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从若尔盖到哈达铺(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从马尔康到若尔盖有300公里路,沿途除早上用了几小时沿索莫河爬山外,其余大半天时间均在茫茫草地上行车。
     
       与我们在中甸、甘孜等地见到的高原草地一样,若尔盖的草地也长满了嫩绿的青草,只是这里的草地更大更辽阔。那五颜六色的各种花朵点缀其间,看上去漂亮极了。草地牛群羊群也极多,有时漫山遍野,几百几千也数不清。牛羊涌动之处,可见到一座座帐篷。帐篷外,有零星的牧民骑着马在看守大群牛羊,一只只草原猎狗跟着牧放的主人在到处转悠。
     
       从我们汽车所经过的线路来看,大草地还很少见到沼泽,只是草地的小河水时而在显现。那流动的河水看去比较清亮,河中鱼据说很多,因为当地的藏民一般都不吃鱼,由此想到当年贺老总过草地时,一根钓鱼杆不离身,有空就到草地的河潭里去钓鱼,也确实解决了一些伙食问题。那时二方面军过第一个大草地到达阿坝时,原指望多筹集点粮食,准备过这第二个大草地,谁知阿坝地方小,所筹粮食有限,每个人仅筹了五、六斤。这第二个草地500多公里。途中又有许多水草地,行军极为艰难,人人腿上需扎紧绷带,不能让皮肤感染。若不小心陷进沼泽,也很难自拔。结果,红军走到包座又花了20多天,这20多天仅有几斤粮食,有10多天断粮,几乎全靠挖野菜充饥。后面的部队基至连野菜也挖不到,部队的马匹都杀掉了,贺老总的马也杀得吃了,但还未解决饥饿问题。到后来连皮带草鞋底及其能吃的东西都吃了,整个部队才熬到包座。途中,被饥饿疾病寒冷折磨而死的人也不少,仅六军团过这段草地,就牺牲了750多人。
     
       想到红军当年过草地的艰苦,我们觉得此行吃些苦也实在不算什么。这一天,汽车除经过红原县休息了一会外,直开到晚上7点才抵若尔盖。
     
       当晚在该县粮食局招待所住宿,第二天上午,我们到县城有关部门进行了采访。在县委宣传部,通过泽可副部长的介绍,我们获知了若尔盖的一些基本情况,若尔盖海拔3400余米,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其余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是全国三大优质草场基地之一。此地比较寒冷,一年四季都下雪。气侯变化无常。解放前,这里没有县城,只有12个处于奴隶制状态的游牧部落,零星地散落在各处草原上。1953年该地获得解放。1956年建起县级人民政府。通过40多年的发展,全县已有人口6万,其中县城人口达到5000人。该县最大的产业是畜牧产业,牲畜总量已达130多万头,人均达20多头,据说有的户养牲畜多达1000余头,价值上百万元。由于养畜业发达,若尔盖便成了阿坝藏族州最富裕的县之一。
     
       若尔盖的交通也比较方便,现在有213国道竖贯全境,它的南边与阿坝州府马尔康相连,北边与甘南州府合作相连,到成都去兰州都比较好走。该县还紧邻四川著名景点九寨沟与黄龙,境内设有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和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大草原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若尔盖县城就是镶嵌在这风景区内的一颗夺目的明珠。
     
       二十七、红军战士罗永佑的故事
     
       在县委宣传部采访后,我们又到县委党史办座谈了一会。县委党史办的蒋桂花女士对当地史料了如指掌,她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草地的情况。原来,六十年前红军所走过的水草地,与我们今日眼中所见的草地已有很大不同,现在的草地气侯比过去热了,沙化也比较严重,沼泽地都干涸了。就是长的青草也远没有以往那么深那么密了。红军那时过草地,几乎是一片原始的水草地,草有一米多深,现在草只有几寸高了。正因为昔日的大草地是一片蛮荒,红军穿过时才经过了极端艰辛。没有粮食,行走困难,气侯恶劣,敌人还不断袭击,红军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过草地,其牺牲之大可以想见。蒋桂花说,红军过草地最苦还是四方面军,因为这支部队受张国焘的错误指挥南下康藏,结果走了三次草地。
     
       若尔盖县境内,当年失散的红军也不少。蒋桂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位红军的故事。这位红军名叫罗永佑,是彭德怀元帅的侄甥。罗永佑的伯祖父是太平天国的士兵。母亲病逝时,罗永佑才10岁。他家里只有几亩薄田。父亲送他读过3年小学。17岁时,正值平江起义,罗永佑到平江一古庙找到舅爷彭德怀,到军团当了一名传令兵。1934年红军长征前当了通讯班长。红军撤出根据地时,罗永佑被调至军团随营学校。1935年,被分配在一方面军三军团苏振华部下3营三连当了排长,过草地行军时,罗永佑接连几天没吃东西,饿得头昏眼花,彭德怀在途中给他抓了几把青棵炒面,使他坚持渡过了草地。包座之战时,罗永佑参加过围敌打援。到达巴西后,有一天罗永佑奉命筹粮,到一块青棵地边割青草,不料有人躲在森林中射来几颗子弹,罗永佑左腋肋骨被打中,第3肋骨断裂,当即倒在地上,被战士们送往中央后方医院抢救,3天后才苏醒过来。彭德怀闻讯后曾去医院看望,并指使后勤部对罗永佑就地进行安置治疗,因为红军要开走了。后勤部派人找到当地一位老藏民扎巴,给了他250元大洋。扎巴用毛驴将罗永佑驮进羊均俄寨后山密林处,老人成天摇着经幡,念着嘛呢,做着掩护。罗永佑伤口化脓生了蛆,老人又请藏医刮骨换药。后来养了几个月的伤,慢慢将他治好了。红军走后,有300多伤员被国民党和当地的反动分子杀害,而罗永佑在老人的掩护下却活下来了。后来,罗永佑为躲搜捕,换上麻布藏袍,将军装和随身的衣物埋掉了。并流落到阿西草地部落打工,每天早上要用手拌晒稀牛粪也不觉苦,为扎驮子挨了许多牛踢。一根俄昆棒是草地人防卫自己驱赶牲畜必不可少的工具,罗永佑开始不会,打得自己头破血流,后来练熟了,能在一二十只恶犬或野狼中自由出入,走遍草原,追牛逐马,驮脚跨鞍,搬迁帐篷,护牧扎圈,都是一把好手。为人打工,每年还能得8大张羊皮逢制的皮袄,12斤羊毛制成的毪衣,一双长腰统靴外加一只肥羊。
     
       1940年5月的“足玛节”(挖人参果季节结束时的盛会)那天,罗永佑和芽香寨姑娘泽郎卓玛结了婚。她家只有母女,10几头牛羊。全部落的人都来庆贺过。婚礼是在阿西草原热溪河边的鲜花草丛中举办的,那里摆了许多帐篷,收到许多人参果、奶品、油馍、肉食等礼物。青年男女对答情歌闹了一个通宵。罗永佑结婚后,丈母娘对他很好,姑娘又心疼他,生活过得很满意。有一次,罗永佑和妻子离开寨子为人家放羊,因为罗永佑回家取口粮耽搁了一夜,有10几只狼钻进羊群大啖大咬,羊死伤了百余只。若非牛粪也冒着烟火,狼群会把泽郎卓玛也要吃掉,等罗永佑赶回来,她已吓得呆了。从此她再也不让罗永佑离开家了。两人相亲相爱生活,共生了三子一女,都是牧民。1960年,罗永佑还回老家湘潭探过亲,但没有见到彭德怀。罗永佑参加过供销社工作,1978年因公去世。那次是搭小四轮车去县城进货,路途出了车祸而牺牲的。现在,他的儿女们都还住在芽香寨。
     
       象罗永佑这样的失散红军,在若尔盖县还有好几位。他们的后人至今还在一些部落散居着。若尔盖的班佑、巴西、包座等地都是有名的革命遗址,现在统归若尔盖管辖。由于没有车子,交通不便,时间又紧,我们就没下部落采访了。
     
       二十八、进入岷县
     
       在若尔盖逗留了一天两晚,我们接着计划到甘肃哈达铺去,因为哈达铺是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走完草地后的集结之处,也是我们穿越雪山草地进行采访的最后一站。从若尔盖到哈达铺,按路线应从近路到迭部县转车,但因若尔盖到迭部隔日才有车,我们遂选择了朝合作——甘南自治州首府的路线,然后准备辗转到岷县再入哈达铺。
     
       若尔盖至合作有270公里路,我们清早5点半出发,中午12点即到了站。平均每小时行车40多公里。这段路是干线柏油路,车跑得快。沿途多草原和山地。进入甘肃境内,见居民住房多是土墙矮房,土地贫瘠。进入合作,才觉一点城市气息。街上人口较多,其中不少是穿着白衣的回民。
     
       到了合作,本想尽快去岷县,但到车站售票处一询问,去岷县下午没车了,只好买了第二天去岷山的班车票,然后找到甘南宾馆住了一晚。
     
       由于连日来没多休息,在合作我们没有找人采访。下午在宾馆睡了一觉,然后洗了脏衣。晚上又打牌自娱了一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草样年华1
女看守所长
绝色倒霉鬼
济公活佛
魔法花学园2
人,永远都是相互的
血色黄浦江
五凤吟
桃运官途
为君成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