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当然不会相信这类迷信色彩很浓的民间野史。一些动物学家对这一现象有另外一种解释,认定是人为造成的灾祸,即当地山民大肆捕杀,遂造成野骆驼数量骤减。这种解释听起来蛮有道理的,可我觉得仍有商榷的余地,起码不是野骆驼在短时间里衰亡的唯一原因。不错,据当地史籍记载,明末清初时,日曲卡山麓一带出现了许多以捕捉野骆驼为生的猎户,用现在的话来讲,抓野骆驼已成为当地山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人类毫无节制的狂捕滥杀,必然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减少,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仍有两个疑问无法解释清楚。第一,当时火器还不发达,属于冷兵器时代,边陲山野的猎户,装备肯定很原始,无非就是刀叉弓箭,最多还有捕兽铁夹和大呼小叫的猎犬,凭这些东西,很难想象就能把一个兴旺发达的物种剿灭干净;第二,日曲卡山麓一带自然环境特别适宜野骆驼生长,尕玛尔草原牧草茂盛,水源丰沛,没有饮食之虞,更有利于野骆驼的是,享有生命之舟美誉的尕玛尔草原往西去,就是有死海之称的戈壁沙洲,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对其他物种而言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对野骆驼而言却是理想的栖身之地。骆驼是沙漠之舟,可在戈壁沙洲自由出没,遇到猎人追撵,逃进浩瀚的戈壁滩去就没事了,没有哪个猎人吃了豹子胆敢闯入神秘莫测的戈壁沙洲去捕捉野骆驼的。
     
       非说是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导致野骆驼绝迹,在明末清初还不具备现代化狩猎工具的年代,在日曲卡雪山这块特别适宜野骆驼生存的土地,恐怕是言过其实了。肯定还有其他鲜为人知的原因,我要找到更科学的解释。
     
       我翻阅资料,查看远古时代的恐龙、中古时代的剑齿虎和现代的大熊猫,为什么会灭绝或走向衰亡。
     
       关于恐龙的灭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白垩纪宇宙一颗行星与地球相撞,发生大爆炸,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物种都在那场大爆炸中死亡殆尽;有的认为是地球进入冰川期,气温骤降,大片植物冷死,恐龙饥寒交迫,也成批倒毙;有的认为是一种很厉害的瘟疫在地球蔓延,反反复复流行,夺走了恐龙等许多动物的生命;也有几位动物行为学家持这样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是跟恐龙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大凡爬行动物,采用卵生方式繁殖后代,鸟类也产卵,但需要亲鸟抱窝孵化,雏鸟才会出壳,而爬行动物的卵生方式要简单得多,将卵产在土坑里后,母兽便扬长而去,靠自然温度孵化这些卵,母兽也不承担养育或保护幼兽的责任,幼兽出壳后自生自灭。爬行动物选择这种繁殖机制的好处是,母兽免去了育儿的艰辛与麻烦,也避免了育儿期易遭袭击的风险,还能腾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下一茬繁殖。但是这种繁殖机制的最大害处是,幼兽得不到母兽的庇护,也得不到母兽传授的觅食饮水躲避敌害的生存知识,完全凭本能挣扎求生,完全靠运气获得存活机会。刚开始时,东产一窝蛋,西产一窝蛋,又不必劳心费神地去孵化去养育,好不快哉。爬行动物这一繁殖机制使恐龙这个族群数量猛增,兴旺昌盛。
     
       但随着地球上物种越来越多生存竞争趋于白热化,爬行动物这一繁殖机制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无人看守的上面仅盖着薄薄一层浮土的恐龙卵成了许多动物觊觎的食物。硕大饱满的恐龙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一枚蛋就够一只中型兽类饱餐一顿的。发现一窝恐龙蛋就好比发现了一座粮食仓库,可以坐吃好长时间。恐龙蛋里有小生命在孵育,因此不会腐烂变质,这顿吃不了可以留着下顿吃,今天吃不了可以留着明天吃。要是小恐龙破壳而出,那更好了,稚嫩的毫无防卫能力的小家伙更受掠食者们的青睐,就像今日人类餐桌上的烤乳猪一样,是大开胃口的珍馐佳肴呢。于是,饥肠辘辘的掠食者钻头觅缝寻找恐龙卵,肯定有不少胆子特别大的家伙冒着被成年恐龙吃掉的危险,悄悄跟随在这些临近产卵期的巨无霸后面,以期捷足先登。利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高利益要冒高风险,高风险能带来高利益,险恶的丛林本来就是冒险家的乐园。就像今日人类社会里的毒贩,明知一旦被抓住就会绑赴刑场,但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一样。法国有一位名叫詹姆斯专门研究恐龙的动物学家甚至断言,发展到后来,每一条临近产卵的恐龙身后,都麇集了一大群居心叵测的掠食者。在我的想象中,此番情景,很像今日歌星、影星和球星身后跟着一大群追星族一样,当然,不能叫追星族,而应当叫追蛋族。许多恐龙体形庞大,动作笨拙,目标显眼,无法藏匿,也无法钻进隐秘的地洞去产卵,也就甩不掉粘在身后的掠食者。乍看起来优点不少的繁殖机制变成物种衰亡的祸根。久而久之,恐龙繁殖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小,能顺利孵化并长大的幼兽越来越少,最终被无情的大自然彻底淘汰了。
     
       当年在地球上盛极一时的称王称霸的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中,只有龟类、蛇类、鳄类和蜥蜴四大家族存活至今。它们没被大自然淘汰的原因,除了体形相对较小,动作较灵活,较易躲藏外,最根本的一条,是对爬行类繁殖机制作了必要的补充或修正。龟类总是在夜深人静时,蹑手蹑脚悄悄爬到水边的沙地去产卵;蛇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抛弃了爪子,细长的身体便于钻进隐蔽的洞穴繁殖后代;鳄类怕产在草丛或浮土下的卵被掠食者窃取吃掉,不吃不喝守候在产房旁,直到小鳄鱼孵化出壳;蜥蜴临产前会用强有力的爪子在土坡上挖掘可供藏身的洞,在土洞产下卵后,不会立即离去,而是在产房四周巡游数日,确信没有想伺机作案的盗贼后,这才一步三回地离开这些宝贝蛋。
     
       关于剑齿虎的灭绝,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剑齿虎传统的食物——猛犸象随着地球进入冰河期而大批死亡,剑齿虎巨大的门齿只适合猎杀大型草食动物,而对付不了行动敏捷的小动物,食物链断裂,因此剑齿虎也就被大自然淘汰了。可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中古时期大型食草兽并非猛犸象一种,还有暹逻牛、原种马、巨蜥和大鳄等等,一般来说食肉兽都是机会主义者,逮着什么吃什么,剑齿虎不可能如此偏食挑食,只吃猛犸象而不吃其他东西。再者,剑齿虎在面对中小型猎物时,过分发达的门齿虽然是个累赘,但其虎爪也很厉害,尖利的指爪就像小匕首,不用张嘴噬咬,狠狠一爪扫过去,就能把中小型猎物扫得灵魂出窍,因逮不着东西吃而遭致整个物种灭绝的理由显然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幽冥录
让女孩受益一生的成长故事100篇
菊隐寺夜话
中国童话百篇·一
幼学琼林
马嘶岭血案
女人,不能“丑”
酥油
契诃夫1892年作品
我以为我是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