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古兵和瘟疫:人生唯口腹 何妨过流沙(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李东皋发愁要怎么处理其中的肉食,如果战事拖延到几个月之后,城中断粮,他很难在家里吃肉,肉香会让周围饥饿的人疯狂,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尽快把肉吃掉,那么肉食的美好回忆将在几个月后汹涌而至。现在的局势,不能进而知人爱人,只好退而爱身知己,李东皋不知道挨饿的滋味,却拥有太多美食的记忆,吃过太多好东西成了种负担,他想念那些鸡、鸭、黄河大鲤鱼、牛肉猪肉。
     
       地窖中食品不少,乐观主义者会先挑好的吃,吃完了围城也许就结束了,悲观主义者会先挑差的吃,担心局面会越来越糟。李东皋那天早上在厕所里做出决定,先把肉吃掉,做一个乐观主义者。
     
       蒙古大军的第一波攻击由速不台将军的炮兵部队进行,他们的武器是十三梢大炮,所谓梢,就是投石器上面的杠杆,杠杆越多,击出的石头越大。
     
       炮兵在汴梁西、北、南三面各布置了四十尊十三梢大炮,另有一百余尊小型炮参与战斗,大炮由四百人牵引发射,两百斤以上的巨大石块向城墙飞来,五梢和七梢的炮打出的石块更小,这些炮弹的有效射程均在百米左右,但有些石头,借助上升气流,能飞得更远。蒙古兵发炮攻城,尤其看中第一枚炮弹能飞多远,图一个好兆头。击中李东皋厕所的那块石头有二十斤重,它足足飞行了有四千米,飞跃城墙,呼啸着穿过空无一人的街道,把李家高楼的木窗击穿一个洞。蒙古兵看这石头飞得无影无踪,都高声喝彩,万炮齐发。金兵也用大炮还击,他们的炮位于城墙之内,四丈高的城墙挡在炮兵面前,负责瞄准的士兵站在城墙上,高声喝喊或用旗语,调整射击的目标。蒙古炮兵身边,工兵部队搭起八丈高的望楼,下端是能够移动的木制轮车,中间是巨木形成的支架,上面是瞭望台,能站两到三个士兵。有一个叫“鹰眼”的士兵,早年在草原上骑马牧羊,每天仰望天空中飞舞的苍鹰,警惕远山中浮现的灰狼,练就极好的视力,能看到三千米之外的任何细微的动静。这位远视眼士兵丧失了近距离的方位感,每天走路都磕磕绊绊,长官为保护他的视力,经常给他带上黑色的眼罩,待到攻城之日,才把他带到望楼之上。“鹰眼”摸索着爬上望楼,摘下眼罩,便能清楚地看到百米之外的城墙上每个士兵的神情,这是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弥足珍贵的人肉望远镜,他将敌人的动态报告给长官,每天战斗结束,军医萨巴拉会用一种特制的清凉的药水给“鹰眼”做保养,那是早期的眼药水。工兵部队在城外共建造了二十四座望楼,更多的工匠集中在几里外的营地里,赶造一种射程更远的大炮,几个西域人拿着图纸监工,这就是“回回炮”,后来在攻打南宋襄阳的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无知小儿都有过互扔石块的经历,后世的巴勒斯坦青少年还使用过这种古老的武器攻击以色列士兵,史料记载,犹太人当时在汴梁城内就有定居点,他们肯定尝过蒙古兵扔过来的石头。在古罗马时期,一个步兵的作战能力,很大程度上要看他的臂力,看他能把石头扔出去多远。蒙古兵和金兵在汴梁城的这次交战就是把互扔石头的能量放大了百万倍,数以万计的士兵,用各式装置扔石头,木头杠杆发出巨大的声响,牵引大炮的士兵发出嘶吼,石头落地发出沉闷的声音。蒙古兵打过去的石头,金兵捡起来再打回来——除非是三百斤的大石头,超出金兵大炮的承载能力——金兵打过来的石头,蒙古兵也可以使用,他们就像打乒乓球一样来回扔石头,但造成的伤亡都有限,蒙古兵攻城的第一天,金兵阵亡三十人,伤一百余人。蒙古大军希望用炮兵震慑对方,同时也在探讨伞兵作战的可能,他们把几个汉人士兵放到十三梢大炮上,想把他们直接打到城墙上,可这些士兵飞到半空就坠地而亡。几个勇敢的蒙古骑兵愿意再做试验,他们努力在空中保持飞行的姿态,结果大多也掉了下来,只有一个飞越护城河,直接在城墙上拍死。
     
       第五日晚间,金国的哀宗皇帝慰问守御城西的炮兵部队,士兵们在城墙上列队欢迎,队列之中有一百余名太学生,其番号为“太学丁壮”。他们负责搬石头运炮弹,几天下来已经累得半死,其中一位名叫杨焕的学生冲出队列,跪倒在皇上的面前:“臣等皆太学生,令执炮夫之役,恐非国家百年以来待士之意。”金哀宗将杨焕扶起来,摸着他原本细皮嫩肉、如今满是血痂的双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陪同视察的完颜白撒站在皇帝身后极为恼火,这帮太学生,写决心书,甚至写血书,要求上前线,发为炮夫,刚打几天仗就叫苦,什么他妈待士之意。他手按佩剑,心想这些臭知识分子该杀掉,否则会败落士气,皇上面前不好发作。
     
       金哀宗却亲切地说,“你若是干不了这个,就去当个伙夫,给大家做饭吧。”杨焕叩头谢恩,太学生们不免又鄙夷又羡慕。哀宗皇帝随后去崔立将军镇守的南城视察,完颜白撒将军回来,队伍还没解散,杨焕等着去炊事班报到。白撒将军向那一百余太学生发问:“还有谁要享受知识分子待遇?”
     
       队伍中没人敢作声,白撒将军挥了挥手,让杨焕离开。这位太学生庆幸自己逃脱劳役,转身往城墙下走去。白撒将军拿起了一块四十斤的石头,站在城墙上面,这位将军不喜欢四书五经,但对自由落体、速度与加速度有天然的理解能力,他把这枚炮弹扔下去,正好砸中了杨焕的脑袋。
     
       金哀宗视察城防工事之后嘀咕了一句:“我们何不忍耐?寡人是说,我们为啥不忍上半个月,蒙古人的石头就扔完了。”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崔立将军这几天一直审查蒙古炮弹的来源,那些巨大的石块有寺庙的碑刻,有高大的墓碑,显然是蒙古士兵从附近劫掠而来。汴梁地处平原,周围并没有采石场,蒙古大炮虽然凶猛,但从北方运石头过黄河,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忍耐,不把敌人扔过来的石头再扔回去,蒙古兵很快就会没有石头。
     
       这样,十三梢大炮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崔将军与白撒将军等守城将领商议,把我方炮兵部队后撤,调火器部队待命,敌方一旦发动地面进攻,火器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很快,忍耐战术成为必然的选择,蒙古军的回回炮制造完成,虽数量有限,但威力巨大,射程远,完全可以压制金兵的大炮,金兵的大炮若不后撤,就会尽数毁于城下。回回炮攻击了三天三夜,汴梁城墙内的乱石堆积了一丈多高,外城房屋受损严重。速不台将军下令,炮兵提供火力掩护,步兵进攻。这就是攻城必需的蚁附之战。
     
       蒙古兵预备了四十座大型的壕桥,宽两丈长三丈,搭建在护城河、壕沟之上,四百架云梯,六百辆尖头木驴,相当于木头造的坦克,士兵躲在坦克里,推着它前进,外面包着牛皮,以防金兵的火器。金兵的火器是蒙古兵最为忌惮的。所谓“震天雷”,专门对付土坦克,这是用铁罐盛火药,投掷出去,在尖头木驴上爆炸。所谓“飞火枪”,已经有步枪的意思,是以十六层硬黄纸叠在一起压制成筒状,长约二尺,将柳炭、铁渣、硫黄、砒霜之类混在一起添进去,导火线在前头,军士带着一个小罐子,里面装木炭,临阵时点燃引线,火焰可射出去三米多远。这是汉人从鞭炮中发明出来的武器。蒙古军使用大批汉人做人体盾牌,让他们在冲锋队伍之前搭设壕桥,填埋壕沟,士兵随后装备木幔、撞竿冲击,再架云梯攻城。地面进攻打响,双方的伤亡数字就节节上升。此时汴梁的报纸已经简化为传单,每天印发一两千份,宣扬我军毙敌若干。李东皋心细,每天将击毙敌人的数字加起来,一个月发现已经毙敌二十万,速不台围攻汴梁的部队号称四十万人,照报纸上的说法,已经折损一半,可见报纸是信不得的。蒙古军实际伤亡数字是两三万人,每天晚间,四野寂静,在城墙上可以听到蒙古伤兵的哀号之声。军医萨巴拉悉心照料,发现有许多重伤员,哀号痛哭并不是因为身体的疼痛,而是出自内心的孤苦,只要把他们如兄弟一般揽入怀中,他们就会止住哭声,沉沉睡去或者悄然死去。他向脱布安帖儿报告这一发现,脱布安帖儿不知道这发现意味着什么,萨巴拉便和沈九畴联名写了份报告,呈速不台将军,说要对伤兵加以慰问。速不台将军组建了蒙古文工团前去野战医院慰问,文工团成员能歌善舞,他们抱住重伤员高唱蒙古长调,平缓其情绪,其中最受欢迎的歌曲翻译成汉语,歌词大致如下:“晚秋的凉风阵阵吹来,红花绿叶相继枯黄,亲爱的七只雁雏儿,快去南方欢度时光,我这年迈的老雁,越过多少高山大江,眼看就要落在你们后面,双翅再无力量飞翔。”古人讲四面楚歌的典故,总以为歌曲会涣散斗志,不料文工团能给伤兵带来安抚,萨巴拉和沈九畴在临床医学中的这一发现,实乃后世循证医学及循证护理之萌芽,历来史家谬言蒙古兵野蛮,实在是不懂战地医院、临终关怀、文工团、循证护理之中蕴含的伟大文明。
     
       战事持续三个月,蒙古的弓弩手向汴梁城中射去一千份传单,讲蒙古大汗仁义为本,不忍生灵涂炭,早就劝降金国皇帝,金国皇帝念一己之私,迟迟不肯投降,致城中百万百姓为其皇族之人质,蒙古大军破城指日可待,考虑到百姓的身家性命,再给金国皇帝一次议和的机会。为显示诚意,蒙古大军退后三十里安营。这是蒙古军队实行的心理战,他们知道城里马上就要断粮,百姓即将挨饿。
     
       金国也需要这个喘息,双方决定再次和谈。
     
       蒙古特使胡庆,原本的姓名已不可考,取了个汉人名字,胡就是胡天胡地的胡,庆就是普天同庆的庆。他是个语言天才,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西夏文字、汉语、女真及契丹文字,读过儒家经典著作,却喜欢胡作非为,杀人放火。他在蒙古军中,多次担任使节,他的一大嗜好,就是在蒙古兵屠城之前先去那里转一转,看那里生活的百姓,如待宰的羔羊,对即将到来的屠杀无知无觉,这种主宰他人命运的感觉太美妙了,比自己动手砍掉一个人的脑袋要好得多。此番出使汴梁,金人以为他是来议和,蒙古人知道他是去劝降,他自己知道双方不可能议和,金朝也不会投降,这次行程就是屠杀之前的一次延宕。使团一共有三十多人,其中一个重要的陪同是蒋之奇,原本是太原的一个刺史,蒙古兵攻打太原时投降。蒋之奇当过多年京官,京城人脉广,这次跟着胡庆进城,担任顾问。和风吹拂艳阳天,一行人向着汴梁进发,胡庆把蒋之奇叫到身边,“蒋先生,这是我第一次去汴梁,兄弟我西边去过匈牙利,东边到过海参崴,可我们的大汗总要打到南方,总要打下汴梁,说世上没有比汴梁更大的城,这城里究竟有多少人家?”蒋之奇答道:“汴梁兴起不过两三百年的光景,昔日梁、晋、汉、周都以此为都城,真正发达起来却是大宋皇帝定都之后的事情,当时城里有二十万户,北宋有个画家叫张择端,画过一张《清明上河图》,乃是一幅长卷,描绘了汴京盛景,此画一直收藏于龙德宫内,金兵攻下汴梁,此画现在必然是金朝的宝贝,等蒙古兵进了城,这幅画自然是归大汗所有。
     
       现下汴梁城里估计有一百五十万人,再加上聚集的难民,或许会有两百万人。”胡庆道:“好家伙,两百万人,杀起来还真不容易。”
     
       蒋之奇道:“汴梁历经战事,真把这座城打下来可不容易。当年靖康之乱,金兵只是打进了外城,折损兵马八万多,不敢再到城中巷战,但毕竟俘虏了大宋皇帝。靖康五年,金兵又进攻汴梁,守城的是个文官,叫做李纲,虽是书生却有胆略,那一次金兵围城一年有余,百姓在城里过了一个新年,张灯五日,暂时取消了宵禁,这番做作却打消了金兵的士气。后来金兀术和岳飞将军大战朱仙镇,金兀术想过放弃汴梁,多亏了一位汉人谋士说,将军折损人马,岳飞也是强弩之末,这才让金国保住了这座城市。多年战乱,汴梁城内已然荒废,海陵王大兴土木,慢慢又让汴梁有了生机。”胡庆听罢,笑道:“汴梁本是你们汉人的地方,可契丹人占过,女真人占过,我们蒙古人又要来占,你们汉人中也不乏文韬武略之人,这地方被金国盘踞百年,怎么不见南宋夺回去呢?”蒋之奇道:“说来也不奇怪,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有道者居之,无道者讨之,金人赶走大宋,蒙古人再赶走金人,强者未必能恒久强盛,‘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这虽是首打油诗,却也道破人间变化的真谛。”胡庆点点头,忽然间诗兴大发,高声吟诵道:“人生长恨水长东,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吟罢,回头问,“蒋先生,你可知道这是谁的诗吗?”蒋之奇一拍马,“这是元好问的诗。元好问乃是金国首屈一指的诗人,这次进城也许能见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乡关何处
鲁迅-朝花夕拾
大米小麦
大梦千年方觉晓
女王与狼帮
闯世者
唐诗三百首新注
田野上的风
血族伯爵和千年白狐
伊尔明斯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