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隐藏情节之沙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沙沱是个悲剧人物,一个背负家国使命的苦行僧。但他在这出悲剧中的表演却是十分精彩的,令我不禁为他拍手叫绝。他的出场可以说是全书中所有人物里最特别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那残缺疲倦的身影带给我的是一种震撼,是一种历尽沧桑后的感伤。而狄仁杰那句看似天意的话,似乎瞬间将沙沱的悲剧大幕拉开。

  他知道狄仁杰是回来查焚尸案的,想到要与狄仁杰为敌,他是非常矛盾的,所以当狄仁杰向他表示歉意时,他却强调自己因祸得福升了官职。本来他的态度很正常,可一看到上官静儿和裴东来顿时就变得卑微了,这就是他的表演,无奈的表演。我难以想象,当狄仁杰伸手去接触平安符而他出言阻止时,他经历了怎样一场惊心动魄?

  沙沱谋划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其实很不起眼,那就是他将狄仁杰和上官静儿引到了李宵府上,调虎离山后成功偷到了他一切的一切的终极目的——梵衍那国书的原本全卷。到此他本该收手了,可他并没有这么做,就像他最后说的那样,那私人恩怨已经让他无法袖手旁观,虽然不能毁灭大唐,他还是想让李武两家自相残杀,并且按照这个想法去做了。也许早在那时他就已经生无所恋,死无所求了。

  狄仁杰他们第二次去找他那段,是沙沱在这出悲剧中最精彩的表演。他们实际上是去兴师问罪的,至少裴东来是这样的。于是沙沱就迎合他们的心理,一直卑躬屈膝,一言不发。直到裴东来面露杀意,冷语逼问,他仍然沉思片刻,最后才慢慢抬头说话。我以为他的表演到此结束了,谁知这只是个开头而已。他故意不当着众人的面说,而是将与他有老交情的狄仁杰拉到一边,满脸紧张和担心地轻声劝说狄仁杰离开。我不知道他的话是不是真心的,但此刻他的表现绝对是违心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狄仁杰他们引向鬼医汪驴。请仔细看,他故意重提梵衍那国书的事,狄仁杰自然会说那书丢了,他那一惊真是演得太逼真了。之后,他并不急于说出鬼医,而是先丢出个狄仁杰不可能接受的天后,然后很自然地说出了鬼医以及鬼城。此人正如后面狄仁杰说得那样,心思真是够缜密的。

  如果说之前的沙沱都是在演戏,那么从他与狄仁杰他们第三次见面时起,他才做回了最真实的自己——一个孤独而悲苦的胡人王室贵族。他不再是以往的卑躬屈膝,更是对裴东来露出了满脸的鄙夷之色。不同于阎王最后时刻的表现,他更多的时刻是沉默,平静地等待裴东来和狄仁杰道出他的全部所为,并在最后说出了自己心底最深处一直隐藏着的那些仇恨。此时的他虽有些无奈,却彻底地解脱了。他那段关于国仇家恨与私人恩怨的论述让我很震撼,狄仁杰说的对,他本有一颗慈悲之心。

  但这些不是悲剧的全部,如果仅仅这样,沙沱完全可以含笑九泉了,尽管通天浮屠并未像他预期地那样砸死武则天,但是能做的他已经做尽了,他可以了无牵挂了。但是狄仁杰却在最后说出了焚尸案的真正目的,令沙沱一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尴尬身份,他哑口无言,怔在那里。还有什么比作为一颗一无所知却任人摆布的棋子更加可悲的呢?最终他死得很凄惨,不过那对于他来说已经无所谓了,不过是他悲剧一生的一个形式上的句号而已。

  脱出悲剧之外,我仍然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沙沱要选择这样一种结束的形式?他为什么不在通天浮屠的废墟中就了解了自己,而偏偏要到武后的大殿上来呢?难道是想以这样骇人的死法震慑那个高高在上的武则天吗?应该有这层含义在里面,但是,我又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狄仁杰的毒解了,令他百思不解地解了。其实不难看出,他身上的毒是与金龟的毒以毒攻毒相抵消了。难道这只是他运气好吗?

  我们再回去看看,狄仁杰的嫁衣奇毒是怎么染上的。他替上官静儿吸毒所以中了毒,而上官静儿是被毒针击伤的,这毒针必然是与她交手的六道鬼卒打出来的。那鬼卒的毒针来自哪里?不得而知吗?其实不然。我们想想,嫁衣奇毒能与赤焰金龟毒液相抵消,就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金龟毒液是来自沙沱的,而沙沱又是六道中人。不难想象,狄仁杰的毒极有可能就是来自于沙沱。

  沙沱之前是对狄仁杰动过杀机的,就是利用李宵设计那回,虽说他们二人是老交情,但他有国恨家仇在身,并且曾经劝过狄仁杰,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就算要杀狄仁杰也是情理之中。而这一次,他同样是动了杀机的,目标还是狄仁杰。之所以那毒针没有直接打在狄仁杰的身上,书中说了狄仁杰很快摆脱了两个鬼差的纠缠,连那假国师也不是对手,可见他们要伤狄仁杰不可能得手。而当时上官静儿被假国师的话所激怒,早已失去了方寸,自然是最容易下手的对象。况且,以阎王和沙沱的心机,怎能不知伤了上官静儿狄仁杰必然会舍身相救,所以在动手之前就有所嘱咐也是合乎逻辑的。因而我断定,狄仁杰中毒是必然的,是沙沱他们精心设计好的圈套。

  进而,我敢断言,狄仁杰的毒被解去也是必然的,那是沙沱人之将死前的最后善行。他之所以选择在大殿之上骇然自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救狄仁杰。以他的缜密心思怎能不知道狄仁杰对他的信任,狄仁杰对他半开玩笑的那句“后知后觉”应该让他心里明了了,他又怎么忍心去让这样一个故人无辜惨死呢?看来,他还是存有一丝慈悲之心的。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文中最后的那句“令其百思不解”的真正意思,我想以狄仁杰的智慧,不可能百思不解,这句话是一种暗示,就像梵衍那国书手抄残卷是暗示梵衍那国书原本全卷一样,只是这次暗示的对象不是狄仁杰,而是我们这些读者。

  也就是说,狄仁杰完全知道自己的毒是怎么解的,为什么解的。或者再深一层,如果他不去阻止沙沱,那自己必死无疑,所以这是沙沱拿他们的情谊来赌,如果你为我不顾性命,那我就还你性命,唉,男人的感情还真是复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网游之千山游记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荼靡败去
媚娃的恶作剧
不成壹便成零
陈道明:一个人的魅力,在于不断修炼自己
民国诡探
赫镭之索
劝忍百箴
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