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制造天才的过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艾早惊奇地扬起眉梢:“行吗?他过了年才十四岁!”
     
       “那有什么?”陈清风摩拳擦掌,“如果他是千里马,我们就要做伯乐。天才要及早发现,及时引导,否则会埋没在青阳城里浪费生命。”他说得慷慨而且悲壮。
     
       艾早耸耸肩,不再诘问。可是私底下她对艾晚说,艾好胆子这么小,说句话都会哆嗦,“陈清风从哪儿看出来他是天才呢?”转念一想,艾早又有了解释:奇人奇相,相命书上是这么说的。艾好长这么胖就是异相,要不然的话,为什么他小时候不胖,十岁以后忽然就胖起来了呢?我们一家都没有胖人,艾好的模样不是反常吗?
     
       艾晚就这样听着艾早一个人念叨,想过来想过去的,否定之否定,怀疑之怀疑。艾晚觉得自己插不上话。其实艾早也不是征求她的意见,艾早只把艾晚作为一个倾诉对象,一个人肉的而不是竹条的篓子,可以妥当地把那些支离破碎的思绪盛进去,不担心有一天漏出来。
     
       艾早犹豫到最后,觉得应该相信大学生陈清风,配合他的这项伟大的“天才制造工程”。
     
       艾早带着陈清风去了县供销社和县教育局,拿着文化馆开出来的介绍信,找爸爸和妈妈做访谈。艾好在胎儿时期有什么反常?出生时脑部是否受到过不正常的撞击?婴儿时期食品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几岁开始识字?家长强迫教育还是艾好主动学习?什么是他的读书习惯?知识的兴奋点在哪儿?对事业和未来有什么设想?高考目标是北大还是清华?
     
       采购员出身的艾忠义不太习惯这种直奔目标并且具有强烈诱导意味的谈话,他坐在陈清风面前,两腿并得很拢,双手合掌夹在腿缝里,紧张而又戒备地盯住对方手里的笔记本,好像一个正在接受着某种审查的犯人。他被前些年里一次接一次的政治运动吓得怕了,对任何形式的谈话都心中忐忑,生怕一不留神说错了什么,对他的儿子不利。陈清风从他那里得到的所有信息,都是中性的,朦胧两可的。
     
       “如果你妈妈也是这样的态度,报道很难写。”陈清风忧心仲仲。
     
       艾早笑眯眯保证:“不会的。”
     
       果然是不会。妈妈是教育局的会计,在教育行业浸润多年,深谙讲述技巧,懂得如何跟着采访人的思路走,如何把对方需要的材料“喂”给他,包括适当地添油加醋。她甚至还提到了“胎教”这个当年很先进的理念。在她的描述中,艾好生下来就是个神童,她和艾忠义是一对基因出众的父母,艾家的孩子个个不同寻常。
     
       她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生过一个残废的孩子,那是个重症脑瘫儿。
     
       “我妈妈真是敢扯啊!”两姐妹单独在一起时,艾早对着艾晚惊叹。然后她又放肆地弯腰大笑:“我现在知道了……报纸上那些文章怎么写出来的了……哎哟妈呀,这太可笑了!”
     
       但是陈清风自己对这个母亲的讲述很满意,因为通讯报道中适当的“修饰”是必要的。他小心翼翼用了“修饰”这个词,试图把它跟撒谎、跟欺骗、跟弄虚作假区别开来。可是连小学生的艾晚都知道,背后的意思其实是一样。
     
       陈清风这个人做事不马虎,为了更多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他接着寻访了艾好的幼儿园老师,艾好的小学和初中老师,还有艾家的左邻右舍。他的最后一个采访对象,是从小照料艾好长大的艾家保姆胡妈。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陈清风背着一只洗得泛白的帆布采访包走进胡妈丈夫的木器店,在满地的木板、刨花、竹丝和铁环中间坐下来,恭恭敬敬递上一支烟。很好的“大前门”的烟,陈清风为了采访方便特意掏腰包购买的。箍桶师傅噙着香烟吞云吐雾时,陈清风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自己上门的目的。箍桶师傅一声不响地听,不说行,也不说不行。一支烟抽到屁股时,他才用黑黑的指甲掐着烟头,塞到脚底下,拿鞋底碾灭,扬声朝后面院子里喊:“哎!哎!”
     
       这个“哎”就是胡妈。
     
       胡妈出来了,头发上衣服上一股烟熏火燎的味。她正在生炉子准备做饭。炉子生了一半被男人喊出来,她显然不乐意,嘴巴里嘟嘟囔囔。陈清风直觉到这个大妈不好说话,尽量赔着笑,把采访目的不厌其烦地复述一遍。胡妈专注地听,万分警惕地打量陈清风,直到他掏出县文化馆的介绍信,才相信他不是骗子。可是胡妈紧跟着说了一句话:“你们别作孽了,那孩子经不起折腾。”
     
       说完便走,回后院继续生炉子。
     
       陈清风心里有点郁闷,采访当中头一回碰到了这么不肯合作的人。他找到艾早,问她胡妈跟艾家是不是有矛盾?艾早眉毛一扬说:“怎么会?胡妈对我们好得不能再好。”
     
       陈清风就想,胡妈是劳动人民,劳动人民都是朴实的,低调的,不事张扬的。从这个角度想,胡妈的态度也正常。
     
       大致说起来,采访过程很成功,一篇颇具轰动效应的重量级报道已成雏形,正在陈清风的脑子里生长和膨胀,他只需利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发愤写成文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战争论
似水柔情
大卫科波菲尔上
诱爱圈套
疏影在天苍
别样的江湖
俗人狂想
言行龟鉴
黑眼睛
神奇动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