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曼陀罗】04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蒋公的孙子、蒋经国先生的儿子蒋孝武,不久前过世了,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章孝严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悼念他,其中提到蒋孝武先生内心里十分渴望做一个平常人,有平常的心,过平常的生活,可惜由于家世背景,使他连这最普通的渴望都难以实现。他过世前的最后几年,心里因此有很大的挣扎,笃信佛教,到几乎快要实现做平常人愿望的时候,竟不幸与世长辞了。
     
       我读到这篇文章,深深感受到做为一个平常人是多么幸福的事,而假使有一个不平常的家世背景,还能拥有平常身心是多么难得的事。这使我想起明朝的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的两句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平常人无法珍惜平凡、平常、平淡的生活,那是由于得来全不费工夫,豪贵之家的子弟不知平常生活,故踏破铁鞋无觅处呀!
     
       白居易有两句诗也可以表达这种意境“金谷太繁华,兰亭阙丝竹”,一个人在繁华的时候,很难体验真淳的可贵,等到“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时候,往往已经来日无多,如何培养一种胸襟,在繁华之际便知道真淳的可贵,在不凡的时候,就认识能平凡生活实在是人生的幸福。
     
       最近电视上有一个泰山午后茶的广告,文案说:“伟大人物也有平凡人的追求”,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如果再加上一句就更完整:“平凡人物也要有伟大的怀抱。”当然,如果以“伟大人物”做标准,所有的伟人几乎都不是“天纵英明”,而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甚至挣扎,也就是说伟大的事功其实都是平凡人所创建的,但一个有伟大事功的人是否能幸福,则在于伟大之后还有没有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些炙手可热的人常挂在嘴上的东西,当我们看到一位政治人物上台下台的时候,他都会说要有平常心,而富豪在财富起落的时候,也会自况说有平常心。但是,真实的平常心是什么呢?
     
       “平常心”原是禅宗的用语,最早提出平常心的是马祖道一禅师,他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谓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皆是道。”
     
       后来,临济禅师加以演绎,落实于生活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可见一般人所说的“平常心”,只是从字意上作解,并不能触及平常
     
       心的本质。平常心的本质是:平——稳定、平衡、轻松。常——恒常、不乱、不变。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常心的时刻,例如吃饭、上班、散
     
       步、洗澡、睡觉,由于习以为常,反而没有另一个“心”去看,到那个“平常心”浮起的时候,往往是到了生活反常的境地,是在痛苦、失败、不安、压力、烦恼、散乱、生气的反常时刻,我们会转而看见平常心,往往这时要追求平常心就很难了。
     
       可以如是说:一般人在平常生活中不知平常心,动荡时察觉平常心可贵之时,平常生活已经远离了。平常心与平常生活是大有关系的。我们可以用大家最熟悉的公案来看平常心: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在这个层次是“平常的心,平凡的生活”,也即是五官五识的自然反应,是一种“全迷”的见地,平凡人的生活使得人没有伟大的识见,因此以执著为中心,看到山水时执著于山水,看到钱执著于钱,看到爱就执著于爱,认为那是真实不变的本体。
     
       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个层次是“不平凡的心,不平常的生活”,即是一个人打破执著的过程,执著与觉悟同时生起,这个过程活在半梦半醒之间,看见山水会同时知道山为土石树木所成,水也有许多变化;看到钱,同时觉悟到自己的贪欲;看到爱,同时知觉到情爱之无常,了知感官与情识所觉受的,并无真实不变的本体。
     
       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个层次的“平常身心,平常生活”,是说一个有觉悟的人,他和世界处于“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关系,他的眼中有钱、有爱、有山水,有一般的生活,但都像镜子一样反映出本来的面目,因此他不执著于金钱、爱情、山水,乃至于不执著于一切。这才是真实的平常心。
     
       平常百姓的可贵,就在于平常生活理所当然,只要有觉,立刻就进入平常心地。家世、豪贵、有事功的人要追求平常心之不易,就在于必须先放下身段,及一切外在的价值,能安于常民的生活,才能体会到平常心值得珍惜。
     
       从前,有一位无相大师,有两个弟子,一个敏慧,一个朴直,他常常给弟子的教化是:“修行就是宁做傻瓜。”
     
       有一天,寺院里下了大雨,无相大师叫弟子:“下大雨了,快拿东西来接雨。”
     
       敏慧的弟子,从屋内冲到大殿,手里拿一个木桶,无相大师说:“这么大的雨,拿这么小的桶,真是傻瓜!”弟子听了很不开心,把木桶一放就走了。
     
       朴直的弟子找不到东西,随手拿一个竹篓出来接雨,无相大师看了又好气又好笑,说:“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呀!”弟子听了非常开心,因为师父常说:“修行的要义,就是宁做傻瓜”,现在不就是对我最大的赞美吗?“呀!太棒了!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这时心开意解,竟然开悟了。
     
       我们如果不能做到宁为傻瓜,也宁可做平常人、有平常心,这种常民生活看来卑之无甚高论,但是一切可贵的心行志业都由此而生,而且是许多不平常身世的人,追求到死都还没有得到的东西呢!
     
       “下大雨了,快拿东西来接雨!”哈,生活就是这样呀!真好!
     
       悟明长老说:『这都是观世音菩萨灵感,你们要多诵大悲咒呀。如果没空,每天双手合十,念十二遍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观音法门
     
       几年前,我读到悟明长老的回忆录《仁恩梦存》,读到他修持大悲咒的深刻体验,心里非常感动,当时还特地开车到树林海明寺去拜见他老人家,请教大悲咒的修持方法。
     
       可惜那时候他就非常忙碌了,并没有时间深谈,只记得他说:“每天至少念个一百零八遍,如果没有时间,念四十九遍,或二十一遍都好。”
     
       他还表示如果是特别忙碌的人,不能持大悲咒,那也没有关系,每天早上起来,双手合十,念十二遍“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就好了,因为观世音菩萨是非常慈悲的。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持大悲咒,真没有时间,就念十二遍南无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这可以说是受到悟明长老的影响。这次,跟随《普门杂志》同仁去拜见悟明长老,就是希望再一次把师父修行大悲咒的经过听仔细一些。
     
       悟明长老是十四岁时在湖北竹溪县东关外的“观音阁”剃度,由于他的师父能静和尚是修观音法门,在尚未剃度前的晚上都要做拜香的功课,就是拜一炷香的“观世音菩萨”,念一句圣号,拜一拜。他当时每次拜都向虚空默祷:“观世音菩萨!请给我智慧!给我智慧!给我智慧!”除了晚上拜观世音菩萨,早晚功课都是念大悲咒。
     
       师父说:“那时并不真切知道为什么要念大悲咒或观世音菩萨,只是师父教做,就做了。”
     
       念大悲咒和拜观世音菩萨的日子过了一年,隔年的六月(悟明长老还清楚记得那是民国十四年的六月六日),寺里把佛经拿到烈日下晒,他被派去梭巡,一边晒,一边到处翻翻,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随手翻到一本《大悲忏》,里面印着“观世音菩萨十大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离苦海!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当时读了,心中突然有所领会,就跑去问师父是什么意思,师父于是详细地为他说了十大愿的道理,说:“凡世间众生要诵‘大悲神咒’,心中如果有慈悲之念,发起‘如是愿’,希望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来解救众生,他就可以早证佛道。”
     
       十四岁的悟明小沙弥听了大受感动,自己拿着观世音菩萨的十大愿,在佛前发愿:
     
       “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而堕恶道者,我不誓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悟明长老说:“从那时候起,我对观世音菩萨和大悲咒有更深一层的领会,朝夕诵持,从不间断,从二十一遍到四十九遍。”——那一年他还是从十四岁跨入十五岁的稚年,今年八十一岁,已经有六十余年的时间,没有间断过观音法门的修持。
     
       从此,“观世音菩萨”便与悟明长老相左右,他说:“我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那种高兴的心情,就像行船在水上如飞的感觉。”平常,他以观音法门为修行恒课,甚至在逃难的时候,除了两堂功课,下午一炷香、晚上一炷香,都是念“观世音菩萨”。
     
       他一生经历过国家的许多大变局,都能转危为安,化繁为简,他很欣悦地说:“我很幸运,由于菩萨的感应,一生都没有遭遇过什么困难。”
     
       在个人方面,曾有死里逃生的经验,也是得到观音菩萨的解救。民国四十七年(公元1958年),悟明长老的鼻病发作,连续动了几次手术,西医的诊断是由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副鼻窦炎的结果,中医则称为“脑漏”,在中国北方认为脑漏是没法医的。
     
       他虽然被疾病所苦,但由于长期持大悲咒极为灵验,许多民众都跑到观音山上向他求大悲水。他一边忍住鼻病疼痛,一边念咒水,甚至当时有一位辛逢禅居士两腿瘫痪,透过他的亲人向长老求咒水,他只为他诵了五天大悲咒,辛君已能走路。
     
       悟明长老一面又感动又兴奋,一面则感慨自己诵的大悲咒能治许多严重的病,反而自己的鼻病束手无策。这时灵光突然一闪:“大悲咒能治好别人的病,难道不能治好自己的病吗?为什么不为自己求观世音菩萨呢?”
     
       从此,每天虔诚念大悲咒,求观音菩萨治疗鼻病,到六月底,住在回龙寺,在佛前发愿:
     
       “菩萨,弟子仁恩业障深重,身罹恶疾,痛苦万分,遍医不愈。弟子自思平生持大悲神咒三十余年,为别人治病,均蒙佛力加被。因此,弟子誓发大愿,自七月一日起七念咒四十九天,不愈不下山,请菩萨慈悲哀悯……”
     
       他说,接下来每天念大悲咒二百遍。到第五天,突然有一位老比丘尼送来一杯藕汁,芳香扑鼻,他喝了以后,清醒了过来才知道是梦,但口中犹有藕汁的香气,自谓是观音菩萨送来的甘露水,自此,更加精进,每日持大悲咒至少一千遍。到第七天,鼻子里掉下两个秽物,“身心顿感愉快,头痛霎时停止,物我顿然两空,只听圣号如玉盘走珠,密密绵绵,心意清凉安乐。”
     
       接下来的佛七中,感应非常多,等到七七四十九天满数的,他的鼻病已完全痊愈了。
     
       自此之后,悟明长老更加坚定地修观音法门,修行从此无疑了。一直到现在,他每天起来必定诵大悲咒,然后喝下大悲咒水,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数十年来,耳聪目明,远非一般人可比。
     
       悟明长老说:“这都是观世音菩萨灵感,你们要多诵大悲咒呀!如果没空,每天双手合十,念十二遍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唯有清明的心,才体验到什么是真实的美。唯有不断的觉悟,才使体验到的美更深刻、广大、雄浑。也唯有无上正觉的人,才能迈向生命的大美、至美、完美与绝美呀!
     
       走向生命的大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经说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说有感性的胸怀,见到西风里凋零的碧树心有所感,在内心里有理想的抱负与未来的追寻,虽有孤独与苍茫之感,但有远见,对生命有辽阔的视野。
     
       (这句出自宋朝晏殊的《蝶恋花》,原词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思是说不只要有追寻理想的热情与勇气,还要有坚持、有执著,去实践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即使人变瘦了、衣带变宽了,也能百折不悔。
     
       (这句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凤栖梧》,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思是经过非常长久的努力追寻,饱受人生的沧桑,到后来猛然回首,那要追寻的却在自己走过的道路上,灯火阑珊的地方。
     
       (这句出自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前读《人间词话》读到人生的三种境界时,虽有感触,但不深刻,到最近几年,这三重境界之说时常在心中浮现,格外感受到王国维对生命的智见,他论的虽然是诗词、是事功、是人格,讲的实际上是人从凡夫之见超越的历程,到最后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简直是开悟的心境了,使我想起一首禅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遇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也不禁想到菩萨在人间留下一丝有情那样的心境。
     
       一个人要“众里寻他千百度”,必然要经验人生的许多历程,而要“蓦然回首”则需要一种明觉,至于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不是别人,而是一个原点,是那个“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自我呀!
     
       诗人虽然出自情感与灵感来表达自我,但其中有一种明觉,或者与禅师不同,我相信那明觉之中有如同镜子一样澄明的开悟的心——这种历程,在某些作品里是历历可见的。
     
       宋朝词人蒋捷曾有一首《虞美人》,很能看出这种提升的历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僧庐下听雨的白发诗人,体会到人世悲欢离合的无情就像阶前的雨一样错落无常,心境上是有一种悟境的,与禅心不同的是,禅心以智为灯心,诗人则以美作为点燃,这是为什么我们读到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要为之低徊不已了。或者读到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要为之三叹了。
     
       一个好的开悟的境界,或者崇高的人格与事功,都不是无情的,它是一种经过净化的有情的心,这种经过净化的有情,我们可以称之为“觉有情”,有如道绰大师说的,就像天鹅在水中悠游,沾水而羽毛不湿。
     
       好的文学、优美的诗歌,无不是在“有情中有觉”,创作者既提升了自我的情感经验,也藉以转化,溶解成人人都能提升的情感经验,来唤醒大众内在的感觉的呼声。这是为什么,历来伟大的禅师在开悟之际都会写下诗歌,而开悟之后,有许多禅师也往往以诗歌示教,在显教最有名的是六祖慧能,传说他不识字,但读他的作品《六祖坛经》竟有如诗偈一样。在密宗最著名的是密勒日巴,传说他留传的诗歌竟有数万首之多。
     
       寒山、拾得不也是这样吗?他们是山野里的隐士,却也忍不住把自己的心境写在山间石壁,幸好有人抄录才不致失传,但是,我也不禁想到,以寒山、拾得的诗才,写诗的那种劲道,一定有更多的诗隐于石上、壁上,与草木同朽,后人无缘得见了。
     
       为什么悟道者爱写诗呢?原因何在?我想在最根本处是,禅学或佛教是一种美,在人生中提升美的体验,使一个人智慧有美、慈悲有美、生活有美,语默动静无一不美,那才是走向佛道之路。
     
       失去了美,佛道对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
     
       唯有心性的绝美,才使人能洗涤贪嗔痴慢疑五毒;也唯有绝美的心,才能面对、提升、跨越人生深切的痛苦。
     
       因此,道是美,而走向道的心情是一种诗情,诗情与道情转折的驿站则是“觉”。
     
       菩萨所以叫“觉有情”,是因为菩萨从来没有失去感性的怀抱,与凡夫不同的是,他在有情中不失觉悟的心。
     
       菩萨所以个个心性皆美,长相也无不庄严到达极致,则是启示了我们,美是无比重要的,最深刻的美则是来自有情的锤炼。
     
       即使是佛,十方诸佛都是“相好庄严”,经典里说到佛之美,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说,因此,佛的相、佛的心,都是绝美。
     
       了解到佛道的追求是生命完美的追求,我模仿王国维之说,凡是古今走向“觉有情”之道者,也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语出苏东坡《蝶恋花》)
     
       第二种境界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语出辛弃疾《贺新郎》)
     
       第三种境界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语出于谦《咏石灰》)
     
       真正觉有情的菩萨,全是多情的种子,他们在无情的业障人世之中,因烦恼生起菩提之心。然后体会到一切有情都会被无情所恼,思有以解脱,心性与眼界大开,看到世间的美与苦难是并存的,正如青山与我并无分别。最后宁可再跃入有情的洪炉,不畏任何障碍,为了留一点清白在人间。
     
       一个人格境界的确立正是如此,是在有情中打滚、提炼,终至永保明
     
       觉,观照世间,那时才知道什么叫做“蓦然回首”了。唯有清明的心,才体验到什么是真实的美。唯有不断的觉悟,才使体验到的美更深刻、广大、雄浑。也唯有无上正觉的人,才能迈向生命的大美、至美、完美与绝美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迷航昆仑墟
时光还在,你还在
沉默的羔羊续:汉尼拔
霍达作品精选
帅哥你假发掉了
遥远的温泉
紫阳花日记
做单
时间简史
养成夫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