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背影

作者:三毛

更新时间:2021-03-01

阅读第一章 直达底部

背影全文阅读

《背影》摘自三毛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在丈夫荷西去世后,悲痛的三毛写下这部散文集,其中饱含她对丈夫的思念。《背影》一文中描写了许许多多父亲母亲的背影,落笔之处尽显悲伤,感人至深。
“她曾经是,雨季中忧郁的少女,撒哈拉沙漠里快乐的小妇人,然后又成为一个守望在台湾岛上的忧伤寡妇。她爱流浪,爱沙漠,爱美丽和浪漫,爱那个平原大野的男人。经历了四十八年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轰轰烈烈,生死歌哭,在离千万爱她的人而去之前,她说:‘我已经度过了异常丰富的一生。’”

一个人一生所要走的路,在他的童年时代、少年时代或许也是能够被定下来的。“命中注定”其实也不然,在人的生命开始以后,如若有那么一个人能认认真真地、痛痛快快地、一心一意地影响他、鼓励他,人的可塑性即可被发挥到极至
就像三毛,她的父亲便是她这一生的引路人,如果他对三毛的爱好、兴趣横加阻拦、强行抑制,或许,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一位成功的女性了
再者,人必须要懂得去培养自身的兴趣。就像书中三毛写道:“一个艺术家,为什么会为了爱画、爱音乐甘愿终生潦倒”。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付出行动,用行动实践爱的诺言,才不至于“沦陷”为“只有东风而万事皆不具备”的幻影。像三毛,她爱书,爱文学,那么她就用一生的付出来实践她的诺言,一系列如《背影》的作品就是她爱书的见证。她爱书就如别人爱画一般,她把书当成一幅画、一首曲子来鉴赏,来品位,所以,她本身也就是一种艺术了。
沉重的付出才会有辉煌的收获。

《背影》是上了读者文摘的三毛作品。三毛的文笔如何在细致而简练之处感人,就无需我多做描述了。而透过《背影》可以思考的是,我们以及我们的父母,似乎永远也学不会如何正面表达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爱。只能写在纸上,只能放在心里。可以参考三毛另外一篇文章《一生的战役》。
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人的悲剧。但愿等到我们下一代,可以转身面对父母有一个正面的拥抱。
从《背影》开始,三毛的作品充满悲伤,虽然她很努力地让自己乐观。这本书,很明显地分成了两个段落:荷西在世时候的三毛,荷西离开以后的三毛。只有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有多么可贵,多么无法复制无法重来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三毛的作品,由《撒哈拉的故事》开始,就是她游历的记叙,也是她情感的记叙。与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三毛的文章充满欢笑、喜乐。读者阅读她的小说,仿佛感受着她愉快的婚姻生活,就是面对着大风沙的侵袭,她也是积极和乐观的;然而,自荷西死后,三毛的文章却一下子黑暗起来,文字不再有笑容,代替的只是悲伤,自此,作品塑造了一个哀伤过客的形象。



著有散文、小说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十余种。三毛散文取材广泛。其记游散文如《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融知识性,趣味性。叙述哀情的散文如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盛放在呼啸而过的青春
藏香: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不伦的季节之冬阳
红肚兜
放假7天,我和女儿吵了8场架!
安妮日记英文版
许我偷偷喜欢你
UFO未解之谜
妖娆令:至尊驱魔师
悲观主义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