学家的著述认为:亚历山大“把万王之王的伟大宫殿焚毁了,声称是希腊人对薛西斯焚毁雅典的报复”。苏联学者塞尔格叶夫、狄雅可夫及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也有类似的意见,认为:“为了报复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远征对希腊的蹂躏,亚历山大烧毁了波斯波利斯富丽堂皇的波斯王宫。”这一观点也普遍为我国许多史学家所接受。
     
       其次,美国学者杜兰·威尔在《世界文明史》中则认为:“亚历山大失去理智,结果将这个壮丽的城市烧成灰烬。这也许是由于他们在前来的途中看见800个希腊人因为各种理由而被残害。有的被斩了手,有的被砍了腿,有的被挖去眼珠,有的被割去耳朵,才如此盛怒。”
     
       然而,亚历山大烧毁波斯王宫也有另外的版本。古希腊史学家狄阿多拉斯、冠提斯和普鲁塔克却认为,是亚历山大在酒醉后受到雅典名妓泰绮思的挑逗、激励而放火烧的。“在泰绮思的鼓励、纵容下,国王亚历山大被说服亲自参与其事。他头戴花冕,手里举着火炬,从坐骑上开始引导大家行事。他们以一种粗野的方式围着宫殿狂舞、高声乱叫并兴高采烈地举着火炬点燃王宫。他们焚毁王宫是想表明自己想念家乡,而不打算在野蛮人中住下来。”这是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所描写的。
     
       日本学者大牟田章则根据古希腊史学家的记述在《亚历山大》一书中分析说:“根据当时所发表的文献记载,也许是亚历山大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为了报复,才这么做的。但是,我们详细研究之后,认为这个理由并不能成立。
     
       当时的亚历山大正积极地希望与波斯人重新和解,他不可能以报复为理由,这么戏剧性地把当时最有名的百柱殿予以烧毁,更不可能表示东征已经结束。”他还说:“有个传说,叙述了亚历山大在一次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他的身边坐着一个雅典名妓泰绮思。她对亚历山大开玩笑地说,愿不愿意放一把火,把波斯王宫烧掉?亚历山大一时冲动,真的就放起火来,一时之间整个宫殿都陷于一片火海之中。当将士们匆忙赶来看是谁放火的时候,只见烂醉的亚历山大正不停地放火取乐,因此谁也不敢阻止。他清醒之后,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后悔不已。我们认为,这次纵火事件,很可能是亚历山大‘最后的冲动爷所引发的,这似乎比较可信。”
     
       此外,也有人认为王宫是在亚历山大举行盛大酒宴时,偶然起火的。
     
       今天的波斯波利斯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每个来访者都会在这里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到底波斯王宫是怎样被焚毁的,尚有待于继续研究。
     
       拿破仑为何会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
     
       以征服为目的的战争有时可以说是伟大的,伟大的拿破仑就是一个征服者,但他在滑铁卢的失败让世人为之扼腕。
     
       1815年6月发生于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战。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
     
       滑铁卢战役的进程既惊心动魄,又富有戏剧色彩,许多微妙因素影响了战局,使法军的锐势急转直下,失去了几乎到手的胜利。
     
       那么这些因素是什么,又是什么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815年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回到巴黎,东山再起。欧洲各国君主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力图绞杀。拿破仑迅速组织抵抗,他制订了正确的战略部署,决心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结束战斗,以迅猛的动作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但由于下属将领贻误战机和对命令的错误理解,以及天气等原因,这一计划未能实现。英军在大举后撤后仍坚守在滑铁卢村南的圣让山高地,决心同拿破仑决一死战。
     
       6月18日中午,随着三声炮响,滑铁卢之战的帷幕骤然拉开,排山倒海的法国骑兵呼啸而上,但英军顽强抵抗,以猛烈的火力压住了法国骑兵的锐势,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整个下午的激战没有片刻停歇,处于浴血苦战之中的双方都失去了完全控制局势的力量。黄昏到了,拿破仑亲自率领自己的近卫军又向英军阵地冲去,但是就在这个时刻,英国的援军到了,而拿破仑一直相信在英援军到来之前会前来救援的法军格鲁希元帅的部队却始终未到。
     
       形势急转直下,英军趁势发起总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苏镇舞会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极品太子之烈焰红唇
而己集
巴黎伦敦落魄记
东京仙履奇缘
超小心暴君男友
最小说-第十三辑
香椿树街故事
长袜子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