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五章 路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上回说到那九条小青龙聚在一起,密谋加害铅山百姓,以报前世杀身之仇。宋青龙想将自己仇家一个个吃掉,却遭到为首的赵青龙反对。赵青龙不想如此便宜他们,决定让自己仇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众青龙问道:
     
      “大哥有何计谋可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吴青龙说道:
     
      “我等现在潜回铅山,寻一处深山匿藏起来修炼。待每年秋收之际,我等再出来兴风作浪,水淹县城,让他们劳而无获,颗粒无收,饥不裹腹,寒难掩体,这岂不生死两难?”
     
      那吴青龙如此这般地描述了一番,众青龙听候,叫道:
     
      “大哥不愧是龙头老大!我等这就回铅山去。”
     
      “好,跟我来。”众青龙在赵青龙的带领下,簇拥着一团,驾着青云朝信州府所辖地铅山游去……
     
      却说陆夫人经历一番劫难,生下一子,因这孩子得来不易,葛正儒取名为玄。在陆氏夫妇的精心呵护下,小陆玄很快由襁褓婴儿长大为机灵少年。
     
      由于得益于那老乞丐出手化险,陆天儒都不忘带着笑陆玄一起为前来乞讨者分发粥羹,并不时教育小陆玄说道:
     
      “这些先生都是你的恩人。你日后长大成人,不论何时何地遇见这些先生都要以礼相待,解囊相助。”
     
      每每此时,小陆玄总是欣然允诺,点头称是。
     
      一日,陆天儒因有事要外出,家丁按照惯例带小陆玄为前来乞讨者分发食物。众乞丐涌向食物,争着领取,唯有一老乞丐卷缩一旁,两眼直打量着小陆玄。陆玄眼尖,立即跑了过去,问道:
     
      “老先生,大家都争着要食物,你为何不去争得一份?”
     
      那老乞丐摸了摸小陆玄的头,说道:
     
      “老乞丐我不饿。呵呵,瞧瞧,都长这么大了。”
     
      “这些先生都是因为饿才来我家要食物的,你不饿为何也来?”
     
      小陆玄问道。老乞丐说道:
     
      “老乞丐我是专程来看你的。”
     
      小陆玄问道:
     
      “为什么专程来看我呢?”
     
      老乞丐笑道:
     
      “老乞丐就是说了,你也不明白,等你长大了,就明白老乞丐为何来看你了,而且以后会常来看你 。”
     
      老乞丐言毕一咕噜爬起身来,又到:
     
      “对了,老乞丐想和你做个游戏,你想不想玩?”
     
      “好啊,好啊,我常常和姐姐玩捉迷藏的,我最喜欢玩游戏。”
     
      小陆玄听说要玩游戏,立即拍着小手叫了起来。老乞丐见小陆玄高兴地叫着,立即用手捂住小陆玄的嘴道:
     
      “嘘——不可声张,来来来,跟着老乞丐来,老乞丐教你做游戏。”
     
      趁管家不注意,老乞丐将小陆玄带到一小河旁,摘下一片树叶,指着湍流的河水道:
     
      “你瞧这河水奔流不息,如果我将这片树叶投入河中,你猜如何?”
     
      陆玄答道:
     
      “老先生,那当然是顺流而下了。”
     
      老乞丐笑道:
     
      “错了,我说是逆流而上,不信你瞧瞧。”
     
      老乞丐言毕将树叶抛到河中,一番咒语后,那树叶果真朝上游游去。小陆玄见状,拍手叫好。老乞丐又摘下一片树叶,交给了陆玄,说道:
     
      “来,你来试试,你猜这下树叶又当如何?”
     
      陆玄拿起树叶,仔细打量一番,问道:
     
      “老先生,我来抛这树叶,会不会是顺流而下?还当会逆流而上呢?”
     
      老乞丐哈哈笑说道:
     
      “这会儿,它既不顺流而下,也不会逆流而下,你抛下瞧瞧便知。”
     
      陆玄应声将树叶抛入河中,那树叶很怪,在老乞丐一番咒语下,它竟在原地旋转,既不向下漂流,也不向上游动。陆玄见状,叫道:
     
      “老先生真是神人,真厉害!”
     
      老乞丐见陆玄如此着迷,问道:
     
      “好玩吗?”
     
      陆玄说道:“好玩!”
     
      老乞丐说道:
     
      “好玩,老乞丐就教你,你愿意跟着学么?”
     
      陆玄道:
     
      “好啊,老先生愿意教我,我会认真跟你学。”
     
      老乞丐说道:
     
      “跟我学,那你现在就不该叫我老先生了。”
     
      “师父在上,请受陆玄一拜。”
     
      老乞丐话音未落,小陆玄便倒地行叩拜之礼。
     
      “哈哈哈哈,你这机灵鬼!”
     
      老乞丐捻了捻须道:
     
      “学符道法其实不难,不过,你跟我学得有三个条件……”
     
      “是何条件,师父请说。”
     
      “其一,你我必须以师徒相称。这你刚才已经做到。”
     
      老乞丐顿了顿,说道:
     
      “这其二嘛,你学成之后,不可在人前显露,只待危机时防身之用。”
     
      “弟子谨记。”
     
      “这其三嘛,此道法勿传非人,日后若有志心者,须以四极明科,盟跪授之。”
     
      “弟子谨记。”
     
      “记住便好。”那老乞丐言毕,从杯中取出一本经书交与陆玄道:“我有《灵宝经》一部,今授予你。每日午餐过后,你可来此地找我,我来为你作三洞法师,并教你符道法和胎息神功。”
     
      陆玄允诺不表。却说众青龙在吴青龙带领下,簇拥着一团,驾着青云飞回了信州府所辖地铅山。它们四处云游,找寻栖身之地。未几,竟发觉一处静净之地,四周群山环抱,峰岚叠嶂,雾霭飞腾,奇秀俊绝,正适合潜隐修炼。九青龙按照青云,一人占就一个山头。此地不是别处,正是铅山县云岗山所在地。乱岗山系坤山支脉,此山险峻雄霸,云雾缠绕,四周群山相拥,委蛇延绵,形惟我独尊之势。山上古木参天,溪流潺潺,青松葱郁,化境十分幽僻,正可谓得天独厚修行之所,举世无双匿身之地。此山离铅山县城有四十公里之遥,因山上修建有土伺一座,铅山百姓常不辞艰难,相约步行来此求拜。谁家有何不顺之事,都会来此祝福、祈祷、求的平安。却说这一年秋收之际,人们正忙于收割,却忽然地满天乌云遮住天日。瞬间,瓢泼大雨从天而降。连续十余日,直将人们来不及收割的庄家全部淹没。人们避之不及,可谓叫苦连天。眼望自己辛苦一年的收成付之于洪水,无衣无食,且朝廷正值宦官当权,各地凄凉不堪,何人又能顾及此地百姓?铅山百姓只得相约前往云岗山参拜,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却不料城池爆满,县城被水围住,去云岗山的道路也被洪水封堵。百姓虔诚之心,终未感动上苍。每年春种可谓风调雨顺,但到了收成之时,却连日暴雨。如此数年,铅山百姓颗粒无收,奔走逃亡……
     
      却说这一切早让铅山吴巫婆看到。
     
      人们纷纷前往吴巫婆处求助,跪拜道:
     
      “娘娘,你可为铅山百姓在做主啊。这连年天灾,到底是我等冲犯了何神,快快请娘娘指点迷津。”
     
      巫婆苦笑道:
     
      “冤有头,债有主。自古以来,孽债孽还,乃天经地义之事。该到了冤冤相报之时也。这连年洪灾实乃九条小孽龙所为。它们前身乃铅山‘九地霸’,只因娘娘我贪图钱财,一时疏忽,错帮了它们还阳,以至于让它们投龙胎出世,化着九条小青龙寻你们报仇来了。”
     
      众人一听是九地霸化着青龙来报仇,个个惊恐不已,急道:
     
      “快请娘娘救救我等!快请娘娘救救我等!”
     
      巫婆苦笑道:
     
      “唉!娘娘我现在也无能无力。因错帮了这些孽障,娘娘我已遭到天谴,功力全无,在人间余日不多矣。”
     
      众人说道:
     
      “那我等岂不坐以待毙不曾?”
     
      “你们也不必过于忧虑,那九孽障隐蔽于乱岗山一带,尚小,尚不能够成大伤害。你们快去外地请高僧前往云岗山土祠处建庙作法,以防这就孽障修行成精,再派人去句容里都鸣鹤乡吉阳里,请……”
     
      这巫婆话未说完,却一个梗咽,一口气接不上来,一命呜呼。
     
      众人呼道:
     
      “娘娘,娘娘,你叫我等去江苏句容里找寻何人?快快告诉我等,快快告诉我等……”
     
      这巫婆哪还听得到众人的呼叫,早已气绝身亡。却说陆玄
      拜那老乞丐为师,每日午餐毕,偷偷溜出,来到河边一静净之地,寻老乞丐学艺。如此往来,已有数年之久。这一日,陆玄又如约来到河边,聆听老乞丐教诲。老乞丐说道:
     
      “胎者胎其神,息者息其气。胎字是指神之泰定,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如婴孩之处母腹。息字是指粗气灭绝,外气不行,气概不行,自然百脉冲和,一片光明。气犹水也,神犹月也,月动由于水漾,神摇由于气牵。水澄则明月,气定则神慧,神气相抱,达于大定,而内丹自成,故曰‘胎息’。为师利用这数载午后间隙,传与你胎息神功,为的的助你后日驱魔除邪,匡复人间正气,你今后须多加练习,不可让为师有事所望。”
     
      陆玄叩谢道:
     
      “多谢师傅教诲,陆玄定会铭记在心。师傅教的胎息神功,弟子已经学会,请师傅再教我符神功。”
     
      老乞丐大笑说道:
     
      “哈哈哈,符神功乃是我祖传道法,并非甚神功。原来我有一只祖传道笔,已于十年前赠与你父亲。你可取来此笔,以公鸡冠血为墨,于黄草纸上吟抉画符,即可灵验。”
     
      路玄说道:
     
      “符道法如此简单易学,弟子还以为师傅又要教我数年之久。”
     
      老乞丐说道:
     
      “正因为它简单易学,所以为师先教会你胎息神功,恐你厌学。不过,你切不可小视这符道法,每次作符,须画双幅,有进则有退,有上则有下,使之阴阳相克,互为解符。”
     
      “弟子谨记。”
     
      “来来来,我来教你口诀。”那乞丐言毕,在陆玄耳边一番轻语,唯恐他人知晓。
     
      陆玄果真聪慧过人,那口诀不必重复,竟过目不忘,句句铭刻在心。辞别老乞丐,陆玄立即朝家中奔赶,急于找到那支神笔,想一展符神功。一进门,却被姐姐紧紧拽住耳朵。
     
      “小玄子,干什么坏事去了?怎么这段时间午后老躲着我,一个人独自往河边跑,我已经跟踪你好久,快说,否则就告诉爹娘。”
     
      姐姐审问道。
     
      “嘘,小声点,不可以让爹娘知晓。”
     
      陆玄一把挣脱姐姐的手。
     
      “好,既然你怕爹爹和娘亲知道,那就告诉我,干什么去了?”
     
      “告诉你无妨,你可要为我保密。”
     
      陆玄道。
     
      “好,我保证不泄露秘密。”
     
      见姐姐发誓,陆玄又和她拉起了勾,方才放心将随老乞丐数载学艺之事告知姐姐。姐姐听后惊奇说道:
     
      “想不带你躲着我们联系什魔法,竟然如此之久,让爹爹和娘亲也不曾知晓。小玄子你真是坏透了。”
     
      陆玄说道:
     
      “这不是魔法,我师傅说是道法。”
     
      “不管是魔法还是道法,总之偷偷学的东西定不是什么好东西。爹爹常告诫我们,我家时代光明磊落,仁义忠善,就连对落难乞讨之人也有恻隐之心,也行关爱之举。爹爹绝不会赞成你去学什么胎息神功。符神功什么的。”
     
      “姐姐说话不算数!”
     
      陆玄嘟着嘴,生气道。
     
      “姐姐怎么说话不算数?我可没说一定要告诉爹爹和娘亲。不过,你说的这么神奇,我可没亲眼见过,姐姐不信。”
     
      陆玄说道:
     
      “姐姐若不信,我可演示给姐姐瞧瞧。不过我还要一个道具,你得帮我找找。”
     
      “是何道具?姐姐帮你找来就是了。”
     
      “我的道具就是一支毛笔……”
     
      “毛笔?爹爹书房有的是,我去帮你拿一支便是了。”
     
      陆玄姐姐抢过话茬。
     
      “这不行。我的这支毛笔可是有讲究的。”
     
      “姐姐就知道你学不了什么好动心,拿毛笔搪塞我是不是?”
     
      一听姐姐如此说,陆玄急了,浴室将作符的讲究一五一十告知姐姐诶。
     
      姐姐听后道:
     
      “我曾听娘亲讲,你尚未出生之时,是曾有位老乞丐送与爹爹一支所谓的祖传毛笔,但爹爹说没什么特别,又怕那老乞丐日后要回,便放于某处了。你要找的莫非是此笔?”
     
      “正是,姐姐,那老先生就是我师父,就是他的教给我道法的。”
     
      “哦,那老乞丐也真是奇了,你和娘亲的命也是他救回来的。”
     
      “是吗?我和娘亲怎么啦?”
     
      陆玄问。
     
      “不言也罢,姐姐帮你去找那只笔。”
     
      说着,两人手拉着手,偷偷溜进了陆天儒的书房,将陆天儒的书架、笔架搜了个遍,却始终没发现有何特殊之笔。正当两人迟疑之时,一剑物品突然从书房墙上滑落下来。陆玄俯身拾起,确实一支朱砂笔。那笔青竿朱毛,笔直整洁,上刻“太极宫御笔”五个大字。其竿身色泽鲜丽,底部毛色纯正,仿佛未曾用过。原是被挂在陆天儒书房正墙一幅画旁边,此会而却突然陀螺下来。陆玄姐弟拾起笔正惊奇时,却发觉身后传来一阵有节奏的脚步声。姐弟俩迅速转过身,匆忙将毛笔藏于身后……
     
      “是何人在我书房捣乱?”
     
      “爹爹——”
     
      “爹爹——”
     
      陆玄姐弟俩见陆天儒一连严肃地走进来,双双低着头。
     
      “你背后藏得是何物?”
     
      “爹爹,是,是——”
     
      陆玄迟疑片刻,将朱砂笔拿出来。
     
      “爹爹书房中毛笔有的是,为何独取此笔?”
     
      陆天儒责问道。
     
      “爹爹,弟弟想拿此笔习字——”
     
      陆玄姐姐抢着回答。
     
      “我没问你,你且退下。”
     
      陆玄姐姐应声退了出去。
     
      “快快说来,不许撒谎,男子汉为人应诚实本分。”
     
      “弟弟,孩儿我在和一高人学习法术。他教给孩儿胎息神功和符道法,道是只要找到此笔作符即可灵验。”
     
      陆玄说道。
     
      “你是我堂堂大鸿胪尚书之子,岂可学习江湖道术,玩弄雕虫小技?从今往后,你应潜心学习经史,不可让我陆氏世代英名到你这代没落。”
     
      陆天儒言毕,从陆玄手中夺过朱砂笔,将其重新挂好,可待陆天儒一转身,那支笔却离奇地掉落下来。陆天儒再次挂好,此笔却又离奇掉落。如此反复数次,陆天儒甚感惊奇,拿起此笔深思良久,转身对陆玄道:
     
      “既然喜欢此笔,那就拿去息字。茄子,不可再玩弄江湖道术。”
     
      陆玄接过此笔,眼睛忽闪几下,默不作声。
     
      却说铅山百姓因每年秋季之际遭遇洪灾,便相约上云岗山土祠求拜,但仍无济于事,于是众人经吴巫婆临终指点,四处寻高人来云岗山土祠除妖驱魔,未果。河口镇乃铅山县城所在地,本事信州府商业重镇,水陆交通顺达,昔日往来此地的商船无数。但由于经年遭遇洪灾,经济逐渐萧条,这条水上经商口岸也门前冷落,商客稀少。一日,一僧人携俩门徒搭乘一商船途径河口镇,不料河面突然狂风大作,两岸飞沙走石,遮天蔽日。商船在河中颠簸起伏,几欲倾覆。船上商人惊恐万状。那僧人环顾四周,发觉此河段妖气甚重,遂大吼道:
     
      “何妨妖孽在此作乱?还不快快退去?否则老衲要了汝等性命。”
     
      这狂风那听这僧人劝说,嘶吼着卷起漫天河水向商船扑来。船上商人立即朝船舱躲去。那僧人立即招呼两门徒设坛焚香,颂经除妖……
     
      良久,风沙退去,河面风平浪静,又恢复如常。商人定睛一看时,却发觉河岸离奇矗立着许狮状石山,细细数来,却有九座。(此山后来被称之为“九狮山”)
     
      僧人见状,笑道:
     
      “阿弥陀佛,原来是九头小狮精来此兴风作浪,善哉,善哉!”
     
      船上商人见僧人几番咒语便除杀了九头小狮精,道是遇见了神仙,纷纷俯身跪拜。那僧人道:“善哉,善哉!老衲并非什么神仙,只不过是四海为家的流浪僧人而已。众位氢气!”
     
      铅山百姓正愁于无处寻觅高人镇压九条小青龙,忽闻有高僧仅凭几番经文便除去了九头小狮精。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众人纷纷拥向河边,赶紧邀请高僧出手相助,除灭妖龙。
     
      “阿弥陀佛!扶正除妖乃出家人分内之事。老衲乃一名游僧,法号空隐,今路过贵宝地,遇见妖孽,出手除之。但不知众位所说妖孽有何来头?”
     
      众人一听高僧愿意出手相助,你一言,我一语,将那九条青龙由来诉说一番。
     
      僧人听后,沉默片刻,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善哉,善哉!既然这九孽障前生是你铅山人氏,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容老衲劝降这九孽障,能不杀生,当免于杀生。如若不从,再除之不迟。”
     
      众人一听高僧欲出面劝降九条小青龙,如获救星,纷纷拍手叫好。
     
      此时,人群中不知何人提议道:
     
      “空隐大师,你四处云游,居无定所,何不定居我铅山之地,一则可为我等除妖驱魔,再则空隐大师也可有安身之所潜心修行,这岂不两全齐美?”
     
      “阿弥陀佛,当今天下动荡不安,老衲无奈四海漂流,无处容身。众施主果真能为老衲三弟子暂盖间草屋修行,乃是求之不得,老衲在此谢过!”
     
      “大师既然愿意在我铅山之地安身修行,我等明日起发动全县百姓,将乱岗山土祠扩建,为大师修建寺宇如何?”
     
      众人听言,齐声高呼,拥着空隐师徒三人奔县城而去……
     
      再说我和赵春,一路斩鬼杀妖,只是没有找到路西法,正在回家的路上。想着以往的经历,再想想久未见面的几妃,我不禁感叹,我曾有数不清的梦,每个梦都有你;我曾有数不清的幻想,每个幻想中都有你;我曾有几百度祈祷,祈祷让我看到你。可你,又在哪里?想你的那片心情栖息在季节的枝头,凉风轻轻地替它拂去浑身的沧桑。漫步在冬季的长廊,每一个凹下的脚印都是始料未及的伤口。那些悄然干枯的思念纷纷陷了进去,宛如片片轻纱般的网,裹不住伤口流出的血。 奋力张开的双翅割断了缠缠绵绵的情丝,与云端擦身而过。 我已感到你心力交瘁,只好在失望的翘首中孤独离去,一路哭泣。 泪因爱而流,也会因爱而停。 终于眼泪还是流了下来,在话筒传来你的声音时,不争气的眼泪让我无助而又狼狈不堪。 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 ,如果有理由就不能叫爱。不敢向你表达,所以将爱细细磨碎,只有如此,爱的颗粒才能随着空气将你包围,向你渗透:爱的点点滴滴,轻轻敲打你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根血管。 我不知从何时起,对你突然有了莫名的牵挂和莫名的烦乱,总是不知为什么? 在不知不觉中,你静静地来临,象充斥我生命中的一个迟来的影像,模糊着,但能真切地感受到。面对你时感觉着天涯咫尺的温暧,道再见的时候,却有着咫尺天涯的悲伤。太远了,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只能在心底轻轻地不着痕迹地怀想,真实而亲切。 这么多的日子里,有了你,似乎每天都是新的。开心的你,忧愁的你,狂傲的你,就连生气的你都让我心动,让我心痛。 常常在黑夜里静静地,想象你的笑容。 你是那么模糊,只知道你有一个不具体的名字,但我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你是那么真的一个人,洒脱的,淡泊的,生性平和,在黑夜的另一个尽头静静地微笑。 人海茫茫,心与心的交接,不管长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能想象你的容颜,这于我并不重要,只是把你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感觉着你的存在感觉着你模糊而又温润的气息。 每一天,我感受着从远方传递来的你的呼吸,细数你由远及近的每一秒,幸福的滋味荡漾胸怀,但在一瞬间,幸福却转成痛苦。我压抑着这每一秒的痛苦,让你眼中的我永远都那么开心快乐不羁。不敢倾诉,也不敢表露,哪怕爱意已深深烙在心坎中,含在每一句话里,哪怕要泛滥得溢出心怀。 鼓了许多次的勇气,我都在你无声的讯息中,在你若无其事的笑声中败下阵来。 我流着泪幻想,幻想着你平和充满温馨的一切,我在远方静静地遥望着你,想念着你,在心底一直为你的幸福而祈祷。 你的话挟着仿若春天的气息,激起我心中千层浪。太阳骤晴般的,所有的痛苦与压抑都悄悄溜走,就象满涨的江水有了缺口,我找到了释放的出处。喃喃地说着我的故事,说着蕴含爱你的情节,以及感受你的每一秒钟的爱恋的时候,泪水再次倾情而下..... 也许有一天,你会在我的视线里走开。我不敢问为什么,我知道你有一个家和一个牵绊。这么久了,知道你的淡泊,但我能感觉到你的心带着厚重。你不会留一盏桔黄色的灯,照亮一个孤单单的窗口。 让这一生有一份,久远的流泪的幻想。希望我们还有来生,来生我会在芸芸众生中静静地把你等候。 在彼此的凝视中,记忆在无限地蔓延。 我的眼泪在无言的沉默中倾诉,没有任何倾听者……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有很多收集泪水的时光。无数次的颓废和徘徊,直到可以直接落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习惯了一个人的夕阳。虽然一个人的夕阳难免有点孤独和忧伤,可是那火红的霞光却时常让人涌起莫名的感动,那份热盈眶的心情直到有另一个人的分享…… 习惯了一个人的想象。虽然一个人的想象难免不切实际难免充满忧伤,但我仍坚持这样的想象……直习惯了一个人玩骰盅。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赌博?和命运赌,我们永远是个失败者。和生命赌,我们注定就是个天生的输家,这些其实我都不在乎,最关心的是: 和爱情赌,会是个什么结局……习惯了一个人吃一个梨。也许有时候会吃不掉,可是还是信守着那个传说:分梨=分离,恐惧着离别得无奈和痛苦,相信有一天会有另一个人的出现,一个与我一样相信这个传说的人,到有个人走进我的梦想……习惯了一个人仰望天空。这样的钢筋水泥让人约束得窒息,这样的文明远没有田野里的原始让人亲切得舒服,也许是我太固执的缘故,没有家的归属,一个不完整的天空……习惯了一个人的舞台。一个人的舞台虽然是那样的空旷,可是却有着足够的空间来让我表演,慢慢得,我由兴奋不已而感到无趣.,原来再好的演员也需要热情的观众……习惯了一个人读月。其实月亮也有很多烦恼的心思,我们互相倾诉彼此的心境,它总是默默地问我: 为什么你总是独自一人?我说:我有影子陪我!它笑了:为什么另一个人也总是这样说……习惯了一个人的远行。没有牵挂,没有方向,随着年轻狂想而释放自我的彷徨,一个人的旅途并不是没有诗情画意,当然…… 两个人的世界会更精彩……习惯了一个人看雨。一个人看雨真的很有哲理,雨水先是一滴一滴, 渐渐的一条一条,,最后一片一片……雨和人一样的,人起先也是一个一个的,到了后来有了自己的小家,再到后来就有了一个大家庭。现在的你是一滴,一条还是一片呢……习惯一个人的音乐。一个人的音乐是心灵最深处地呻吟,也许只有自己才听得懂,可是却依然希望把未来的世界来打动,音符里是一份含泪的沧桑,无限的困惑,痴迷的绝望……相信吧.,总会有一个人来听你的绝唱!
     
      我俩饥食山中果,渴饮涧中泉,不几日,来到一群峰脚下。趁余晖,我们打点晚餐,采集野果,涧边取水,然后燃起一堆篝火,饱餐一顿后便攀上一颗巨数上设吊帐就寝。约莫二更时候,我又干咳起来,且愈加剧烈,随之胸闷无比。赵春急忙往我嘴里塞了一把草药,并不停地为我捶背。这样持续三更天,冷月归隐,山风呼啸,响雷阵阵,忽觉地动山摇,人如坠深渊,昏昏然沉睡过去。
     
      第二日一觉醒来,却已近晌午,眼前一片光亮,自己也不在树上,却感觉仿佛躺在松软沙滩之上。侧身而起,定睛一看,差点吓昏过去,原来自己躺在一巨型蟒蛇背上。但见那厮身粗如洪钟,头如牛头,身长浩浩荡荡百米许。看来那厮已把自己当成美味中餐了,我这样想着,却不敢逃离,移动不动地躺在那厮身上。良久,突然传来数声闷雷,草木皆动。然而艳阳当空,四周云蒸霞蔚,鼻尖雷雨出现。再细心听来,却觉得雷声数十米开外。举目望去,却见那厮高昂血盆大口仰天长啸,顿时山中风起云涌,响声震天。我自知那厮已醒,末日一道。果然,那厮摇起巨尾横扫开来,众苍天巨木齐刷刷倒下。继而那厮收紧身躯,盘成饼状,将我困于其中,迅速向前滑跃而去……
     
      正在我苦思脱身之际,忽闻有歌声由远及近……
     
      原来是一老柴农正躬身背着一捆柴火踏歌而来。老柴农见到我和张春后,乐道:
     
      “三清山今日真是好不热闹,老朽经年在此不曾见过外人,今有贵客驾临,真是稀奇,稀奇呀!”
     
      说完朝我诡异一笑,并将目光停留在我的脸上。我正愁于难以开解,却见一老柴农来到,便上前求助。老柴农放下柴禾,后退一步说道:
     
      “年轻人不必多言,你眉宇间已告知我,吾非圣人,却也能察言观色。虽说此事可喜可贺,但纵有千种烦恼都是天意啊!老朽可帮不上你什么忙,你自己看着办吧,我还要趁日落前赶回我北山老家呢!”
     
      说着重新背起柴禾,欲离去。赵春一见那老柴农,便感知一股凶煞之气,私下断定那老农非等闲之辈。趁我与老柴农交谈之时,赵春退身而去,几道咒语唤出了山神。山神匆匆而至,俯身跪拜一番道:
     
      “小神不知碧云主人驾临,罪过。罪过!”
     
      赵春说道:
     
      “你且起身,恕你无罪。你可知此山隐藏何方神圣?”
     
      山神说道:“白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真人羽化成仙后,三清山别无神圣。”
     
      赵春问:“可有凡人到此?”
     
      山神说道:“三清山高耸入云,险境重生,凡人岂能登临。”
     
      赵春听罢,便辞山神合身而回。此时正赶上老柴农负柴禾欲离去,我拦住去路,要老柴农做个公道人。赵春见状止住,并向老柴农道:
     
      “老人家,眼看天色不早,我等落难至此,不知您家住何方,可否借宿一宿?”
     
      老柴农笑道:“要得!要得!”
     
      我见不提尴尬事,却落得个轻松,老柴农见状说道:
     
      “年轻人,三清山蛇狼颇多,此地不可久留,随我投宿去吧!”
     
      言罢诡异一笑,一行人跟随而去。老柴农一路谈笑风生,身负柴禾前面引路。你看他好生奇怪,有石径不走,却专挑草丛穿越,虽然看上去年近花甲,行动起来却如履平地,身子骨摇曳有致。我和赵春行走起来自是不速。一路上,但见云雾飘飘,山花夹道,轻风徐徐,好不清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地峰回路转,眼前一片开阔。那先前的陡峭崖壁、石径无影无踪,烟霞涧底凝瑞氲,白云处处绕山峰;日月不停吐祥光,风花每每映雪月。天不老来地不陷,苍松莽莽挺拔立;老柏青青与山岚,似秋水长天一色。野卉绯绯似朝霞,如碧桃丹杏齐芳,野花总比家花香,只因开在神仙福地间。彩蝶纷纷,对对盘旋,尽是道德光华飞紫雾;香氲飘渺,神仙气象,皆从先天无极吐清芳。仙桃仙果,颗颗恍若金丹;绿杨绿柳,条条浑如玉线。不闻天籁,且时听黄鹤鸣皋,不观仙舞,但每见青鸾飞翔。红尘滚滚绝迹,净是仙子仙童来往处;不食人间烟火,才是神仙虚无缥缈地。玉户常关,天罗地网,哪有妖魔自投活地狱。此正是:无上至尊行乐地,其中妙境何人知?此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所静净平坦之地。
     
      我不禁赞叹道:
     
      “好个美丽的地方。”
     
      老柴农笑着说道:
     
      “只因道教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三真人曾隐居此处修炼,并得道成仙,故而此山终年仙境般绝妙。那最高峰便是玉清真人修道处,下届称之为玉京峰;那旁边的两座山峰便是上清、太清真人修道处,下届称为玉虚峰和玉华峰。”
     
      果不其然,三清山堪称“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你看那怪峰异石鬼斧神工,奇花珍木万态千姿,飞瀑流泉瑰丽多彩,云海神光变幻莫测。那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峰岚,俊秀挺拔,雄矗云海,气势磅礴,好不壮观。三仙环绕众峰岚驾云赏景,一路指指点点,情趣盎然,大有见之恨晚之感。
     
      赵春道:“如此说来,三清山便是因三位真人而得名。人间竟有如此奇秀之处,此地何所?”
     
      老柴农说道:
     
      “正是三清宫所在地也!”
     
      但见一块平整的山顶盆地上,居中一巨大龟形岩石破地而起,一座高大的青砖墨瓦道观骄傲地矗立在龟形岩石上。观门紧锁,门楣上书“三清福地”四个大字。许是许久没人把持,已有些破旧,那飞扬起的观角仍略见蛛丝。纵使如此,仍掩盖不住它当年的辉煌。此观依山傍水,避风向阳,门朝北极紫微星,背倚九龙山,大有“常有观其皎,常无观其妙”之经义。从此观朝四周望去,秀色尽览,可餐。但见观、殿、府、坊、泉、池、桥、台、塔林立,错落有致。演教殿、福地门、九天应元府、藏经阁(即龙虎殿)、风雷塔等按先天八图布局,分列乾、坤、震、兑等方位,其阵势如此宏大,意蕴可谓深远。可知如此观的主人定非等闲之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鹿鼎记之穿越成郑克爽
故事新编
当代太监
冰与火之歌2:列王的纷争
我在火葬场工作这5年
超时空元气一班
孩子提问题 大师来回答
隐交易
折腾折腾,JQ横生
养个儿子是个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