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返回上一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序)
     
     夜色明如水,嗟尔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
     
     室暗难挨算,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累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辜负九重仁。(释1)
     
     ……
     
     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释2)
     
     所谓妙手,是指心灵手巧、聪明细致,因无论上环还是下环,都很繁复,只有智商很高的人才能应付自如。
     
     也许人生,正是一个九连环,环环紧扣,难以相解。
     
     纵然聪敏似他,到最后也不知究尽是他在解环,还是环在戏他。
     
     二十一岁时,他官职已至军机大臣,掌管国家内政外交,赢得了乾隆皇帝的绝对宠信,成为把握大清王朝所有实权的重要人物。(释3)
     
     然而,三十年后,嘉庆皇帝在刑部关于和珅的奏本上批道:“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称其为国家之妖孽。
     
     满目是碧波连连,绿荫随清风拂动着初夏的金辉,地面上晃动的斑驳延至水中,一片耀目。
     
     灰色的堤沿上,一个纤长的身影悄然而立。
     
     挺拔的身躯上着的却是洗得略为泛白的衣衫。然而从那上好的布料制工来看,已然明白眼前这人多半是家道中落的公子少爷。
     
     那少年直直望着湖中弦乐高作的画舫,细长的美目中闪着丝丝不屑,白玉的面庞本是冷无表情,此时却由于朱唇那些微的一勾,栩栩生动起来。
     
     淡淡的笑容忽然地绽放,一时之间竟连艳阳亦灰暗,鼓乐远离,山水失色。
     
     “少爷——!”身后远远传来侍儿的声音,那少年回过头来,来人正是刘全。
     
     刘全比这少年,原就长了几岁,加上常年与市井之徒周旋虚混,单从外表看来,已然是个大哥的样子。
     
     “那些开当铺的真不是好东西,明明是夫人留下来的名品,他硬是挑三捡四,最后才给了这么一些!”他抬了抬手中的碎银,只差吐出口水骂娘。
     
     然而想到眼前是这如玉般的公子,粗俗的举动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忍了回去。
     
     少年却是连眼也没抬,只是淡淡的说:“算了,够我跟琳弟的学费就行。就算是长期寄放付的佣金吧。”
     
     听到少爷的话,刘全低头应了声“是”便再没有言语。
     
     跟在少年身后,刘全恭恭敬敬地走着。
     
     少爷是和家的大少爷,单名一个“珅”字,字致斋,钮祜禄氏。
     
     和家本是正红旗的一支,家境虽不算富裕,也应是中上。只可惜至太爷那一代已经开始败落,到了老爷这一辈更是略见困顿。加之老爷常年在外地任职,家中开销颇大,以前凭着夫人的精明理财还能在过日之余略多积蓄,而后夫人一去,老爷为了照顾两个还小的少爷娶回了这第二任夫人,谁知不仅少爷们得不到妥善管护,朝庭每月发放给老爷的俸银也都给那女人占了去。
     
     少爷和二少爷现今都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将来前途自是不容怀疑。只可怜兄弟二人竟连学费也交不起,只能拿了家中物事典当。
     
     再说咸安宫官学。它建于雍正初年,教师多由翰林学士充任,最差的也是举人。学校分为汉书十二房,清书三房,各设教师一名,教授骑射和满语的教师有3人。所设课程主要有满、汉、蒙古语以及经、史等内容。此外,每个学生还必须学习骑射和使用火器等军事课程。
     
     咸安宫官学是官学中之最上品,不仅其教习非同凡响,而且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也都经过严格选拔,一个个都品学兼优,相貌俊秀。
     
     其中和珅记忆力强,过目不忘,学习异常刻苦,经常得到老师们的夸奖。除了能将四书五经背诵得滚瓜烂熟外,满文、汉文、蒙古文和藏文也都相当不错。
     
     这些事情,刘全常常听到和琳少爷说出来,心中自是对这俊美不凡的大少爷敬如天神。
     
     第二日,和珅交过学费,心中暗自思量。现今手中银两又已不多,家中能当的东西也日渐减少,而亲戚们更是见他们兄弟二人如瘟神,无论如何也不肯再借。
     
     官学还有两年,如何能撑到毕业?
     
     当下暗暗叹出一口气来,料他是天下奇才,终究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何况百无一用是书生。只能默默定下决心,纵使自己如何辛苦,也要供得弟弟读完。
     
     正想着,已经走进了学堂之内。
     
     正是下课休息时间,学堂里公子们三五一群聊得好不开心。虽然不至唾沫横飞,却也是眉色飞舞。
     
     和珅冷冷看着他们,心里对这些不知疾苦从小被捧在手心的公子哥儿们起了些许的厌恶。便自走到坐位,拿起书本向外走去。
     
     “——咦,这不是和大公子嘛,拿了书本又想偷跑去请教老师啊!”斜里突地插出个声音,随即响起一片哄声。
     
     和珅回头一看,原来是韦玉。
     
     韦家本是汉人,只因当初他家先人认满人为父,做了包衣旗人(释4),这才在官场中站住脚跟。只是朝中对汉人仍旧排斥,因此韦家主要还是以经商在这天子之地作响了些名号。
     
     这韦公子,在家中排幺,并且是韦老爷晚年得子,生得又俏,因而从小是娇生惯养,从未受过一丝挫。直至进得官学,大家都是名门公子,很多还是见了面也要避个三分之人,不免受了些闷气,却又不得发作,只得寻了弱的来泄气。
     
     正巧眼前有个和珅。虽说他是正红旗之后,看衣着看排场却如何也不像家中底硬的样子。偏生生得如此俊俏,犹比自己更胜几分,各门功课也都排在自己之上,平日里老师们更是赞不绝口——这口怨气,怕是早就积下很久了。
     
     聪颖如和珅,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节。
     
     其实学堂中早就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只是大家持着身份高贵,不愿表现出自己的俗念。如今韦玉一发难,全都乐得作戏来看。
     
     “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和公子怎么对老师之问总是对答如流,倒像是早已背过答案般。本来心下佩服,今天才知道原来早就暗暗跟老师套过题。”
     
     韦玉声线本来柔和,正是还没变声的年纪。如今这一番话说出来,却让人觉得异常刺耳。
     
     和珅不欲跟他计较,只是微微撇了撇嘴,继续向外行去。
     
     然而,“站住!”
     
     门口又有三人堵住了他的去路,和珅定睛一看,原来是时常跟在韦玉身边的另外三人。这三人本身家室不坏,父亲在朝中都有些地位,只是家中管教甚严。而韦玉家境富俗,出手大方又会讨人心欢,因此四人常常形影不离。
     
     和珅对韦玉并不放在心上,对这三人却是有些忌惮。唇角只微微一勾,立时换上另一副脸孔:“三位公子为何要拦住我的去路?”
     
     那三人只觉得眼前春花一现,七魂已经去了三魂,愣愣的说不出话来。
     
     呐呐了半天,那最高的才说出一句:“韦玉有话要跟你说……”心里面却暗想,这和珅可不是比昨日那翠香楼的名角还要美艳了几分!
     
     “他有话,他自会找我来说——如果是您有事找我,那当然又另当别论。”和珅仍是眼角带笑,却比之前又多了几分媚,饶你是铁做的心肠也被那眼光微微的一扫化作一摊春水。
     
     眼见的已经奏效,和珅不再迟疑,绕过眼前三桩木头转眼出了屋门。只气得韦玉一再跺脚,却又不敢对那三位公子稍加责备。
     
     而那三个公子,直至和珅离开好一会儿,这才倒吸了口凉气,回过神来。
     
     出得屋门,和珅倒不急着去温书,反而一转身折到了另一条小径上——这条小路却是通到和琳那边去的。
     
     虽然同是兄弟,和琳却是完全不同。他喜欢跟人结交,心性也豪爽得多。虽然小小年纪朋友已是很多,连不相识的人,见到他也爱打声招呼。
     
     和珅很快在人群中找到了弟弟。话过几句家常,这才跟弟弟的朋友们微微一笑算是告别。等他渐渐走远,那些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无不是羡慕的语气,都说和琳有个俊俏的好兄长。
     
     和琳微微一笑:“若不是有大哥在,只怕我早就饿死街头了——大哥不仅是我大哥,更是如父如母。”
     
     朋友中有知道和家兄弟境况的,都纷纷点头称是。不知道的想问,点头的却是不说。
     
     和珅正在树下看书,远处听得有人在喊自己名字。回过头一看,原来是老师。当下放下书本站起来。
     
     这个老师是教学骑射的。平日里就对这聪明伶俐的学生多加疼爱,此时走得如此匆匆,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和珅行了个礼。
     
     那人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快跟我来吧,院长找你,是好事。”
     
     和珅心下疑惑,仍是恭敬行过一礼,跟着老师走向院长处。进得屋来,和珅已经看见院长正跟一老人说话,那老人神态穿着甚是不凡,再看看院长说话时谦卑的态度,已然明白这个老者不是平常人。
     
     行过礼,和珅刚在堂中站定,院长忙跟他介绍:“这位是英廉大人。”
     
     和珅再次行过礼,抬起头,却见英廉看着他连连点头微笑,那神情竟像是早已熟知自己一般。
     
     “英廉大人想收你做义子,还不快扣头问安!”院长满面喜色,和珅也不迟疑,当即扣了头认爹。
     
     英廉微笑的招手叫他过来,轻抚着他的头,道:
     
     “我这个年纪,收这么一个孩子当义子有点不合情理,不如你以后叫我爷爷吧。”
     
     和珅点头称是,英廉大笑开怀:“我观察了好久了,这个孩子甚得我心!”
     
     英廉何许人也?他原姓冯,内务府包衣籍汉军镶黄旗人,曾任内务府大臣、正黄旗满洲都统、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并担任过《四库全书》正总裁,是朝内颇得信任的高官。
     
     有了他的管照,和珅自是不再发愁,只觉得上天甚是照顾自己,心中对这老人无比感激。
     
     当天和珅便随英廉回了冯府。晚席间见到冯府的千金,英廉的孙女儿冯氏。
     
     冯氏当时尚幼,却已是生得柔美如花。如此可怜可爱,叫和珅看了也是不自觉地诚心相待。
     
     孩子本来就容易跟人熟络,没多久冯氏已是缠着他,左一声“珅哥哥”右一句“珅哥哥”叫得和珅如蜜浸入心肺,饭也吃得格外的香。
     
     英廉看在眼里,却是喜在心上。
     
     他一生廉洁,冯氏又早年丧父,想想自己已是垂暮之年,就怕这一去冯氏成了孤儿。因此特意留心了官学中的青年才俊,独独相中了和珅。
     
     ——这孩子将来必大有所为!
     
     心里这么认定,现在又看到孙女儿也跟他相处甚欢,不禁地放下心来。
     
     饭后,英廉本想留他住宿,和珅却担心弟弟,最终还是告辞着出来。此时外面天色已黑,路上几乎不见行人,只有尚未打烊的小店半敞着门,透着些许灯光。
     
     由于心情愉悦,他只觉得连脚步亦轻了许多,心里想着回家告诉和琳这一喜讯,不知兄弟二人会有多开心。
     
     顺着城墙一拐,和珅已经进了驴肉胡同。此时看来,这胡同黑漆漆的蜿延着,仿佛深不见底。然而这是他回家必经之路,虽然吓人,好在已经走惯,竟没有放缓些许脚步。
     
     可是行至路中,脑后忽然伸过一双手捂住了他的口鼻,接着便有人捉住了手脚将他强按在墙上!暗夜中和珅拼命地睁着凤目,这才看清暗算自己的不是韦玉四人却又是谁!
     
     “你回来的真晚啊,干什么好事去了?”韦玉的笑声让人不禁心生警惕,“明明家里穷得什么似的,却还装着阔少爷上什么官学!这钱哪来的……”
     
     那本来迷人的大眼半闭了起来,却是弯成危险的弧度:“对啊,我怎么就忘了你生得如此貌美。”说话之间,竟是拿手轻轻抚过那玉脂的颈项,往下一拨,已是解开了一颗纽扣。
     
     那游移的手指甚是灵活,很快便将上衣的扣子除尽,然后是内衣,不多久细致的胸堂已经完全曝露在外,迎着月光仿佛镀上一层银色的膜,泛着淡淡的光辉。
     
     周围的呼吸瞬时重了起来,偶尔还伴着咽口水的声音。
     
     韦玉轻轻一哼,干脆一把扯下他身上的腰带——洁白纤细的身子刹那间呈现,几个黑色的身影再也忍不住地纷纷挤靠过来……
     
     ……
     
     时间完全没有了概念,初时和珅还能有力气挣扎,到了后来,就算没有人再压制着他,他也只能死人一般躺在地上任那三人为所欲为。
     
     甚至,连叫声也发不出口了。
     
     等到那些人终于将他像垃圾一样往角落一扔,扬长走掉,和珅几乎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存活。一直到冰冷的夜露打湿了他的身体,刺激着身上各处大大小小的伤口,这才慢慢地抽回了他的神智。
     
     他忍着巨痛慢慢直起上身,盯着远处的眸子颜色深深浅浅变幻了好几次,终于缓缓找到自己的衣服穿上,蹒跚着向家的方向行去。
     
     刘全听到叫门声,便翻身起床给他开了门,看到面色惨白的少爷却不由大吃一惊。然而和珅只是摆摆手:“去帮我备着洗澡水——小声些,别惊醒了琳弟。”
     
     第二日和珅便发起了高烧。英廉亲自赶来将他接到冯府养病,和琳刘全知道他被收养的事无不开心雀跃。而问到昨夜的事,和珅只是淡淡地说半夜碰到了强盗。
     
     在冯府里,和珅就像个真真的少爷一样被下人服侍着,而冯氏也拿出了自己所有爱吃的东西堆在他枕边,用稚气的声音说:“我病的时候爷爷说过了,把这些吃掉病就会好的。”
     
     和珅伸出手摸了摸她的脑袋,一行泪已经悄悄地划下了那清俊的脸庞。
     
     ……
     
     等到和珅再次回到官学,学堂中人看他的眼光已经很是不一样。甚至有几个耐不住的,已经凑过来主动示好,想是大家已经知道收养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返回顶部
本站推荐
那时年少
心跳小夜曲
仙人请自重
翡冷翠的一夜
边缘
针灸甲乙经
风起紫罗峡
非浔天下
异世之风流大法师
金婚